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鎂
禽機體內約 70%的鎂存在于骨骼中,骨骼灰分中鎂占 0.5%~0.7%,而其余的鎂分布于軟組織細胞中,細胞外液中的鎂占體內鎂總量的 1%。血液中含鎂 3~5 毫克,其中 75%在細胞內,25%在血漿中。血漿中的鎂約 87%呈游離狀態,其余和蛋白質結合或以磷酸鹽、檸檬酸鹽的形式存在。每枚雞蛋中含鎂約25 毫克,其中蛋黃含 2 毫克,蛋白含 4.3 毫克,蛋殼與殼膜中含 18.7 毫克。鎂的作用除參與骨骼和蛋殼的組成,還是焦磷酸酶、膽堿酯酶和肽酶等多種酶的活化劑或組成成分,在糖和蛋白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每千克日糧含鎂 500~600 毫克能滿足家禽生長、生產和繁殖的需要。一般家禽飼料含鎂量充足,無需額外添加。禾谷類籽實料每千克含鎂 15 克,糠麩和油餅柏類飼料中的含鎂量可超過籽實料的 2~6 倍,尤以棉籽餅和亞麻籽餅含鎂量特別豐富。鎂的不足早期表現為外周血管擴張充血,脈搏次數增加,隨后血清中含鎂量顯著降低,當血清中含鎂量低于 0.5 毫克時表現痙攣抽搐,患禽神經過敏,顫抖,步態蹣跚與驚厥。飼料中含鎂量過高時,家禽采食量降低并引起腹瀉,母雞日糧中鎂含量超過 0.7%時排糞極稀,高于 1%時影響產蛋。高鎂也抑制育成禽的生長。
2 鈉、鉀、氯
鈉占動物體重的 0.15%~0.20%,其中大多數是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鈉主要分布在細胞外液,大量存在于體液中。鈉對保持細胞與血液間滲透壓的均衡,使組織內保存一定量的水分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對調節心肌的活動,蛋白質的代謝也有重要作用,如缺鈉則會導致心臟搏動效率降低,蛋白質代謝異常。鉀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液、肌肉和血球中。一般血球中鉀的含量比血漿中多 20 倍,而肌肉中的含鉀量比含鈉量多 6 倍。鉀和鈉、氯及重碳酸離子共同維持細胞內的滲透壓平衡并保持細胞容積。作為主要堿性離子,參與組成細胞內液的緩沖系統,維持酸堿平衡。糖和蛋白質代謝也需要鉀離子的參與,例如,糖的氧化和糖原的合成,丙酮酸磷酸激酶的活化以及ATP 的生成等。此外,適度提高鉀離子濃度,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強;反之,興奮性受抑制。
氯主要分布于體細胞外液中,約占體內總氯量的 85%,但含量不穩定。氯離子和碳酸氫根同為體液中的重要陰離子,除腎臟外,多數器官中含氯量均較少。在胃液中氯以鹽酸形式存在,鹽酸是胃液的主要成分。血液中的氯以氯化鈉形式存在,其含量約0.56%,滲透壓等于 0.95%的氯化鈉水溶液。常用飼料均能滿足畜禽對鉀的需要。植物性飼料中鈉、氯均較貧乏,禾谷類籽實飼料和油餅、粕中每千克干物質含鈉 0.1~0.3 克,含氯量不足 1 克,由于家禽需氯量少,所以不易發生缺氯現象。因此,鈉是礦物質元素中的限制元素。魚粉和肉粉等動物性飼料含鈉豐富,每千克干物質中含 5~6 克。食鹽是家禽飼料中鈉和氯的主要來源,一般雞飼料中添加0.25%~0.50%。在添加食鹽時要考慮魚粉中的食鹽含量,目前不同產地的魚粉含鹽量差別很大,在魚粉中含鹽較多時,可以少添或不添食鹽,尤以雛禽對食鹽過量更為敏感,要慎重添加。這三種元素中任一者缺乏都能導致食欲差,飼料利用率低,生長遲緩或脫水失重,嚴重時引起死亡。缺鈉時,家禽產生厭食,易形成啄癖,生長遲緩或產蛋率下降,蛋重變輕。缺鉀時肌肉軟弱無力,異嗜。缺氯時可使腎機能損害,雛雞出現神經系統病變。在正常情況下,家禽可以通過腎臟調節鈉、鉀、氯的排出量,所以這三種元素很少發生中毒現象。
3 硫
在動物機體內硫主要以有機形式存在于蛋氨酸、胱氨酸及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中。維生素中的硫氨素、生物素中也含硫,其他體內的含硫物質有含硫粘多糖、硫酸軟骨素、硫酸粘液素及谷胱甘肽等。所有蛋白質中都有含硫氨基酸,因而硫分布于動物的各個細胞,特別是主要由角蛋白構成的家禽的羽毛、爪、喙中含硫較多。此外,機體內尚存在少量無機硫。硫的生理功能主要通過體內的含硫有機物實現,如含硫氨基酸合成體蛋白、羽毛以及許多激素;硫胺素參與碳水化合物代謝;硫作為粘多糖的成分參與膠原和結締組織的代謝等。各種蛋白質飼料均為家禽硫的重要來源,含有大量芥子油的油菜餅粕含硫豐富,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禾谷類籽實飼料含硫量很低,但施用硫肥能提高飼料中硫的含量。實際生產中家禽所需的硫主要從采食飼料的粗蛋白中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