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在基礎醫學領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醫學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對生理學、微生物學、細胞學、遺傳學等學科有深刻影響。當前,國家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改變學生這種被動學習方式,提倡主動式學習、探究式學習,這一方式符合教學發展規律與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探索精神[1].
探究式教學是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課本的基本內容為核心,倡導學生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開展自主學習與討論。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討論,能夠獲取解答疑難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并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結合教材內容對問題給出合理的解釋。這一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索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提升探究式教學的效果。
1 探究式教學法在生物化學課中的應用
探究式教學有多種模式,老師可以根據生物化學課的特點與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掌握。探究式教學主要有自主探究式、問題導入式、課題研究式三種應用模式[2].
1.1 自主探究式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親自去發現知識,自主探究知識的構建,使其強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形成結論,老師在這一過程中是指導點播作用。因為是學生自主發現知識,所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具體而透徹,這為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種自主探究型學習方法的特點是學生從頭至尾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教材的內涵,通過必要的知識點播打通學生的整個思維過程,引導學生去自主發現知識、自主探索知識。例如在氨基酸結構通式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們列出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的分子結構簡式,學生們通過收集信息,自主學習找出這幾種物質中存在的相同基團,分析出結構簡式中相同部分,并鼓勵學生們相互討論寫出結構通式,并總結出氨基酸分子特征是一個氨基與一個羧基,連在同一碳原子上。通過老師的指導點播,學生們的分組討論,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氨基酸分子中至少有 1 個羧基與 1 個氨基,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一教學方法的優勢在于學生們參與了氨基酸概念的探討過程,因而對這一概念有更深刻的領悟。
1.2 問題導入式教學方法
問題導入式探究學習方法是教師通過提問題來組織教學活動,在問題的討論與解決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一方法的關鍵在于教師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杜絕學習的盲目性,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興奮情緒。例如在講解酶這一知識點時,老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酶,如:你知道身體里有哪些酶?我們的口水里有酶嗎?哪些條件能影響酶?通過這些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思考。問題導入式教學方法給了學生學習探索的廣闊空間。通過主動探索式學習、分組討論等形式,老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課后問題圍繞相關知識點展開,能夠培養學生的持續學習能力。老師根據課堂效果及時歸納總結,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2].
1.3 課題研究式教學方法
課題研究式教學方法是實施探索式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這一方法較之自主探究式學習、問題導入式學習更有效,它是一種研究式的學習方式,集中體現了探究式教學自主、合作、開放的學習特征。這一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搜集、分析、整理資料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應用這一教學方法時,要對學生的能力、學習興趣有一定了解,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結構,確定相應的研究課題。不能給學生提出較高的要求,要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與研究精神。
教師可以列出與生物化學有關的課題,給學生一個大致的范圍,如:制定一份糖尿病人的食譜;研究油炸食品對人身體的影響;研究血糖與疾病的關系;高血壓病人在生活中應該注重哪些;降低血糖要采取的措施。教師可以根據學習興趣或者研究對象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小組 5 人左右,并選定小組負責人。學生們分組查閱資料,研究課題的相關內容,并對各成員搜集的資料集中整理,寫出課題的研究報告初稿,并形成初步的結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課題給予相應的指導。完成報告的初稿后,小組內要進行討論,對一些疑問進行匯總、解決。班級內小組在全部完成課題研究后,要相互交流學習研究成果。在學生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教師發揮著“指明燈”的角色,要對學生的研究方向、疑問加以指導監督,如要求學生匯報研究情況;指導學生查閱相關文獻,并記錄文獻出處;對研究成果進行審閱查看,幫助學生完善研究報告等。
2 探究式教學的效果評價
筆者隨機抽取了學習生物化學課程的班級進行教學效果對比,將一班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班,對實驗班采取探究式教學方式,對照班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兩班技能考核成績對比如表 1 所示。
通過表 1 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發現實驗班與對照班成績差異很明顯,實驗班的優秀人數普遍要比對照班多很多,實驗班學生的成績考核成績優秀率要高于對照班,良好率明顯高于對照班,成績一般的學生約占 2 %,低于對照班的33.3%.
我們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學在提高學生成績方面效果相當明顯。兩班的對探索式教學的問卷結果如表 2 所示。
從表 2 我們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操作技能、創新能力、團隊意識等多方面都有較大提高,學生對探究式教學還是相當認可的。
探究式教學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教學活動呈現了立體化、多層次的特點。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老師重在指導,學生是課前、課中、課后的主角,始終處在思考問題的活動中,極大提高了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提高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以致用,而探究式教學正契合了這一特點,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整個思維過程貫穿起來,使學生們形成完整的邏輯體系,改變了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將老師主動“給答案”轉變為學生主動探尋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與老師是平等交流、教學相長,老師可以客觀地觀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習態度、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價[3].
3 總結
在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探究式教學方法是一種相當實用的方法。通過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興趣、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開發。這為掌握抽象難懂的知識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他們今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敏,鎖江蕊,陳立軍。探究式學習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4(5)。
[2] 王慶。體驗式教學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科技風,2013(19)。
[3] 許小麗。生物探究性教學的實施與思考[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