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質教育發展的現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都發生了變化, 要讓學生在生物學習中有更積極的探索勁頭,需要使他們感受到學習主人翁的責任感和學習獲得的成就感. 通過成功激勵來使他們愛上生物學科,愛上主動探索.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富有創新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學習也能發展創造性思維. 這就要求教師要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了解他們的生物水平,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使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得到雙向提高.
一、傳統教學和新課標教學模式的區別
傳統教學中,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成果, 對學生進行評價也是從成績來考慮的, 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沒有教師的指點, 導致學習精力和時間的投入不成正比, 對他們學習的信心造成了較大的打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和學生進行交流, 導致教學設計的內容不能很好地學習. 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高中生物課堂上學生發揮了積極主動的探索精神, 教師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地位的改變使生物課堂充滿了活力.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更能體現學生的這種探索精神.
學生的思維和行動都得到了解放, 通過他們對生物知識的分析和深入研究, 結合動手操作不斷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二、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高中生物教師都深入探究新課標的要求, 創設各種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興趣, 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使他們具備了主動探究生物知識的意識. 但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趨于表面化。在新課改中,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使師生關系融洽, 學生才能敞開心扉對教師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在教師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時,很多時候不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 阻礙了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
2.課堂教學沒有進行延伸 . 在 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設各種生物情境來激發他們的興趣, 但是在課下教師沒有把學生對生物的興趣引申到他們對生活中生物現象的探究中, 沒有從實踐中鞏固學到的知識.
三、對轉變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的實踐
1. 轉變傳統教學模式 , 調動學生積極性.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和學校領導都認為生物學科在高中教學中占據的地位不重,甚至可有可無,教師從思想上對生物學科不重視,這種情緒和認識會直接感染學生,使他們在進行生物學習時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興趣.在新課標的要求下, 教育模式發生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在改變. 在素質教育中,高中教育不僅僅是豐富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所以,教師要對生物學科重視起來,轉變教學方式和態度,并開展一系列的生物教學活動,使學生對生物知識充滿探索的欲望,在他們積極主動地深入分析下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斷提高.
2.充分利用多媒體 ,提 高教學質量 .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 有些生物知識單純依靠教師的語言和圖片來進行講解, 很難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其中的發展過程,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演示這些過程, 通過具體直觀的感受, 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細胞的分裂與分化》一課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觀看細胞分裂的圖片,很多學生對這個過程很難理解,而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細胞分裂和分化的過程,使他們對這一節課知識內容的學習很清楚地掌握,同時直觀的畫面和動態的過程都能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不知不覺中對生物學習投入更多的精力,使生物知識蘊含量更加豐富.
3.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 高 中生物教師在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時, 還要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 使他們通過在實驗中的具體操作來提高實際動手能力. 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點. 生物是一門能夠拓展思維的課程,因此,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課本去按部就班地給學生灌輸理論, 這樣只會禁錮學生的思想, 使他們思維的創新能力得不到發展. 作為理科學生,需要教師拓展他們的思維, 讓他們將自己的能力去毫無限制地釋放出來. 在如今的考試中,試題越來越開放,許多都不是課本上的死知識,而是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 答案不是唯一的.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個生物實驗,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探索來獲得答案,獲得對知識的感悟. 我經常在課下給他們布置一些小實驗,比如,讓學生分組去記錄幾種種子的胚芽形成過程,然后對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們在課下都為自己的實驗做了相應的記錄, 并且自己提出疑問, 自己尋找答案, 都做了詳細的記錄, 這對于他們的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是一個良好的鍛煉過程, 創新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4.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學生 , 運 用不同教學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各個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設置教學的方式和內容,使學生從易到難,逐步深入地學習生物知識. 高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初中的學習狀態進入高中學習中, 由于高中生物知識的含量較大,內容比較抽象,在他們還不適應高中生物知識的學習時, 教師要從培養學生對生物的興趣開始, 讓他們逐漸地走近生物學科, 對生物知識進行主動學習和探究. 而對于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物知識, 并且掌握了學習高中生物的方法, 這時教師就要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索延伸到課外知識中, 使他們在對生物知識的興趣引導下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提高對生物問題的解決能力和生物思維的創新性. 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進行不同能力的培養, 使學生能在主動對生物知識探索過程中, 獲得學習的樂趣, 使他們主動去充實自己的生物知識,提高生物知識的運用能力.
總之,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使被動、呆板的教學環境被充滿學生的活力和智慧的教學環境所取代. 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在生物學習中的創新思維,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深入探索,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為以后的生物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