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創作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對于學生而言,作文創作其實就是學生在自身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圍繞主題結合自身的感受和遐想進行創作的過程。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文學素養水平。
為此,在學生創作之前對他們及時的指導對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綜合素質都會起到積極地作用。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到與時俱進,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場景,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啟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作文創作的空間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的。
一、開展有效的文章仿寫,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能力
隨文練筆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和設計要求,教學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把握不好就會掉入俗套,呈現出一定的隨意性和混亂性。隨文練筆其實不能隨意,在設計上要突出針對性和有效性。高中生天生好模仿,并且在模仿的過程中能凸顯他們的個性,模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借鑒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的,無論是從美學的角度、情感教育的角,還是文學賞析的角度來看,都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仿寫性。對于高中學生來說,仿寫語文句子和文章是提升寫作水平的有效方式,這也是他們易于接受的學習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挑選仿寫段落和句子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認真,選擇仿寫性較強的部分進行創作。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10課《熱愛生命》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選取第二段“糊涂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這段文字主要激勵青少年要熱愛生命,立志自強,突出了學生品質情感的教育,值得仿寫。學生 A:“聰明人的一生充滿希望,勤勉自立,將美好的前程寄托于今天”.學生 B:“抱怨人的一生充滿焦慮,杞人憂天,將自身的失敗歸結于外界環境?!睂W生的仿寫也非常的有趣,源于教材啟發,但不拘泥于形式,有自我的創新,這是值得肯定的。
二、精心設計教材中文章的留白,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
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葉圣陶先生曾說:“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成,必須有所憑借,那憑借就是國文腳本?!彼栽谶M行隨筆練習的時候一定要依托教材,認真的研習教材,巧妙的構思隨筆練習的內容。任何文章的創作都有一定的依據,作者有意無意都會留下一些空白,給讀者的閱讀騰出了想象的空間,這些文本空白恰恰為隨筆練習埋下了伏筆。閱讀不但是美文鑒賞的過程,也是創作的過程,所以需要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把情感和思想都融入到文章中去。而在閱讀教學中適時插入文本“空白”填補 , 讓學生成為第二作者,結合內容進行續寫和填充空白,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提升了寫作水平。在空白填充的過程中,學生所言就會言之有物,言之動情,讓文本增色不少,同時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題,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互利效果。比如在閱讀《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這篇文章的時候,由于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其中給學生留下的想象空間也非常的廣泛,文本空白較多。首先為了突出人物描寫,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對林沖進行描寫,從外表到內心,也可以通過畫畫的形式讓學生描繪林沖。這樣的隨筆練習安排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創作能力。
三、引導學生做好文章的批注,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
隨文練筆就文取材,突出文章寫作的寬泛性。寫作不僅僅是長篇大論,呈現的形式也不一定非得是作文性質的文章,廣泛的寫作應該還包括句子的創作等等。隨筆練習應該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巧妙滲透寫作內容,做到讀寫結合,相得益彰。隨文練筆內容應該貼近學生生活和貼近學生學習,突出學生練筆欲望的激發。在教學過程中,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要把學生的讀書批注當作課堂生成的寶貴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借助批注開展閱讀交流,進而提升教學和學習的效果。將批注式閱讀引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符合基礎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創作水平的有效策略之一。隨文批注式就是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隨時在書頁上用特定的符號或文字記下或寫下自己讀書所得、所感、所想,這樣的隨文練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不要孤立的開展作文教學,其實結合課文學習內容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還有挖掘文本素材、續寫課文、縮寫文章等方法。至于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哪種方式,需要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和學情的需要酌情選擇,巧妙設計,這樣才能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何觀美 . 高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策略 [J]. 新課程 ,2014(04)。
[2] 沈鳳艷 . 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幾種有效策略探尋 [J].作文成功之路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