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核心是創新,只有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能夠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不被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所拋棄。
教育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擔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作為教學的一個主要任務。作為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學科---高中生物教學如何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教學,筆者在實踐教學中總結了如下幾點建議。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活躍學生的思維
創新思維的激發需要一種比較寬松、自由、民主的環境氛圍。 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和意識,改變過去那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能夠自主學習,質疑討論,主動探究。 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發表自己對教材和教師講課的看法,要積極地以學習主體的地位參與到教學中,具有開拓意識地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并且獲得能力的增長。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喚起創新意識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只有一個人對某種事物表現出興趣的時候,就會以極大的熱情,全身心地去積極主動地探索和研究,才能夠發揮潛力,發揮創新意識。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一課中,在學習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時, 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一棵具備教材所描述的的特征的綠色植物,比如石榴盆景。當學生看到這棵漂亮的盆景時,他們的興趣立即被激發出來,都在認真仔細觀察,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看看石榴是由 哪幾部分構成,并仔細地觀察這幾部分。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思維自然就變得靈活了,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被激發了,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三、鼓勵突破常規,大膽質疑,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質疑與發問是創新的根本來源。 教師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體,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教材和教師的觀點仔細考慮,經過獨立的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行質疑,提出自己的觀點。 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只有崇尚科學精神,以創新為己任,才能不懼失敗,勇于探索;只有敢于大膽向傳統挑戰,才可能有所發明創造。
四、通過生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為一門實驗性的學科, 實驗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驗課是生物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實驗課的成功與否不僅涉及教師教學理論是否講述得清晰、明白,更重要的是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創新能力和實踐意識、探索精神的提高有著巨大的作用。
在傳統教學中, 一些教師將實驗作為了驗證高中生物現象和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過程, 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是否掌握了某一技能或者某一現象、知識作為實驗的目的。 這種重實驗講授,輕實驗過程的觀念是不正確的,是本末倒置的。 高中生物實驗應該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開發和引導, 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五、通過合作學習,展示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教師在對高中生物進行教學時,一定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不能使學生的思路跟著教師走,教師應該引導著學生按照學生自身的思路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啟發,使學生主動去發現、去創新。 而學生的思路往往是教師無法揣摩的,因此,就應該給學生留下足夠多的思維空間和學習空間,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 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探討,從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思路對問題進行思考,這種合作式的學習方法不但可以緩解課堂緊張的教學氣氛,同時還可以有效地使學生展示自身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六、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通過競爭發展創新意識
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并把整個過程表達出來。
這樣他們必須精神集中提前做好準備,既有成就感,又能增加學習興趣。 上課時留十分鐘為學生解疑。 此時大部分學生已經對所要講述的內容準備得很充分,更有的自行查閱了很多的資料。 由誰來講都是臨時決定的,我只在學生出現原則性錯誤時予以提點。 講述方式多樣學生可自由選擇,每個上講臺的學生講完后臺下的學生要對其講述內容和方式進行評述。 因為大家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經常出現 PK 場面。有時是男生和女生競爭上臺,有時是臺上與臺下探討,有時是組與組之間的激辯。 課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滿生機活力。 讓學生走上講臺給他們一個展示的空間。 你會看到一個活躍的自主學習的課堂。
七、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創新意識
高中生物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要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注重與生活現實聯系。只有當生物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系時,生物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 因此,生物學教學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例,提出有關生物學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生物學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樣不僅能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還為學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正確的指導。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問題能力, 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具有了創新能力,不但可以更好地學習,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會變得很簡單,并且為以后的發展能奠定深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