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前全區正在轟轟烈烈地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一項重要決策,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廣西建設,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確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目的是打造天藍、地綠、水凈潔美鄉村,培育農村文明新風尚,造福群眾。
1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主要任務和做法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以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為主要任務,改善人居環境,改良田園生態,改造水源質量,進一步提升鄉村規劃建設水平、提升生態建設水平、提升鄉風文明建設水平。
1.1 清潔家園
清掃垃圾,清除雜物,清潔房屋。開展鄉村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理工作,整治農村環境衛生。選擇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村莊開展垃圾綜合處理示范村建設。
1.2 清潔水源
清淤治理鄉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溝、下水道,清理水面漂浮垃圾,處理廁所、畜禽場(圈、欄、舍)污水排放。選擇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村屯開展生活污水處理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示范村建設。
1.3 清潔田園
清收和處理各種農業生產廢棄物,控制農藥、化肥等過量使用,大力推廣農業清潔生產實用技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選擇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縣區開展農業生產廢棄物回收處理試點縣區和田園生態經濟發展示范村建設。
2 標準化在美麗廣西·清潔鄉村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標準是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標準化是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化建設從宏觀方面描繪出建設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體系的總體框架和藍圖,指出鄉村標準化建設的重點、努力方向和實施要求,為標準化工作提供主攻任務和工作思路。通過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體系框架藍圖提出需要制定和完善的標準種類和數量,避免計劃的重復性和盲目性,使清潔鄉村標準化建設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更好地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2.1 規范基礎設施建設、從源頭治理污染需要標準化
農村污染難以根治的原因之一是排污設施建設不規范,沒有起到基本的防污治污功能。農村基礎設施特別是農民自建的廚房、廁所、養殖場等設施多數是傳統的建設模式,沒有標準或標準很低,污染物未經初級沉淀或處理即向外排放,亂排多排,治理起來相當困難,即浪費清潔資源又無法根治。必須建設標準化的農村基礎設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污染問題。清潔家園,需要建設標準化農村污水排放和處理基礎設施;清潔水源,需要建設標準化農村廚房、廁所和畜禽養殖場;清潔田園,需要建設標準化農業生產廢棄物處理設施等。
2.2 采用防污治污技術、有效清潔鄉村需要標準化
標準是科學技術和先進經驗的結晶。防污治污技術轉換為標準才具有可操作性和規范性,更易于普通老百姓理解掌握和貫徹執行。改變農村的衛生環境和農民的衛生意識,要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的生產生活做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采用標準化防污治污技術,有效清潔鄉村。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農村污水處理需要標準化,農村廢棄物處理也需要標準化,水源保護更離不開標準化。
2.3 治理農業面源污染、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需要標準化
農村污染的最大頑疾是農業面源污染,即農膜、農藥和化肥的殘留污染,養殖業排放的污水污染。解決農村污染,建設清潔鄉村根本的思路在于從源頭上防污治污,建立長效機制,打造農村的碧水藍天。農業標準化生產則是解決農村污染頑疾的最有效手段。通過農業標準化,從選種(苗)、種植(養殖)、田間管理、病蟲害(疫?。┓乐?、采收、加工和運輸全過程實施標準化,嚴格控制農業投入品,通過科學用肥用藥,減少農獸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有效控制農獸藥污染,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在技術手段上,采用生態法防病,物理法滅蟲,大力推廣生物農藥,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減少化肥使用,有效控制農藥污染。
推廣優良品種,提高抗病蟲害能力,減少農藥使用,提高產量和質量??梢哉f,農業標準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也是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的核心。
2.4 提高農業服務質量、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需要標準化
農家樂、觀光農園、休閑農莊、民俗文化村、古鎮等鄉村休閑旅游越來越受人們青睞,這種人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和諧共處的旅游服務成為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綠色農業、綠色消費、綠色旅游是鄉村旅游的主導服務,但是如果開發利用不好,也會造成生態破壞。要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必須實施鄉村旅游標準化,規范鄉村旅游服務,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的排放,提高服務質量,保護和改善鄉村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
