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教育機制下,學校與家長重視考分,學生為考高分而死讀書,知識面拓展不出去,知識儲備更是不足 ;學生課業負擔重,父母包辦一切,學生缺少生活素材,作文脫離生活實際 ;學生對寫作文體不清,閱讀量不夠,作文時無從下筆,以致對作文興趣不高。針對上述問題,我在日常教學中采用了“聽說讀寫”四位一體的方法全方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1. 課堂教學注重文體的解析,使學生清晰把握各種文體
據心理學研究證明 :人們在日常交往中對信息的接收,聽占 45%,讀占 16%,聽是攝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寫作教學應滲透到日常 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解課文時,應針對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不同的體裁重點講解課文的結構框架,每種文體的不同寫作手法,使學生對各種體裁了然于心,寫作時不會茫然。
以散文為例,學生都知道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但是多數學生寫散文只會空發感慨,無病呻吟,使人讀起來索然無味。結合老舍的回憶性記人散文《我的母親》為例講解,作者以時間為順序,從母親的娘家寫起,由出身、出嫁、生“我”,一直由事寫到去世。講課文時,讓學生找出作者的思路和表現時間順序的語句,最后強調記人散文的主要特點是通過事來突出人物的性格,這樣寫出來的人物性格鮮明。再結合學生的記人散文進行對比,學生對記人散文掌握準確,再寫這樣的文章時就不會光說空話,而知道怎么讓人物更加豐滿了。
2. 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由表達
良好的語言表達是學生思維與口頭表達完美結合的體現,寫作就是訴說,能說才能寫,因此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亦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往往是教師“滿堂灌”,即使讓學生說,也只能誘導式的被動地說,而學生的主動權很小。
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聯系生活實例,從自己身邊的事說起,并要求學生在不離訓練目標的前提下,自由地說,充分的說,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我還鼓勵學生平時多與父母、老師、同學溝通,觀察不同身份的人說話時有何不同,注意抓住特點。告訴學生,只要將與人交往的過程、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記錄下來,這就是一篇好文章。
3. 鼓勵學生廣泛的閱讀,增加知識儲備
古人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閱讀與寫作的重要聯系。讀寫結合也成為備受老師和學生稱贊的一種提高寫作的重要方法,我深知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成績,必須多讀書,多積累。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要多讀教材,特別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要反復讀,反復背誦,吸取他人思想的精華,在需要時變為自己的東西,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由此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保證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我還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文學書籍,多做讀書筆記,讀書時有感而發要及時記錄下來,不要怕麻煩,不要怕寫的不好。原來語文自習課多為做作業,學生重復抄生字、抄課文的機械的無用的活動。
現在將這些無用的程序刪掉,將自習課改為閱讀課,為學生提供閱讀的時間,提供閱讀的書籍,并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借閱各種積極健康的書籍。有的學生光讀,讀過之后大腦沒有任何痕跡,針對此類現象,在閱讀時我會提出一系列要求 :找出好的語句、好的主題、好的先材,在第二節自習課時與同學們一起交流。這樣學生閱讀時有目的性,閱讀時也更仔細。
在作文課上我們還開展了為同學批改作文的活動。學生批改作文之前,老師要針對本次作文的體裁講解注意事項,然后布置批改作文的要求,例如 :批改作文時要找出文章中優美貼切的詞語、修辭使用恰當的語句,并為同學寫下作文的批評。批改結束后,作文發到學生本人手中,學生與老師一起選出批改作文最優秀的學生。這項工作雖然繁瑣而用時較長,但是效果不錯,學生在讀其他同學作文時發現的問題在自己的作文中盡量避免,而且對學生的基礎知識也是個考驗。
4. 教師激發引導,鼓勵學生自由寫作
寫是學生對掌握的語文知識的具體應用,也是對聽、說、讀的具體表現,因為聽、說、讀吸收的過程,而寫是傾吐和展現的過程,只有將“聽說讀寫”四位一體結合,才能真正將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在訓練學生寫作的能力時,教師要的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地進行。
由于職業學校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作文教學難以一刀切的實施。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生掌握知識水平的高低,多層次實行作文練筆計劃?;A稍差的學生鼓勵寫日記,話不在多,貴在堅持 ;對于大多數學生提倡寫隨筆,隨心情而寫,記錄自己校園生活的點滴 ;另在閱讀課上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有感而發,真實的體驗。對于學生記錄下的文字,引導學生空閑時要拿出來多讀多改,“文章不厭百回改”,文章肯定是越改越好,在修改文章的過程中作文水平在不知不覺間也會有提高。
如果是命題作文,我會提前一周布置題目,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素材,有足夠的時間來謀篇布局,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體會,這樣交出的作文遠比學生坐在教堂里空想編出來的要好許多。
“聽說讀寫”四位一體作文教學法需要教師堅持,學生堅持,才會見成效。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這是我在實踐教學中的一點體會,當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在將來的教學中繼續納百家之長,完善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