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習作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應如何有效開展習作教學,提高學生對習作的積極性以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教師們共同關注的焦點,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的教育模式逐漸走出應試教育的桎梏中,給習作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里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亟待我們解決。
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問題分析
1.過于形式主義。由于我國的教學模式一直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其不僅僅抑制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而且還通過狹隘的教學目標將語文教育引入死胡同里,喪失趣味性,即使近年來語文教學逐漸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但是習作教育中形式主義的色彩仍舊較為明顯,例如許多作文仍舊采用命題作文的方式,使得學生的創作力受到抑制,從而對寫作興趣缺缺,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加上許多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指導中指明,一篇好的文章應該符合“龍頭、豬肚、鳳尾”,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發揮空間,在這前提下導致許多學生直接仿照優秀作文寫作,最終的文章幾乎千篇一律,毫無新意。而且部分教師在對作文進行命題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列出的題目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或者與現實脫節,使得學生因缺乏經驗和沒有適合的寫作素材而導致文章多為胡編亂造,“假”、“大”、“空”.
2.習作和閱讀教學相分離。語文教學十分重視將“聽”、“說”、“讀”、“寫”結合在一起,以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運用能力,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往往差強人意,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常常會分離開來,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很少重視將課文的精華部分指導學生應用于習作當中,對于各個單元后要求的寫作也主要使用“填鴨式”的指導方式,即專門用一節課的時間來講解寫作要領,這種方式過于空泛,使得學生難以掌握寫作的要領[1].
3.不重視作文的修改。由于傳統教學模式是由學生寫作之后交與教師修改,這使得學生在習作的活動中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因此部分學生會存在完成任務的想法,草草寫完便交與教師批改,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對習作的積極性,加上許多教師并不重視作文的修改,特別是教師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學生提出專門的指導意見,這就導致教師對學生文章的批改僅僅幾句評語便發還給學生,而且評語中多是以學生文章是否緊扣主題、條例是否清晰以及語句是否通順為主,缺乏對學生寫作的鼓勵和支持,長期以往,在這雙方的“完成任務”中,習作教育的質量不斷下降。
三、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對策分析
1.開展個性化的習作教學。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應該積極開展個性化的習作教學,擺脫形式主義的影響,盡可能的只劃定寫作范圍而不命題,重視學生在寫作中的表達方式而并非文體,雖然“龍頭、豬肚、鳳尾”的確可以讓文章豐富且完整,但是千篇一律的格式不異于扼殺了學生的想象發揮空間,使得學生喪失對寫作的興趣,同時,由于小學生的知識面較為狹窄,缺乏素材的積累,使得寫作難以進行,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以及閱讀中不斷積累素材,以豐富自身的閱讀量,提高習作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較為優秀的作文,培養其閱讀的興趣,在每周抽出一節課的時間設置為閱讀課,指導學生將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并仿照好詞好句練習寫出較為優美的句子,并應用于寫作中,提高學生對語文的掌握能力[2].
2.結合習作和閱讀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該將習作和閱讀教學結合在一起,在教授課文的時候,融入習作教學指導,讓學生找出課文與實際的共同點,并借鑒文中的寫作方式融入自身的寫作當中,例如在進行《珍珠鳥》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文中有關珍珠鳥的描寫語句讓學生仿照描述其他動物,讓學生能活學活用課文中的知識,不斷汲取課文里的精華,以提高其文章的文采。再者,除了借鑒課文中的精華之外,教師還應該重視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在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發揮其創造力,例如在進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的課程教學中,里面有關苗苗的成長作者并沒有完全的交代清楚,因此教師可以以此讓學生開展想象力自行構思苗苗今后的成長情況,并以作文的方式寫出來,在加強學生寫作訓練的時候,不斷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對習作的熱情[3].
3.重視文章的評改。由于學生的文章水平往往反映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文章的評改,對于評改的方式上不一定非要使用教師評改的形式,可以選擇教師批而學生改、小組互批和互改或者同桌間的互批和互改等,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的同時,讓學生更能直觀的了解自身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同時,對于學生文章中的錯誤語句,教師應該盡量避免直接大刪大改,而是劃上紅線之后讓學生自行找出自身段落中的不足之處,學會自行修改,例如筆者曾經批改過一篇文章,學生文中這樣寫道:“我的媽媽有燈泡一樣的眼睛,黑黑的,亮亮的……”,當時筆者并未直接刪除,而是劃上紅線讓學生學會找出句子中的不足之處,同時提供幾篇較為優秀的文章給學生參考,第二天學生上交的文章中不僅將不足的地方改了過來,同時借鑒了優秀文章中的句子,豐富了其文章的語言。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的習作教學中的過于形式主義、習作和閱讀教學相分離以及教師不重視作文的修改使得習作教學質量下降,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不高,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寫作發展,因此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中應該積極開展個性化的習作教學、將習作和閱讀教學想結合在一起,重視文章的評改,讓學生學會活學活用文章,激發學生對寫作的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子英,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現狀及解決策略[J],東北師范大學,2014,05(22);142-143.
[2]張曾,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小學生習作能力的作文教學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4,08(25);166-167.
[3]徐璐,城鄉結合部小學中段年級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02(1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