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關鍵,一個學生語文水平的好與壞,就體現在學生的作文寫作中.因此,切實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一位語文教師的責任.農村初中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因為班額過小,教師沒有很好的辦法實施作文教學,不能很好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反思.每次作文,基本都是教師布置,學生抄寫作文選,靠記憶原文應付作文,我在批閱小升初的語文試卷,特別是作文,一部分學生無話可說,胡亂拼湊,而大多數學生的作文不是出自己手,千篇一律.升入初中后,他們表現出極大的不適應,對語文學習興趣減退,知識層次脫節,學習行為紊亂,導致學習成績大幅度滑坡.筆者對這些現狀進行了逐一分析,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認為教師可以從激發興趣、做好知識點和教法的銜接、加強學法指導入手,使農村初中七年級學生盡快適應初中語文的學習,提高語文學習的成效.開學以來,我所教那班級已經寫過兩次作文,從作文質量來看,并不理想.我執教的這個班,共有51 人 ,大部分作文基礎很差 ,只有四五個學生基礎較好.
這些學生平時寫作文字數總在一二百字左右,所寫內容單調乏味,不會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平鋪直敘較為簡單的生活、學習事件.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創新,逐步探究出一條適合于學生,并逐步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路子.在研究過程中,針對七年級學生,以記敘文為主.首先,教師適時布置作文,說明具體的寫作要求.學生依據寫作要求和教師的提示開始構思、揣摩、搜集、整合素材,以自己的實際寫作水平去認真寫作.教師就學生的原始作文,進行全方位地批閱,既要指出學生小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用好了一個詞語也罷,及時給予指導性的鼓勵,又要點出學生作文中的不足,哪怕是一處標點符號的應用,讓學生心中全方位明白自己本次的作文的得與失.其次,教師還要對學生作文集中、全方位點評,點評的過程就是學生認知和反思的過程.
完成第一步驟后,教師就同樣的題目、同樣的寫作要求,允許學生從作文書、網絡、媒體等不同途徑,抄寫一篇同樣的作文,要求學生在文后要羅列出這篇習作的結構圖,按照結構圖看看這些優秀的小作者在寫作同類作文時是如何構思中心、如何布局謀篇、如何組織材料,在表現人物方面運用了那些手法,在結構上應用了哪些主要手法等.對于學生抄寫的這次作文,教師每次選擇一至兩篇進行精心點評、指導,和學生一起分析這些習作之所以優秀的原因,是因為故事感人、是因為中心突出、是因為用詞華麗、是因為結構嚴謹……從中尋找值得借鑒的的地方,使學生心中拿自己的習作與這些優秀作文比較,吸其精華,提升自我.就這個題目,學生根據自己的原始作文和抄寫的相結合,重新審視、構思、立意、謀篇,再精心寫一篇相同題目的習作,我們叫它“三結合”作文.教師在這次批閱中,只說優點,不談不足,目的在于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樹立學生寫作的自信心,這樣,學生明白了之前自己寫作中的許多不足,借鑒了優秀作文的寫作技巧,完成一篇較高質量的習作,得到老師、同學們的肯定,在今后的習作訓練中就有興趣去寫,就有興趣去看、去閱讀、去總結、去反思.久而久之,學生只要試圖去寫,努力寫好,就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葉圣陶說過:學校里作文為的是練習寫作,練習就不得不找些題目來寫,好比算術課為要練習計算,必須做些應用題目一樣.并且,善于教導學生的教師無不深知學生的底細,他出題目總越不出學生的經驗和意思的范圍之外.學生固然不想寫什么文章,可使經教師一提醒,卻覺得大有可寫了.根據這個計劃和方案,我就將七年級2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雖然學生有個體差異,但我對每位學生作文的要求不完全一樣,有不同的標準.
原本寫作水平好一點的學生,要求高一點,反之,要求低一點,總體目標是讓每位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要求學生利用閑暇、假期,多閱讀課外作品,多積累寫作素材,多記憶精美句段,留為己用.要求每位同學準備兩本作業本,分甲、乙本,甲本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叫“原創作業”,乙本是學生抄寫的作文,叫“借鑒作業”,一方面這樣做能形成鮮明的對比,激勵學生試圖達到或超越乙本水平,另一方面,這兩本作業也是一個很好的作文筆記,學生隨時可查閱自己習作的優缺點,查閱乙本作文的借鑒之處,同時也為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素材,為以后作文打下了一定的素材基礎.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原創作業”+“借鑒作業”=高質量作文.對這一班學生,我經過調查發現,在小學階段作文水平差,大多數學生習作都是漫無中心,記流水賬,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字跡潦草,不用標點,教師無法批閱.還有的就是一直抄寫別人的作文,自己毫無興趣,完全是應付.在小升初的統考中,語文平均是60.8 分,作文成績平均只有16 分。
經過這一學期的訓練,我運用“三步走”寫作法,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原本作文錯別字滿篇的學生,作業本上的“×”少了;原本語句不通的學生,說話有條理了;原本語無倫次的學生,說話有了大致的中心;原本提起筆來無話可說的學生,現在可以寫300..400字的作文了……在學校組織的慶祝教師節征文比賽中,本班學生兩位學生分獲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績;在期中考試中,本班語文成績名列前茅,特別是作文成績平均達到38分(滿分60 分 )。
經過研究和比較發現,“三步走”的作文教學效果明顯,有提高學生的寫作有一定的意義.對于農村小學階段習作水平差、平時素材積累少、缺乏想象力、不能布局謀篇的現象,能有很好的改觀,并且能調動學生寫作的欲望和興趣,引導學生逐步走向寫作正規化、優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