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育在我國的整體教育中占有有重要的地位,它意味著對我國上千年文化的傳承,對我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表述中可以看到,“語文素養”是指“要求學生掌握漢語拼音知識、詞匯知識、句法知識、篇章知識、修辭知識、文學知識作為語文知識基礎,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語文思維、語感),注重語言的積累,重視學生的品德、審美情趣、個性、人格等各個方面及其相互作用,以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過程?!贬槍πW生的語文素養培養,提出幾點探究建議。
1 注意聽說讀寫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培養
“聽”是語文教學中首個所要注意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聽課文朗讀,聽老師及同學們的朗讀,聽課文的相關磁帶,這有利于學生記住課文的內容?!奥牎边€意味著培養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的態度和培養學生認真聽其他同學發言的習慣,聽的基礎打好了,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語言,有效地組織語言表達感情的能力。在教學課堂上,老師要抓住一切機會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的回答問題,而且要把所回答的問題表達清楚,學校也要經常開設口語交際課,老師從旁指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讀”的培養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極給出閱讀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領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鼓勵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夠找出課文中的好詞好句,反復朗讀,使其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寫”的培養方面,教師要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課本所要求的命題來寫作,而且還要鼓勵學生寫日記、周記等等,而且要教學生認真修改自己所寫的文章。
2 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不斷地積累
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因為有上千年的不斷積累。所以,在語文的學習中更得不斷地積累。積累是人的文化底蘊的積淀,是語文素養的基石,積累是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手段。在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首先對課本中的優秀詞句進行背誦積累,因為這些是語文學習的基礎。然后學校要增設課外閱讀課,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他們感興趣的文學書籍讓學生習讀,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基礎,興趣是學生學習積累的基石,然后,教師再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供學生閱讀,因為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通過課堂內容的延伸來增加學生的積累。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文章叫《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老師應該向同學推薦一些其他的魯迅的文章或與魯迅有關的文章,以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例如學生學了史鐵生的文章,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去了解更多的有關史鐵生的文章,或者專門開設作文賞析課,老師為同學們通讀有關史鐵生的更多生平事跡和史鐵生的一些佳作。學校應該為學生增訂一些語文學習報,那上面的知識可謂包羅萬象、層出不窮,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良好語文素養的養成都有極大的幫助。在教學過程中,還應鼓勵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積累,例如在學習古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后,老師應該帶領學生親自到山上體驗一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為什么當人間桃花落盡之后,山上的桃花才剛剛盛開,讓同學們更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文學的魅力。學校還應組織學生多參觀一些名人故居,讓他們身臨其境,親身感受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要想成才是多么的不易。還應組織學生到一些文化古跡去游覽,讓他們更貼近地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提升其語文素養。
3 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自主性的培養已成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主性培養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完全摒棄傳統的那種老師灌輸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成為教學的主要部分,教師只是從旁指導。比如在教學《別董大》這首詩的時候,首先通過一系列情趣史,講述作者和友人的深情厚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老師讓學生自主設想兩人的離別場景和對話,并讓學生演繹當時的情境,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的增加,還能讓學生能深切的體會到當時作者和友人的離別傷感,能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一定潛移默化的影響。
4 在教學中要加強對語文教師的培養
在某些方面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成果,直接影響學生的素養的形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提高文學修養,要求教師要博覽群書,不僅要廣泛閱讀兒童文學作品,還要對其它方面的書籍有所涉獵,要求教師要領悟“以兒童發展為本”的內涵。在教學中,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要求教師再教學過程中要用美的語言,即要求教師語言準確、鮮明、生動、文雅。要求教師要有美的心靈,教師要對學生有愛,要用自己的愛去感動自己的學生。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衣著整潔,氣質高貴,對學生要起到言傳身教的效果。
5 結語
顯然,要培養出合格的小學生,要培養出優秀的小學生,要培養出有良好語文素養的小學生,還需要太多的人做更多的努力,我們要不斷地努力,從多方面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樹立他們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讓他們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吳 林 升.加 強 語 文 實 踐 , 提 高 語 文 素養—— 基于小學語文教學“多朗讀、多動手”的視角[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8\\).
[2] 趙鴻娟.小學語文教學新嘗試[J].魅力中國,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