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植保無人機,農業技術推廣。
引言
國家一系列農業政策的出臺對加快土地流轉趨勢、改變三大產業勞動力結構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使規?;N植成為一種趨勢。中國1.125億hm2農田拉動了巨大的植保作業量,但主要作業方式為田間人工作業和機械作業,作業方式原始、落后,難以抵御大范圍、爆發性病蟲害。據統計,每年有數十萬人遭遇農藥中毒事件,致死率高達20%[1].植保無人機作業具有高效、安全、環保、節能等特點,在信息化領域具有獨特優勢,必將成為農機裝備現代化升級的主要助力,可以推斷植保無人機應用市場廣闊[2].然而,植保無人機應用在我國農業上尚處于起步階段,如何凸顯區別于傳統植保方式的優勢,研究有效推廣模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 國內外植保無人機發展現狀
1.1 國外植保無人機發展現狀
從世界范圍來看,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無人機技術最先進,但是由于受到政策和法律的限制,規模農田植保的飛機是有人駕駛的固定翼飛機。在日本、韓國、巴西等國家,由于政府的扶持和引導,無人機航空植保比較發達。日本不僅是世界上應用植保無人機最早的國家,也是利用無人機進行農業作業最為廣泛的國家。截止到2014年,日本共有2 346架農用無人直升機應用于農業作業,飛控手14 000人多[3].與日本情況相類似的韓國于2003年在農業植保領域引進無人機技術,無人機植保面積不斷增加。經過10年多的發展,韓國用于農業植保作業的無人機600余架,超過1 /2的耕地采用該作業[4].
日本地形以山地為主,農民種植的地塊較小,普通大型農業機械和有人駕駛飛機難以進行植保工作,所以日本政府對植保無人機進行大力宣傳,并且不斷加強科研力度完善無人機性能,自2002年以來已投入約700萬美元用于植保無人機相關技術研發; 而韓國的植保無人機約80%歸地方的農協所有[4].綜上,無人機植保作業的亞洲發展經驗表明: 在中國該作業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實踐價值,而推廣模式各有不同,需要根據本國的法律法規、耕地特點及農協等用戶特征等制定推廣模式。
1.2 國內植保無人機發展現狀
2010年,我國首架植保無人機試飛成功,隨后眾多企業紛紛涉足無人機低空植保領域,促進了植保無人機技術的不斷提升。農業植保用無人機主要以無人直升機為主,優點是能更好適應中國復雜地況的起降; 固定翼無人機因為需要修建跑道等原因[5],適宜規模種植的大農場等情況。
推廣模式包括: 一是植保無人機企業通過參與到各種農機或農業博覽會進行推廣,使公眾對植保無人機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培育植保無人機市場; 二是企業直接在田間地頭利用無人機進行示范性噴藥,向種植大戶或農業合作社間推廣。綜上,我國發展植保無人機有兩個方向: 一是因我國植保無人機在機型、噴藥方式、智能化施藥等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技術上植保無人機企業應和農藥企業聯合攻關,探究有植保效果的無人機和植保模式; 二是創新推廣模式,深入用戶,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一體化的推廣模式,這方面的研究更為緊迫。
2 無人機用于航空植保性能優勢及組織推廣模式比較
2.1 無人機用于農作物植保性能優勢
農作物植保作業常見的是人工和機械田間作業,相對而言植保無人機性能優勢如表1所示。首先,無人機作業效率和效果遠遠優于田間人工作業和傳統機械作業,并且能夠將農藥噴灑到作物的根部和莖葉背面,這是現有植保作業方式無法達到的作業效果;其次,從成本來看,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更省藥、省水,更環保,可降低資源 成本,作 業 價 格 為120元/hm2,不及傳統植保機械價格的1 /7; 最后,從便利性來看,雖然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需要經專業培訓的飛控手進行操作,但其適宜絕大多數農田,且飛控手在施藥時遠距離進行操作,避免了田間人工作業或傳統機械作業造成的農藥中毒[6].對于農業大省,無人機植保更能顯示其優越性。由于農作物用藥適期僅幾天,田間人工作業或傳統植保設備的工作效率低下,無法短時間對大面積農田進行植保服務,如果出現蟲病災害突然爆發,只有植保無人機才能夠高效應對病蟲的蔓延和遷移。
2.2 植保無人機推廣模式比較
植保無人機雖然擁有傳統田間作業不可比擬的優勢,但由于購機成本高、飛控手培訓專業性強等問題,導致推廣不順。
2.2.1 現有無人機用于航空植保推廣模式比較
1) 普通農戶自購無人機推廣模式。 普通農戶自購無人機推廣模式是指在農戶聚集地直接演示的方式進行推廣。田間人工植保作業成本受勞動力短缺影響而不斷攀升,不僅噴灑效果比較差而且效率低下。受作業精細化要求和安全施藥影響,植保無人機受到越來越多的普通農戶關注。但是,自購無人機較少,主要受到家庭收入、自身教育水平、農機信息等因素的制約,缺乏對新技術的吸收能力; 即使購買,由于普通農戶經營比較分散,也會發生機器閑置率高、維護和操作專業性強等難以克服的問題。因此,植保無人機在普通農戶中推廣極其困難,一般普通農戶主要采購小型田間用植保農機具。
2) 農機合作社購買推廣模式。農機合作社購買推廣模式是指無人機企業直接向農機合作社推廣植保無人機,農機合作社挑選會員進行培訓并擔任飛控手,為成員或對外提供無人機植保服務。農機合作社的決策權較分散,成員的科學文化素質普乏較低,已成為農機合作社積極采購新設備、接納新技術的阻礙,嚴重制約了合作社的發展。農機合作社由于決策權較分散,很難投入十幾萬元以上的資金購買無人機及其配套設備,并且無人機植保作業對于飛控手要求較高,成為了植保無人機在農機合作社中推廣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