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生物教學中翻轉課堂模式的運用探究
【第一章】高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緒論
【第二章】翻轉課堂開展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第三章】掌握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理論
【第四章】翻轉課堂在生物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第五章】教學實踐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缺點
【第六章】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結論和反思
【結語/參考文獻】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中的應用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 3 章 理論依據
3.1 掌握學習理論
3.1.1 理論依據
掌握學習理論是翻轉課堂的理論依據。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更不應該有這樣的心理,傳統教學方式下,大部分教師相信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平均分布的,教學時對能力不同的學生針對性不強,這就導致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較低,布盧姆認為只要是條件允許,時間充足,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掌握課堂內容,基于這種思想,布盧姆總結經驗,參考他人的研究成果,把多種理論加以提煉,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即“掌握學習”理論[8].
3.1.2 實施過程
1.2.1.教師在每堂課上課前,都要設計好上課內容。并且要明確主要知識點,要讓學生在課前就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需要在課前掌握的,哪些需要查閱資料了解的。
1.2.2.制定教學目標;1.2.3.開始講課之前,要想辦法了解學生對新課知識的掌握程度,包括學習的態度、積極性以及自信心等內容,目的是可以合理的安排教學任務,有針對性的將課堂知識更加快速、直接的教給學生。
1.2.4.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課后測驗,目的是評價學生對該內容的掌握情況;1.2.5.根據測驗內容制定一些輔助材料,以達到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主動選擇解決方法;1.2.6.編制完成的課程測驗,內容應包含整個教學內容及目標,以評價學生的最終掌握情況。
3.1.3 評價階段
1.3.1.在階段性測驗完成后,對掌握的正確率達到 80%以上即為合格;1.3.2.對于通過的學生,安排下一階段的學習;對于掌握效果不好的學生,老師要因材施教,為其制定特定的學習方式。
1.3.3.補救措施實施后,再進行一次測驗,如此循環,即可使每個學生都掌握教學內容。
3.2 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是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最早發現的,這位來自于瑞士的學者認為結構的產生和轉變是建構主義的體現,而認知是不斷進行建構的過程。皮亞杰的建構理論經過長期的研究與實踐,已成為一套指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重要力量,并且探究式教學的理論基礎就是建構主義。如今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就是該理論的實際實踐,用到的理論就源自該理論[9].
(1)建構主義的知識觀
第一,知識是在前人的實際和探索中得出的經驗總結,并不是世界真理,更不能包含世界所有的法則和定律,對問題的解決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建構主義將文化交流中的非客觀說明和解釋都屬于知識,且具有帶動主體和客體學習的能力。
第三,不同的人對知識的理解不一樣,雖然可以用語言來將知識描述出來,但并不能客觀的去對待,要理解知識,必須經過主觀的實踐和體驗,這需要一個過程,也是建構的過程。在傳統的教學中,對于知識的認知太過客觀,缺乏主觀的角度去理解知識。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要盡量在課堂上、第一時間將所有知識裝入大腦,對知識的傳遞過程不夠重視,沒有主動引領學習過程。課堂處于被動局勢,學生失去了積極主動的能力,被動去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對學生是有害的,對知識的發展是阻礙的。因此,如何讓有價值的知識真正讓學生理解,如何讓學生主動去探討知識,都是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改進優化的問題[10].
(2)建構主義的學習觀
該學習觀念有如下 2 個重要點:
第一,注重經驗的積累。每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歷,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發掘新事物、新問題和新現象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假設。
第二,增加整個學習過程的互動性。知識建構的過程不是單一的,而是通過各種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建構的,發生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學習者在探討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解答疑問,對知識的結構不斷完善,最終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
(3)建構主義的教學觀
知識的學習不是死記硬背,不是按部就班的過程,在知識教學中,激發學習者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習者有興趣去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這么一個場景才是教學的目的,也是符合建構主義的[11].
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深刻的意識到,不僅是將知識表達出來,目的就達到了,其實不完全。教師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創造能帶動學生積極性的課堂環境中,讓學生能夠主動去探討、研究知識,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要能識別出學生的需要,識別他們的迷茫,才能在第一時間給予他們合適的幫助,才有利于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知識。
其次,在教學中,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要有個大概了解,并不斷指引學生在已理解知識的基礎上,主動去挖掘新的知識。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出相應的可以激發學生思考的問題,且盡量融入生活情景中,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要以自己的理解去解決問題,整個過程是建構主義所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