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是教師本著一定的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具體特點,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語文課巧妙地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其興趣,感染其情緒,使他們愉快而主動地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新課改的目標要求。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導入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種多樣,現歸納幾種導入方法,談談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課導入藝術。
一、釋詞破題導入法
釋詞破題,就是上課伊始對文題中一些艱深的文字、深奧的專業術語,以咬文嚼字的方式來釋義而破題,調動學生學習新課積極性的一種方法。
二、知人論世導入法
所有詩、文,都反映了作者彼時彼地的社會生活,又因時因地因事而發,表達作者獨特的思想感情。如果要準確理解詩文內容,就必須了解作者、寫作動機和時代背景,這既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又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學生只有了解背景材料,才會更深刻地感受到文章的至性之言,至真之情。
三、相關故事導入法
教師先講一個短小精悍的與課文有關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入新課。在學習《鴻門宴》時,筆者引述了《史記》中的一段記載。項羽和劉邦都曾見到過秦始皇出巡的壯大場面。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也?!眲顓s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兩人覬覦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語言一個率真無忌,一個含而不露。通過講述這個小故事,學生對項、劉性格之差異,便有了初步認識,這樣就有助于理解二人最終的命運歸宿。
四、經典樂曲導入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如能恰當地使用音樂,讓樂曲作用于學生的聽覺,那就會使他們置身于樂曲所創設、營造的特殊氛圍,從而調動其情感,促進其理解。所以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說法。比如筆者在講授《念奴嬌·赤壁懷古》時,首先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學生很快被深沉、雄渾的樂曲帶入戰鼓雷鳴、驚心動魄的戰爭氛圍中。戰爭中各軍事集團間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生動形象如在眼前。這樣,歌曲帶領學生在感受雄厚的歷史場景的同時,水到渠成地進入了課文情境。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詩文所創設的情境之中,教學氣氛和諧、愉悅,教學效果良好。
五、巧設懸念導入法
這種方法就是質疑設問,形成懸念。如在學習《燭之武退秦師》時,筆者的導入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都知道伊拉克戰爭,這是美國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而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戰爭中無數無辜之人妻離子散,骨肉分離!然而,歷史上有這樣一場戰爭:它沒有炮火,沒有硝煙;它沒費一矢一鏃就使強大的敵國退兵,繼而化干戈為玉帛。讓我們一起走進《燭之武退秦師》,一起學習燭之武令人稱奇的口才吧!
六、新舊比較導入法
所謂比較,就是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系點、相同點與不同點,采用類比和對比的方法導入新課。這種比較導入法,不僅能鞏固舊知識,同時也能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可謂兩全其美。
七、名人軼事導入法
對于名人,學生通常知道的都是他們的主要事跡,往往對他們的生活細節和一些小事不甚了解,但卻對此興致濃厚。所以搜幾則名人鮮為人知的軼事,帶到課堂上,定會取得不凡的效果。
八、溫故知新導入法
溫故導入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出與之密切相關的舊知識,通過復習舊知識,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使新舊知識在相互作用中“融化”,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搭橋引路的準備。
參考文獻
[1]解艷紅?!靶抡n改”的哲學思考。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2]牟本福。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才之路,2008(17)。
[3]薛秀娟。新課改背景下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學周刊,2013(33)。
[4]李新彥。如何讓語文課的導入更吸引學生。語文學刊,2010(24)。
[5]廖蘭芳。淺談語文課導入的方法。閱讀與鑒賞(中旬),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