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師的科學活動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培養具有獨立學習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學習者,以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自主學習的主要特點是“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新課程要求:“創設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苯虒W從知識本位灌輸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高中階段,學科知識更加復雜和深奧,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突出。只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實現有效教學,幫助學生實現終身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努力改變教學方式,啟迪學生思維,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漁,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下面筆者根據自身的課堂實踐淺談幾點看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
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自身角色的正確定位至關重要。在“自主學習”教學法中,教師首先是一個引導者。美國著名教育家課程理論專家泰勒說過:“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師做了什么?!?/p>
他指出了學生學習的本質,強調的是“主體性學習”,即自主學習。傳統的生物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只有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把學生從被動接受中解脫出來,實現自主學習。
二、激發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它能對人的行動產生動力;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一種力量。一個人只有對學習產生內在驅動力,才具備趕超社會發展知識更新的動力。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苯處煹穆氊煵粌H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學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秉承新課程理念中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積極創設多元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有更多的主動權,讓學生在明確的任務指導驅動下激發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在教學中切忌尖刻批評,適當適度的贊賞則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學生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使學生感受到自學的成就感。
(一)利用詩詞諺語激發興趣
例如,在“生態系統的穩態”一章中講到環境中生態因子對生物體的作用時,筆者借用了白居易的一句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睂W生反應迅速,一致認為是溫度的影響。這首詩是他們學過的,引此一句即可使學生對于溫度這一生態因子,對生物的影響印象深刻。
(二)從自身體驗出發激發興趣
例如,教學“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一節,先講病毒結構,再講侵染過程,最后補充了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護措施。由于涉及自身健康,學生聽得認真且不時補充一些問題。
將課堂內容和學生關注的自身健康相聯系,勢必會撥動學生頭腦中的“欲”念,學生從內心生成這種“想知道”,使學生對于相關內容更易理解接受。
(三)聯系生活實際激發興趣
高中生物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要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注重與生活現實聯系。只有當生物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系時,生物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因此,生物學教學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例,提出有關生物學問題,使學生感受到生物學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樣不僅能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還為學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正確的指導。
三、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要給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才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才能充滿自信地學習,提出有創建性的問題。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以每個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在小組內意見統一后,每個小組推舉一名代表在全班進行闡述,進行全班交流。這樣不僅能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和溝通,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反思意識和判斷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之間互助合作的精神。
四、把講臺讓給學生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欲和求學欲激發出來?!爆F在的學生表現欲比較強,那我們就可以抓住這個契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把整個過程表達出來。這樣他們必須精神集中提前做好準備,既有成就感又能增加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并不是每一節內容都適合由學生來講授,我會在課時不緊的情況下安排內容較淺顯的部分由學生自己講述。提前通知所講章節,印發導學案讓學生課下預習。
上課時留十分鐘為學生解疑。此時大部分學生已經對所要講述的內容準備得很充分,有的甚至自行查閱了很多的資料。由誰來講都是臨時決定的,我只在學生出現原則性錯誤時予以提點。講述方式多樣學生自由選擇。
每個上講臺的學生講完后臺下的學生要對其講述內容和方式進行評述。因大家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經常出現PK場面。有時是男生和女生競爭上臺;有時是臺上與臺下探討;有時是組與組之間的激辯。課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滿生機活力。讓學生走上講臺給他們一個展示的空間你會看到一個活躍的、自主學習的課堂。
總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處理的方法。生物教師只有徹底地改變教學觀,才能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他們的創造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也才能在生物課堂教學這塊陣地上收獲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馬美彥.淺談自主學習中的創新教育.學科教學探索,2004(9):27-28.
[2]楊燁.“自主學習”教學法的理論構想.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
[3]唐金平.認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云南教育,2000(7):17-18.
[4]左昕.關于自主學習的理論和能力培養的策略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