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是指在教師的引領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并在合作探究中完成教學任務,發展能力,從而實現課堂教學高效化和學生學習高效化[1].作為教育組織者的教師是高效課堂實現的關鍵因素,應從以下方面著手打造高效課堂。
1 勇于探索,敢于創新
現代教育迅猛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實現需要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教師。學校應積極組織安排教師參加各種培訓,不斷提高職業素質;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科研,認真研究教材、教法、教案、教學設計等,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實踐的基礎。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會有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設計。
所以,教師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學習、研究新的教學理念,以適應新的變化。
其次,教師要用獲得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形成新的教學行為。
再次,關注教學名師、同事的教學行為,關注他們課堂教學的細微變化,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
此外,還要關注學生的變化。教師應該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改革教學方法,營造互動式學習氛圍,讓學生參與其中,接受教育,使學生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能力明顯提升。
2 設計學案,充分備課
教學時,教師要熟悉教材知識結構,明確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層次,并根據學情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做到"學案導學,先學后教".學案的設計應步驟清晰、重點突出、實用性強,主要包括課前預習、課堂實施、課后鞏固等 3 部分內容。學案中重點、難點和問題的設計必須切合學生實際,遵循循序漸進和多元化原則,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充滿疑問和期待。鞏固訓練的設計要有利于鞏固知識、訓練技能。
學案應提前發放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了解重點,思考難點,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使聽課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3 注意方法,充滿激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 "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授課時,不僅僅是教授相關的知識,還應該教授學習方法??茖W的學習方法可以為高效課堂提供重要保障。教師的魅力不僅體現在知識淵博、談吐優雅,更體現在富于激情。
沒有激情的課堂是平平淡淡的,是得不到學生和家長的認同的。缺乏激情的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打瞌睡、開小差等,再好的教學內容也會失去感染力,難以傳授給學生。充滿激情的課堂,富有情感,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響應,教學效果突出。
4 找準切入點,激發興趣
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精心設計多樣的課堂活動,如引入故事、游戲等。這樣,學生興趣極高,思維活躍,不會覺得累,可以快樂地享受每節課。當學生覺得有趣并急于想了解時,教師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帶領學生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其次,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適當調整教學節奏。講解抑揚頓挫,時緩時急,重點知識重點講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理解知識并形成相應的學習技能。教師還應力求將數學問題與生活中的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
5 改變思路,以導為主
在教學過程中,要讓每一名學生都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就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要由傳統的"一堂言"轉變為"導演",創設情景,讓學生自覺、積極地思考問題,通過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形成技能[3].
1) 學生自學。引導學生自主研讀教材,了解即將學習的知識與概念,找出有疑問的地方和學習的重點。
2) 分組討論。結合國內外先進的案例教學,將班級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教師引導各組就相同命題各抒己見,并選派代表向全班闡述他們的解題思路,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這種分組合作探究式的數學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真正活起來。
3) 疑難解析。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易混淆的知識點,一題多解等進行評講。數學教學中,習題課和講評課的效果最為顯著,因為這時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都有話可說,而且能說到點子上。學生不僅重新溫習了已學知識,而且學會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而這正是高效課堂所要取得的效果。
6 積極引導,培養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直接影響其學習質量[4].
1) 課前預習。優秀學生在介紹學習經驗時提到最多的是課前預習。預習不是走馬觀花,而是在看的同時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 新知識是什么? 如何得到? 跟以前的知識有什么聯系? 通過預習明確疑問,帶著疑問聽教師講解才能真正了解新知識的來龍去脈,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2) 參與教學活動。在數學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困難,有的學生善于迎難而上,及時向教師或他人請教,有的學生則選擇放棄,久而久之,前者會越學越自信,解題能力越來越強,而后者則越學越覺得吃力,越學問題越多,最后會徹底失去學習的激情和動力。其實,解決疑難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分層次設置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考,大膽發言,敢于迎難而上[5].
3) 復習鞏固。課后,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并把所學知識認真復習一遍,進一步理解所學內容,及時鞏固和消化重點內容,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課前充分預習、課上認真學習、課后及時復習是一名優秀的學生應該養成的學習習慣。
7 相互協作,相互學習
一般情況下,學校在同一年級會設立數學備課組,同組教師會相互合作、共同研究。為確保學案的設計質量,可以將本學期的所有知識進行整合,劃分成幾個專題,分配給不同的教師主備,完成學案的初稿。之后,在備課組會議上交由全組教師研究、討論、完善。這樣,一份集合全組人智慧的高質量的學案就可以下發給學生了[6].
8 手段多樣,輔助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圖文并茂、形象直觀、信息承載量大,可以激發學生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課堂教學,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需要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教師。課前,教師要相互協作,準備充分。課堂上,教師要充滿激情、富有情感,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余文森。 高中新課程教師讀本[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 -3.
[2]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M].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23 - 24.
[3]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34 -35.
[4]林豐勛。 教育心理學[M].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2012:13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