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村中學作文教學過程似乎還是一件既使教師犯難,又讓學生心悸的事情。如何找到一個能切實改變這種狀況的有效途徑,是我多年的追求。
下面就將其中的感悟與同行交流。
一、以寫字作切入點,增強學生寫好作文的信心
2002 年 5 月《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中要求充分認識寫字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我們大家都知道作文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這需要學生有深厚的文學功底,而農村學生從小就讀書很少,上初中后課程增多,也沒有閑暇時間讀書。即使讀了些,也不能立竿見影。但寫字不一樣,練練就有效果,而應試作文,也是寫字的較量,一篇同樣內容的作文,書寫工整和書寫馬虎,讓不同的老師批閱,差距 20 分是很正常的。所以要明確書寫工整是對初中生的硬性規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建議“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比绾翁岣邔W生的寫字水平,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 一\\) 挑選合適的字帖范本
為了引導學生正確地書寫出美觀好看的漢字,字帖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練習方式。學生通過臨摹書寫,慢慢就會適應字的寫法,書寫出具有風格的字來,我給學生挑選的是適宜學生臨習速成的字帖,其特點是運筆平正雄健,結構雍容大方,點畫規范流利。
\\( 二\\) 堅持摹寫,每天批改
寫字教學必須“從扶到放”引導學生獨立觀察范字,分析字的寫法,在學習寫字之前,正確的書寫姿勢是其重要的一步,讓學生切記照帖臨摹,字不再于練得多,而在于把每一個字寫得好。我也給學生減輕負擔,每天只練一小篇字,要寫就要寫好,而不是敷衍對付。
學生沒有長性,練兩天新鮮就不愛練了,為了督促他們,我堅持每天批改,并給他們分數,優秀的 90分以上,一般的 80 多分。并在寫得好的字上畫紅鉤,并用鼓勵性的語言來激勵他們! 利用“圈”點法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同時配以簡明的評語,以此來激勵學生。
\\( 三\\) 張貼上墻,競賽激勵
我對學生的字每周小結一次,并讓每個學生挑選自己寫得最好的一張來貼到墻上,這樣既鼓勵他們自己,在比較過程中,學生又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激發了他們的練字熱情。校內外各種各樣的鋼筆字競賽,也是他們練好字的動力! 我在班級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寫字活動,利用板報開辟一塊”每日一練”專欄,學生輪流書寫,班組內每周舉行一次寫字展覽,評出進步較大和優秀的同學,以此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增強自信,培養興趣。
\\( 四\\) 教師的示范引領
教師的板書、作業尤其是作文批語的字跡對學生有著直接的熏染。字寫得好的老師或是重視寫字的老師,他們的學生相對來說字就寫得比較好。要求學生寫好字,老師本身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寫出一手規范、美觀的字。這樣潛移默化,以老師的模范行動引領學生不斷進步。
寫字帶來良好的效應,學習態度變得認真,上課能專心聽講,能沉下心來去思考問題,作文分數相應提高,語文成績也迅速提高,這使學生對自己學好語文有了信心,對語文越來越感興趣。
二、因地制宜,結合農村學生實際進行有效作文教學
學生的字練好了,學生的作文成績有了提高,學生增強了自信,教師再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進行作文教學。
\\( 一\\) 讓學生嘗到成功體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夸美紐斯有句名言: “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可以貫穿于整個作文教學的中,我認為鼓勵創作,推薦發表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最有效的辦法。在正規刊物上發表文章的那份成功的喜悅,能真正激發學生寫作的信心和興趣。比如每一次的作文,我都讓學生認真對待,然后選出一些比較好的作文,精心指導后,積極向報刊推薦發表,學生作品見諸報端,看到自己的創作能發表,自信心和成就感會油然而生,從而使其不斷地進取和追求。
在實際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投稿外,我還經常鼓勵學生參加各類作文競賽,如琿春市每年開展的“環保杯”作文競賽、環保小衛士作文競賽、迎奧運作文競賽、讀書征文等等,這些競賽獲獎幾率比較大,成功的可能性多,所以我總是讓學生認真對待,學生獲獎后,學生從這些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價值,享受到創造的歡樂,增強寫作信心,從而不斷地進取和追求。
\\( 二\\) 以學生的作品當范文
“范文引路”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技巧、方法及學習作文知識諸方面很有效,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墒莾炐愕淖魑暮迫鐭熀?,如果從一本作文書或報刊雜志上拿一篇范文讓學生評析,那學生可能對此不屑一顧,因為那些作品離他們生活太遠,而且這樣的作品語言華麗優美得讓他們望塵莫及,所以我在選擇范文時主要是找一些本鄉本土的他們熟悉認識的同學的優秀范文來賞析,這些同學離他們很近,有的還較熟識,而且作文內容也貼近他們的生活,所以學生學起來就感興趣,教學效果也很好。
\\( 三\\) 教師寫下水文
這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想再說一說,因為對于農村孩子來講,這是很重要的。農村學生特別有“向師性”,父母一般都是農民,文化水平低,所以農村孩子尊重老師,敬仰老師,如果老師能寫出高水平的文章,學生看到教師的優秀作品,就會向你取經,也只有這樣和學生談寫作體會、談生活、談寫作技巧、談寫作時出現的問題,會帶動影響一大批學生的寫作興趣。近幾年來,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如在報刊發表散文、教學論文; 在課堂上我也經常和學生寫同題作文,這樣在作文課上的平等參與,也大大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 四\\) 積累美文學習借鑒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從這里我們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文章來源于豐富的語言積累和生活積累。只有這些積累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才有可能文思如涌、下筆如神。否則,心中縱有思緒萬千,下筆也只有片言只語,可是農村孩子從小文學積累就很少,想讓他在初中階段一下子增加很厚的文學底蘊,那只能是癡人說夢,更何況學生的課業負擔還很重,哪里還有時間去閱讀積累呢,所以為了能讓學生速成作文,我采用了背誦美文和摹寫相結合的手法,專門收集 30 篇構思精巧、手法別致,語言幽默的經典時文,優秀美文、打印成冊讓學生背誦,讓學生在背誦中學習人家的布局和構思,人家情辭兼美的語言,然后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有時也讓學生從作文書中找一些和自己生活相近的優秀作文來記一記,背一背,這雖然有應付考試之嫌,但這比學生在那里絞盡腦汁、冥思苦想也寫不出東西來要好的多。
人常說,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在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就是牽的寫字這一發,這一發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它帶來的效果卻很大,所以我想語文老師只要找對了教學中的切入點,找到了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我想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還是不難的。
【參考文獻】:
[1]杏棠. 老師,我們想看課外書: 淺議破解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難題[J]. 教師導報,1998,\\( 12\\) .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吳秀榮. 如何培養學生的向師性[J]. 黑河教育,2010,\\( 1\\) .
[4][捷克]夸美紐斯. 大教學論[M]. 傅任敢,譯.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羅萬邦. 農村中小學寫字教學淺談[J]. 中國鋼筆書法,2010,\\(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