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興起,國學經典教育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價值受到普遍的重視。在現有國學教材不完備的情況下,語文教材就需要包含國學經典中的內容。2014年教師節的前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參觀主題展時,強調古代詩詞和散文在語文課本中存在的必要性,認為學生應內化經典,繼承本國優秀文化。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2014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上也提到國學篇目在今年新修訂的語文教材中所占比重約增至35%.可見,在語文教材中涉及國學經典非常必要。以往學者的研究或側重“國學經典”,或側重語文教材,將兩者結合的研究相對較少。語文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其教材所包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必然要求國學經典滲透其中。找到兩者的結合點,分析國學經典在語文教材中的滲透及其意義,能讓學生通過正確途徑和方法學習本國優秀的思想文化,全面提升素養。
一、概念解析
(一)國學經典
“國學”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朝,在中國古代指國家設立的學校?!吨芏Y·春官·樂師》曰:“樂師掌國家之政,以教國子小舞?!边@里的國學就是指國立學校?!皣鴮W”作為思想學術概念使用開始于西學東漸之后,是與西學相對應的概念。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在《國學概論》中認為:“國學即國故,就是本國固有學術的意思?!?/p>
他將“國學”派別分為三類:經學之派別,哲學之派別和文學之派別。
章太炎認為國學的涵蓋廣泛,有小學、經學、史學、子學、文學。主要立足于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冬F代漢語詞典》對“國學”一詞的解釋沿用了這樣的定義:“國學,是指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p>
“經典”一詞,《辭?!返尼屃x是:①指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②泛指各宗教宣揚教義的根本性著作。③著作具有權威性的。朱自清先生在《經典常談》說:“本書所謂的經典是廣義的用法,包括群經、先秦諸子、幾種實數、一些集部?!?/p>
錢理群先生認為“所有的經典,都是具有思想、文化的經典與語言文字的經典相統一的特點,它所代表的是人類和民族文化的精粹和高峰。是經過時間檢驗的東西?!?/p>
國學經典范圍廣泛,大致可分為如下三個部分:經部,主要是儒家經典著作,如《論語》《禮記》等;史部,包括正史與各類歷史性的記述,如《史記》《后漢書》等;子部,包括諸子百家,如《老子》《莊子》《荀子》等;集部,包括各類詩文子集,如《楚辭》《樂府詩集》《全唐詩》等。
(二)文言文
著名教育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一書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p>
著名教育家呂叔湘認為:“文言只是書面上的交際工具,不是口頭的交際工具?!?/p>
文言和文言文屬于兩個概念,文言是指語言,文言文是指用文言這種語言寫成的文章。文言文是相對于白話文而言的,它屬于一種定勢化的書面語言,從先秦諸子散文開始,辭賦、古詩詞等都屬于文言文這個范疇,判斷的標準在于是否是用文言所寫成的書面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