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有效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引言 第一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的基本內涵和基本特征
【第二章】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影響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4.1】完善閱讀教學各步驟:讓閱讀課堂有效起來
【4.2 4.3】分階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學習有效起來
【結論/參考文獻】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提升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摘 要
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語文的教學活動一般是以一篇篇的閱讀文本為依托,來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和語文能力的培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肩負著為學生語文學習打好基礎的語文知識教學、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教學和樹立學生正確閱讀觀的教學。但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無"的問題。本文從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在有效教學理論的基礎上,試圖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論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內涵。通過對"閱讀"、"教學"、"有效"等三個概念的分析,來探討"閱讀教學"和"有效教學"的基本內涵,從而推導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內涵;其次,通過對文的獻分析、名師課堂實錄的欣賞和實際課堂的觀摩的綜合,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表現。
第二部分是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對已有書面的和非書面的資料整合,探討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存在的一些問題,它們是:教學目標未達標、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教師激情消退。
第三部分是對影響閱讀教學的各個因素的分析原因。主要從對課堂教學中三要素:學生、教師、教學過程這三方面入手,探討制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點部分,在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策略。對于教學過程,要通過完善教學過程的相關要素,讓閱讀課堂的教學有效起來;對于學生要分階段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有效起來;對于教師要通過"國培"、"學培"和"自培"來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讓閱讀的教學有效起來。
本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文獻分析法、教師訪談、課堂觀摩、名師課堂實錄欣賞等方法,試圖提出一些適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有效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目錄
摘要
引 言
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的基本內涵和基本特征
1.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相關概念界定
1.1.1 閱讀教學
1.1.2 有效教學
1.1.3 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
1.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特征
1.2.1 預期教學目標達標
1.2.2 學生樂于閱讀學習
1.2.3 教師悅于閱讀教學
2 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中存在的問題
2.1 預期教學目標未達標
2.1.1 學生沒有學到預期內容
2.1.2 學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2.2 學生學習興趣下降
2.2.1 學生不愛學:課中互動不積極
2.2.2 學生不樂學:課后閱讀不主動
2.3 教師教學激情消退
2.3.1 教師不愛教:課堂呆板程序化
2.3.2 教師不樂教:課后松懈不進取
3 影響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3.1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制約
3.1.1 教學目標的設定過于泛化
3.1.2 教學內容的選擇存在隨意性
3.1.3 教學方法的運用趨于形式化
3.1.4 閱讀教學的評價缺乏針對性
3.2 學生學習方面的制約
3.2.1 學生學習障礙的調試失當
3.2.2 學生缺乏合理的學習動機
3.3 教師本身綜合素養方面的制約
3.3.1 教師的專業知識缺乏
3.3.2 教師的專業能力不高
3.3.3 教師的專業態度缺失
4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4.1 完善閱讀教學各步驟:讓閱讀課堂有效起來
4.1.1 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明確具體
4.1.2 教學內容選擇要少"獨"多"基"
4.1.3 教學方法要參考教學的情境
4.1.4 教學的評價要有針對性
4.2 分階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學習有效起來
4.2.1 低學段:我要"讀懂"
4.2.2 中學段:我要"讀好"
4.2.3 高學段:我要"樂讀"
4.3 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讓教師教學有效起來
4.3.1 國培計劃: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更廣平臺
4.3.2 學校培養: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
4.3.3 自我培養:完善自我形成獨特的教學藝術
結 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