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成為了許多教學工作者的研究重點,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熱潮下,翻轉課堂應運而生。翻轉課堂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知識傳授形式,將學習的主動權更多的交到了學生手中。該文結合C語言課程的特點,簡要論述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C語言;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5-0114-02
C語言課程是當前高校廣泛開設的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但是在高職類院校中,尤其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普遍認為C語言學習難度大,不易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高職類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待學習的熱情不高,同時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谶@種現狀,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C語言課程中已經在一些學校開始實行。翻轉課堂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能將老師從繁重的教學任務中解脫出來,而且還能避免因課程課時分配不足而造成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不良等問題。翻轉課堂基于互聯網教學,有著龐大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老師的教學視頻在課前完成對課程的預習,在課堂上多參與基于C語言的編程練習,同時在課下也可以與老師在線交流、溝通,及時答疑解惑,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徹底解決了時間和空間因素對教學的制約,有著極強的推廣價值。
1 C語言課程的特點
C語言是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其語法規則與自然語言基本相同,因此受到了許多程序編寫者的青睞。C語言是一種高級語言,其不同于匯編語言,不能直接被計算機使用,C語言程序的編寫往往需要一個編寫環境,將編輯完成后的C語言轉換成計算機能夠運行的二進制代碼。C語言具有鮮明的層次結構,其是以函數為基本架構,每一個函數實現一個特定的功能,許多不同功能的函數組成了一套完整的程序,來實現許多復雜的功能。C語言的功能強大,數據類型齊全,數字運算和邏輯運算功能強大,其特有的指針型變量,使得程序的可讀性更強,程序的層次結構更加簡明。C語言的使用性十分廣泛,其可以在任何一個操作系統中使用。
正是因為C語言具有上面的一些特點,所以深受廣大程序編寫人員的青睞,目前,C語言已經是高校計算機的一門基礎課程,其開設范圍已不僅僅是局限在計算機專業,許多非計算機專業也開設了這門課程。C語言課程的學習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基本概念的學習,算法的學習和程序設計的學習。其中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數據類型,運算符號,程序控制流程,基本的程序語句等,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主要是為整個課程的學習打基礎。C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是對算法的學習,算法是解決一個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它往往是程序編寫的核心。最后是對程序設計的學習,程序設計就是將算法用計算機語言的形式實現出來,從而形成嚴密的程序,用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對于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C語言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學生既能學好理論知識,同時還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案例中。
2 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課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C語言課程作為許多非計算機專業的程序設計入門課程,經常面臨知識點多,但課時安排不足,教師的授課范圍廣、學生基礎差的情況,因此,許多高職類院校的C語言課程的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以老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教師與學生分隔開,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和交流,而且由于教學任務的繁重,教師只是一味地將知識向學生灌輸,根本不考慮學生對于知識的接收效果,這種教學方式,往往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接收效果不好,學習效率不高。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過分地依賴教師,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長此以往,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就會下降。
2.2翻轉課堂為C語言的課程改革提供了契機
翻轉課堂的出現能夠有效地解決C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C語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許多學生在學習C語言的過程中,不參與編程實踐,只是一味地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翻轉課堂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互聯網資源,教師可以把自己的講課視頻上傳到師生公共學習平臺上,供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學生養成了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后,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的減少基礎知識的講解,加入許多實踐性教學,讓學生上機完成簡單的C語言程序編寫,實現一些基本的功能。學生在進行程序調試時,會碰到許多的問題,這就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以后編寫大型程序時是必須要具備的,不會調試程序的程序員并沒有真正掌握程序設計。
翻轉課堂依托于互聯網的廣闊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對C語言有強烈興趣的學生,不需要每天等待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而是可以自行在網絡上搜索相關資源,自主學習。
2.3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課程切實可行
依據C語言教學的特點,將翻轉課堂應用于教學體系中,已經得到了許多老師地認可。翻轉課堂應用于C語言的教學課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C語言的知識點雖然繁雜,但是各個知識點之間相對獨立,便于老師將知識和任務進行分解。二是C語言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翻轉課堂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教師的課堂時間被解放出來,更多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的學習以任務驅動,以問題為導向。三是C語言課程是面向有一定知識基礎的高校大一新生或者是高職類院校新生,這些學生都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通過老師的引導,完全能夠做到自主學習。
3 翻轉課堂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
3.1準備教學資源
將翻轉課堂應用于C語言的教學中,其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廣闊的資源,所以高職院校在應用翻轉課堂時,要充分的發揮翻轉課堂的這一優勢。教師首先要將C語言繁雜的知識分解成一個個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小知識點,同時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標注,然后將教學資源包上傳到公共平臺,資源包中可以包括教學視頻,精美的PPT以及老師布置的實踐練習等。老師可以將自己課堂上的講課內容錄制成視頻,也可單獨錄制教學視頻。教學資源包中可以適當增加符合學生學習進度的程序問題,如要求學生編寫一個簡單的,能夠實現特定功能的程序,或者將C語言的編寫環境上傳,讓學生自己主動的熟悉編程環境,了解程序編寫軟件的功能。
3.2完善C語言課程的教學流程
翻轉課堂應用于C語言教學中,要有完善的教學流程。完善的教學流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課前的自主學習,課堂的知識內化,以及課后的反思總結。課前的學習主要應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在課前認真觀看老師的教學視頻,發現問題,并查閱相關資料,獨立解決問題。學生可根據預習的效果,嘗試完成具有針對性的實例練習,以此來檢驗預習的效果。
在課堂上,老師應根據學生課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組織討論式或探究式的課堂活動,進行答疑解惑。組織學生進行預習成果匯報和互評,提高學生預習的自主性。教師還應在課堂上安排實例練習,并講解,最后要對下次課程的學習任務進行布置和說明。在課后的總結反思階段,學生應整理本節課的收獲,并可以進行經驗分享。
3.3制定課程考核體系
為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教師還應制定符合教學模式的考核體系,避免以一次考試的成績來考核學生。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分為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和實驗成績。在C語言的翻轉課堂上,教師應將學生課堂上的表現也加入到考核中,以學生課堂上參加討論的積極程度等來考核一名學生。同時,教師也可根據學生課前預習的成果以及課后的總結,來綜合考量一名學生。
4 結束語
與其他教學方式相比,翻轉課堂具有明顯的優勢。它不僅能夠解放老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翻轉課堂能夠大大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運用到C語言教學中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顧思思.C語言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
[2] 蔣黎妮,譚秋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C語言課程中的設計與應用[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5.
[3] 朱鴻鵬.翻轉式課堂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4.
[4] 李曉紅.翻轉課堂在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4.
[5] 馬秀麟,趙國慶,鄔彤.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