3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體系的構建
3.1 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體系
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標準:農村飲用水工程、公路、道路、垃圾池、污水處理利用池、作物秸稈等廢棄物處理池、文化體育設施等。農戶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廚房、廁所、雞鴨鵝豬牛羊圈舍欄、沼氣池等。
3.2 防污治污技術、管理標準體系
污染物處理及環境治理技術標準:垃圾綜合處理規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規范、農業生產廢棄物回收處理規范、飲用水水質標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范,生態村建設規范等。公共服務管理標準:鄉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及管理維護要求等。
3.3 農業生產標準體系
農產品品種標準:糧食、油料、蔬菜、水果、茶葉、中草藥、林木產品等植物品種,畜禽、水產品、蜂產品及其他動物品種。農產品種植養殖標準:糧食、油料、蔬菜、水果、茶葉、中草藥、林木產品等農作物種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標準,畜禽、水產品、蜂產品及其他動物養殖、疫病防治、檢疫標準。農產品加工標準:種植業產品加工、養殖業產品加工,包括粗加工,精加工工藝、方法和技術規程。農產品物流標準:包括農產品貯藏、運輸和銷售環節的管理和技術規程。
3.4 農村服務業標準體系
服務設施標準:鄉村旅游服務區賓館、農家樂客房、餐廳、交通設施、社區服務設施等。
服務和管理標準:鄉村旅游餐飲服務規范、客房服務規范,顧客投訴爭議處理規范,農家樂開業基本條件,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劃分等。服務業衛生標準:鄉村旅游住宿、餐飲、飲用水衛生標準,鄉村旅游生態環境標準等。
3.5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體系框架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體系框架如圖 1 所示?!緢D1】
4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的實施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門的積極參與,統籌安排,協調推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讓農民從標準化建設中實實在在地受益。
4.1 明確標準化管理部門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化建設涉及農業、住建、衛生、交通、水利、國土、林業、旅游、質監、環保、畜牧水產、稅務等多個部門,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辦公室(簡稱美麗辦)是整個清潔鄉村工作的組織部門,由美麗辦牽頭組織各相關單位開展標準化工作有利于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實施效果。美麗辦成立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員由各相關單位、行業專家組成,負責標準的制定和實施。
4.2 提高標準的可操作性
標準是用來實施的,在完善標準體系過程中,要提高標準的可操作性。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優先采用;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組織制定地方標準或者企業標準,在本區域或企業實施。在標準的制訂過程中,應由農業、住建、交通、旅游、質監、環保等各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組成標準起草團隊,標準草案經廣泛征求意見,確保標準的可操作性。
4.3 發揮先進鄉村的示范效應
在基礎條件較好的鄉村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化試點,對試點的成功經驗進行轉化和提煉,并推廣應用,充分發揮示范效應,帶動全區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標準化工作。
4.4 推進農產品和鄉村旅游服務認證
開展農產品認證。實施無公害種植養殖,建立較完善的標準化生產和質量控制體系,生產過程符合良好農業規范,鼓勵主要農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定或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爭創廣西名牌產品,實現農村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開展鄉村旅游服務認證。大力扶持有條件的鄉村休閑農莊、農家樂、觀光農園等開展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對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進行等級劃分,鼓勵鄉村旅游服務業爭創廣西服務業品牌。
4.5 加強教育培訓
標準化工作離不開廣大農民和企業的積極參與,農民和企業員工是標準的實施主體,標準是否能順利實施,實施的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執行人的理解和貫徹能力。因此,必須加強對農民和企業員工的教育培訓,充分認識標準化的重要意義,正確領會和理解標準內容,并認真貫徹實施,才能達到標準化的經濟、技術和社會效果。
結語
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的“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的第一階段要求,高標準、嚴要求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將為第二階段“美麗廣西·生態鄉村”、第三階段“美麗廣西·宜居鄉村”和第四階段“美麗廣西·幸福鄉村”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標準化是現代化的標志,沒有標準化,鄉村建設就無章可循,成為一盤散沙,更談不上農村的現代化。概括地說,標準化是現代農業的最佳選擇,更是新農村的現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