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所謂智能教學法,主要指的是把學科\\(教材\\)知識當作素材,以科學的訓練思路為主要途徑,根據教育學、教學法等主要原理,再根據學科的主要性質,以及教學大綱等,以思維訓練、開發智力為根據宗旨,對學生的獨立自學能力、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而階段式循環智能教學方法主要是把智能教學方法分成3個階段\\(即范例階段、思辯階段、自學創新階段\\),從而進一步具體化智能教學工作,使其在實際教學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夠推廣到全中學.近年來,在新課材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已經在內地的很多小學、中學進行了多次的教學實踐,其結果表明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與以往的教學方法相比,有許多優點,因此筆者認為智能教學法在少數民族地區值得重視和推廣.
2 階段式循環智能教學方法的運用
2.1 范例階段
范例階段主要的組成階段有三個,即閱讀\\(預習\\)階段、聽比\\(對照\\)階段和揭示方法階段.其中第一階段是學生認識自我的階段,也就是說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對當前自身的認知水平、思維水平、自學能力等都開展自我測試工作;聽比階段是學生主要是指學生在聽了老師對自己已經預習了的課程的講解以后,與閱讀階段自己所獲的知識相比;揭示方法階段是老師把教材的內容進行整理以后得到的思路、理解角度以及參考資料的使用等,將教師備課過程中學生看不到的思維活動展現給學生,以揭示"秘密".如在生物教學中,我們在講酶的結構與功能時,講完"活性部位與必須基團、酶原的激活、同工酶"后,就可以得出結構對功能起到決定作用這一決定,即酶一定要有其特殊的結構--活性中心,才會有催化功能.酶原激活過程其實質就是酶活中心形成過程.蛋白質分子會形成風格各異的同工酶之.而在這一過程中,具有催化同一反應的功能的原因就在于都有一個相似的活性部位.故酶原的激活與同工酶在這節里,學生要特別明確功能與結構的內在聯系,所以可作為酶結構決定其功能中的2個例子.通過這樣的學習,我們不僅僅明白了相關的理論,同時也有相應的實例,同時還把教材的編寫目的,以及教師處理內容的原因、學生的學習重點告訴學生,使一些本來好像聯系不上的知識點,可以統一起來,這樣學生在學習時不僅僅能抓住難點,同時也可以規避片面地理解知識的煩惱.
2.2 思辯階段
恩辯階段是也是由三個階段構成的:嘗試思考階段、辨析階段、總結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教師先要對大綱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對教材做一定的研究,在全面把握了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后,就可以用教材中的某一內容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首先,就要要讓學生對范例教學中教師對教材處理的思路、方法進行思考,包括其他同學的應用也要思考,其次要嘗試思考的應用途徑,也就是說盡可能地去思考,從而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改造.
為了全面地調整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方法,以保證學生積極思考,老師在上課時,必須讓所有的學生都準備1個思考本,對學生的思考情況做抽樣調查,同時還要在上新課前利用隨機提問的方式,通過提問來幫助學生思考.診斷學情,收集相關的信息,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嘗試思考可以極大地改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而在學生嘗試了思考以后,老師就可以隨意地提問或者是讓學生自己談一下自己的思考情況,同時還要采用學生互問或教師提問等方式提供有效的思考情境,從而把老師在活動中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出來.在學生充分辯論并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對所有學生的思考做一個點評,對宣講結果及辯論作詳評,并根據客觀規律,以及尊重事實,得到能夠讓絕大多數學生都比較贊同的結論.
2.3 自學創新階段
自學創新階段也是由三個部分組成:自學、匯報、評定整理,是在前二個階段的基礎上,應用自己所學的方法,來鞏固知識和解決新問題的一個階段.此階段的主要問題是給出一些教材中根本就沒有提到過的內容,讓學生以自學的形式學習教材,老師可以結合教材的相關內容給出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到圖書館、資料室查找相關的資料,最后寫成一些小論文.在匯報階段,老師可以通過課堂的隨機提問,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在小評階段,教師對學生的思考情況做一個點評.
3 階段式循環智能教學法的優點
較之于以往的教學法,階段式循環智能教學法最突出的優點可以歸納如下:
\\(1\\)真正地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其中的主導地位全面地表現出來,從而使學生的參與意識有所增強;\\(2\\)把教學中的方法、技巧、思路的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使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其他的一些能力有所提高;\\(3\\)增加了許多的探究性的思維活動;\\(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化了內在動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5\\)學生不再是以一道簡單的題目為學習內容,而是教材內容與思維培訓結合的一種系統的學習思路;\\(6\\)學生在知識的理解、整理等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自我努力來實現的,對學科知識體系掌握程度,以及理解記憶能力也有大量的增加.
4 結語
綜上所述,階段式循環智能教學法是由三個階段構成的,但是三個階段不是沒有關聯的,而是層層遞進的.其中第一個階段,主要是基礎階段,也就是入門,而后二個階段是提高階段.在學習中,一定要處理好這幾個階段的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工作的展開,以及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戴玉春.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廣州化工,2009\\(6\\).
[2]李春蓮.淺析生物化學教學改革[J].成才之路,2010\\(13\\).
[3]張雪蓮,李坤.多種教學方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