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 ·學術陸寬新讓小學語文課堂因生成而精彩( 江蘇省高郵市第一實驗小學,江蘇揚州 225600)摘 要:生成性資源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寶貴資源之一。 抓住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合理開發和應用課堂生成性資源,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和提升教學成效均有重要意義。 教學中,教師應正確對待生成性資源,通過質疑、感悟、爭論和想象的方式促進生成性資源的產生,并抓住時機,巧妙利用課堂生成活躍課堂氛圍,讓課堂因生成而精彩。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成 課堂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15)06-0047-02DOI:10.13525/j.cnki.bclt.201506021作者簡介:陸寬新(1974-),江蘇高郵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江蘇省高郵市第一實驗小學語文教師。
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閱讀評價與研究。
2015 年 6 月 語文教學通訊 June,2015第 842 卷 第 6 期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Vol.842 No.6◆教藝頻道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 是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其思維旁逸斜出的現象十分常見。即使教師在課前的準備工作再充分, 也難以完全預料到課堂中可能發生的情況。 對此,一些教師選擇視而不見,完全按自己預先設定的計劃開展教學活動, 另一些教師選擇遏制這種現象的發生,將學生思維發散視為“ 偏離軌道”的行為。 殊不知,生成性資源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寶貴資源之一,抓住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合理開發和應用課堂生成性資源, 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活躍課堂氛圍和提升教學成效均有重要意義。 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如何讓語文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做如下幾方面探究。
一、以質疑促生成
質疑,是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主動質疑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體現,也是促進課堂生成性資源產生的重要途徑, 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勇敢質疑, 使其將自己的想法大膽表達出來。
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 做一片美的葉子》時,首先預設了這樣一個問題:“ 什么時候的樹才是最美的? ”這個問題激起了學生的強烈興趣,他們紛紛舉手回答,學生甲說“: 我最喜歡初春的小樹,樹枝吐出新綠,像在告訴人們春天來了!”學生乙說:“ 我曾經觀察過春天的柳樹,每一片葉子都各具特點,我覺得同學們也和樹葉一樣,以各自的形態裝點著大樹,我們每個同學雖然長得不一樣,各有各的模樣,但是聚在一起組成了一棵大樹,就是一個團結的班級。 ”教師被學生的回答震撼了, 邊鼓掌邊鼓勵他們說“: 你們的想象力很豐富! 從樹葉聯想到人, 真的不簡單! ”
在以上教學片段中, 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寶貴的課堂生成性資源加以利用, 引導學生集中思維,攻破難題,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眼界進一步開闊,自主創新意識也獲得了發展??梢?,質疑可以有效促進課堂生成性資源的產生,讓課堂變得更精彩。
二、以感悟促生成
當學生熟悉文本,對文本產生興趣時,教師抓住教學的契機,引導學生感悟,可以促進生成性資源的產生。
比如執教《 第一次抱母親》時,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筆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作者的母親那么瘦弱,做子女的卻沒注意到,他們是不是不關心自己的母親呢? ”對此,學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不是,他們兄弟幾個應該是很孝順的,他們輪流在醫院守護母親?!薄?他如果不關心母親就不會那樣小心翼翼地抱起母親了”……“ 那到底是為什么呢?”筆者繼續提問?!?作者的母親力氣很大,因為她是一位勤勞的母親,她的力氣是磨練出來的”“ 作者很愛自己的母親,但是他沒有體會到母親所受的苦難,他為自己的粗心而難過”……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中,更深入地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細致地體味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母愛也浸潤了每一顆稚嫩的心靈。
以上都是學生在欣賞課文之后產生的情緒和想法,作為寶貴的生成性資源,這些情緒和想法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教師應通過創設情境、 營造氛圍、科學引導等方式使學生深入體會文本,從中獲得思想上的啟發, 真正利用生成性資源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成效。
三、以爭論促生成
課堂上的爭論, 是師生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分歧的結果,也是學生和教師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的重要體現。 對語文課堂教學而言,爭論的產生往往伴隨著大量的生成性資源,爭論不是目的,而是開發和利用生成性資源的重要手段。
在爭論的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廣度得到進一步拓展,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充分鍛煉。
比如,在執教《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時,生成的精彩不斷出現?!?一個孩子好不容易才釣到一條大魚,人應該比一條魚重要啊,我認為即使不放這條魚也沒什么。 ”一位學生提出這樣的質疑。 筆者聽了這位學生的回答說道“: 你在閱讀課文后形成了自己的觀點,你很棒! 對于他的看法,其他同學是怎么認識的呢? ”問題提出后,引起了熱烈的爭論:“ 我也感覺這條魚放不放都無所謂,又沒人看到,這樣做是不是太死板了???”“ 你這樣說是不對的,課文最后一段能看出來,湯姆自己都覺得這條魚是應該放的。這是因為爸爸教會了他如何做一個誠信的人! ”“ 從課文中湯姆爸爸‘ 斬釘截鐵’的話語中,我們就能理解湯姆的爸爸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他讓湯姆放掉的不僅僅是一條魚,他還教育湯姆要遵章守法……”筆者最后總結“: 對于放不放魚的問題, 同學們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問題的答案越來越明確了,那么大家認為爸爸讓湯姆放掉魚的做法對不對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 “對!”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大膽爭論,在爭論的過程中迸發智慧的火花,從而張揚個性、自由發展。
四、以想象促生成
愛因斯坦曾說: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毙W階段是學生最富有想象力的階段, 而我們的語文課堂正是展示學生豐富想象力的最好平臺。教學中,教師要抓住良好的教學契機,引導學生放飛思維、大膽想象,去體悟語文那獨有的韻味。 當然,想象是無邊際的,這對于課堂教學來說無疑是一把“ 雙刃劍”.想象調動了學生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但同時也會產生更多的“ 意外”,教師如能把握好,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閱讀教學中, 教師可以根據文本體裁和文本內容,設計諸如“ 填充留白”“ 延伸續寫”“ 表演體驗”等活動, 激活學生的思維, 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促進學生對文本內涵的深層理解,升華情感。 如對于《 濫竽充數》《 狐假虎威》等寓言故事的學習,指導學生分角色表演, 想象自身所扮演角色在當時情境中的言行舉止, 允許學生在原有情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發揮。結果學生的想象合情合理,表演趣味盎然。在看似“ 五花八門”的課堂生成中,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養,思維品質獲得了提升。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正確對待課堂生成性資源,通過質疑、感悟、爭論和想象的方式促進課堂生成性資源的產生,并抓住時機,充分利用生成性資源活躍課堂氛圍,讓課堂因生成而精彩,促進學生知識、情感、能力與個性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 1] 陳 烈灝。巧 用課堂動態 生成課堂精彩[ J] .新 課程(小 學),2014,(07)。
[ 2] 王建梅。認知差異生成精彩課堂---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漫談[ J].考試周刊,2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