一、引言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經過我們艱苦的摸索與實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課堂教學效果也大為改觀。
但是也不乏一些學生害怕寫作,面對文題經常會舉棋不定,覺得無從下手,或者千篇一律,缺少新意的情況。因此在閱讀寫作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一形勢下,“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就成為了必然。
二、初中語文實施“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意義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把寫作要求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面,更加突出了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和情感表達的要求。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想方設法,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以閱讀帶動寫作,幫助學生寫出一篇篇“別出心裁”的文章。
(一)閱讀教學可為作文教學提供借鑒的范例
閱讀教學時,教師要通過有效的途徑,指導學生學習并掌握運用教材范文的多種技法,通過日積月累和積少成多,培養學生的語感,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能得心應手,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二)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自我鑒賞作文的能力
“在閱讀的基礎上練習寫作,寫作的過程中促進閱讀”,如果學生能從語法、修辭和邏輯三個方面去鑒賞別人的作品,然后對比自己的作文,提出一些新的看法或要求,那無疑是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飛躍。這樣就會有效地促進閱讀和寫作的互相結合,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三)有效地利用現有教材,提煉課文主旨,學以致用
課文主旨是教材梳理中必需的一點,因此語文教學應充分體現“學以致用、讀寫并重”的原則,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語感和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以及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并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三、“閱讀寫作一體化”的途徑和策略
(一)教師要借助課外閱讀提高初中生寫作能力
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學習語文離不開課外閱讀積累,而這必須經歷一個漫長的“發酵、沉淀、生成”過程。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學會一邊閱讀,一邊積累。因為閱讀積累需要學生長期堅持不懈,學生只有在閱讀足夠多的作品的基礎上,才能培養出良好的語感并且寫出優美的句子,最終達到“下筆成文”的境界。由此可見,課外閱讀為學生構建了一座閱讀與寫作的橋梁。
1.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自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圍繞一個主流的話題展開,讓學生做一些模擬練習,只需寫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目的在于幫助學習者盡快地從機械模仿、創造性模仿過渡到語言的創造性運用。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課外閱讀寫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2.適時給予學生合理的輔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閱讀計劃,同時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為學生營造更廣闊的閱讀空間,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優秀的文化品質。
3.推薦美文好書,指導閱讀方法實踐證明,課外閱讀不但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對學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讀書的同時,要特別注意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書的“滋潤”下茁壯成長。
由于學生不只需要學習語文,還要學習更多、更新的東西。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地結合寫作教學,或者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有意識地結合閱讀教學。這樣學生才能把所學的東西在實際寫作中應用出來,從而真正地讀懂作品,提高閱讀水平。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得到顯著提高。
(二)教師要改革評改方式,培養學生寫作的習慣和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茏屢粋€人尋求知識、研究事物產生穩定的傾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觀念,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熱愛讀書和自愿練筆的良好習慣,捕捉他們生活的熱情和興奮點來實施作文教學,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閱讀中獲得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進行寫作,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一旦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生的寫作態度必然會發生很大的轉變,久而久之,必然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結語
讀寫能力是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并且廣泛地去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自覺閱讀的好習慣,因為創造性閱讀和寫作比傳授學生現成的知識更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讓學生以“高尚的品德、淵博的學識”去構建自身內在的人文素養和精神涵養,進一步幫助他們從閱讀到生活,形成一種反思、批判的思維方式和創新精神,這樣學生自然有話要說,有話要寫。
參考文獻:
[1]王新安,侯曉麗。寫作教學有效備課的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教師版),2010(7)。
[2]冼彩虹。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的教學研究[J].空中英語教室(新教師教學),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