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在農場的推廣
【第一章】農場新型奶牛養殖技術研究引言
【第二章】奶牛養殖模式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第三章】農場技術驅動型養殖模式的優勢及效益分析
【第四章】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推廣的目標與關鍵問題分析
【第五章】國際奶牛高產養殖模式的推廣經驗借鑒
【第六章】促進農場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推廣的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基于技術的奶牛飼養模式推廣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 八五一一農場技術驅動型養殖模式的優勢及效益分析
3.1 八五一一農場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的形成過程。
3.1.1 八五一一農場奶牛養殖業的發展歷程。
八五一一農場地處雞西、虎林、密山兩市一縣交界處,轄區總面積 546.14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30 萬畝,全場總人口 1.5 萬人,是一個人少地多的農場。該農場有著悠久的奶牛養殖歷史。1963 年 6 月,根據黨中央的指示,農墾總局畜牧處長、國家著名畜牧專家張源培任八五一一農場場長兼黨委書記,并指定八五一一農場作為黑龍江墾區發展奶牛的示范基地,以實現在密、虎沿線建立龐大的"奶牛帶",把北大荒建成中國的乳業基地的宏偉目標。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八五一一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現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該奶牛場是根據農業部墾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高產、高效奶牛示范基地"項目而建設的一座大型現代化良種奶牛場。奶牛場于 2002 年建設并投產,工程總造價 2250 萬元,占地面積 8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 2.5 萬平方米,可飼養奶牛 1700 頭。如今農場已成為墾區第一奶牛大場,泌乳牛平均單產達到了 11 噸,躋身于國內一流水平。八五一一農場的奶牛養殖業大體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規?;B殖,就是奶牛從散養到圈養;第二個階段是標準化養殖,規范了養殖的各個流程,做到了養殖規范化;第三個階段就是通過先進的信息化系統逐步實現以牛為本的精細化管理。八五一一農場奶牛養殖業的發展遵循了奶牛發展的規律,而且能夠及時根據時代的變化引進新的技術、新的管理,牧場擁有了持久的發展動力。
如下圖所示,為 2013 年全國農墾系統單產排行榜,八五一一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的奶牛單產排名為全國所有墾區奶牛養殖場中排名第十七名。
3.1.2 八五一一農場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的形成。
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是八五一一農場奶牛養殖業的典型代表,作為完達山乳業的奶源基地,他有著悠久的歷史。該養殖場建設之初,所采取的是資本與勞動力驅動型相結合的奶牛養殖模式,每年的奶牛養殖成本以及人工費用都耗資巨大,雖然原料乳產量不斷提升,但奶牛養殖效益不高,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發展,企業長期處于微利狀態。
2011 年 9 月,牧場正式與以色列阿菲金公司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技術合作,合作目標是使成母牛單產達到 10 噸水平。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如今,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的奶牛養殖水平得到提高,奶牛養殖效益不斷提升,企業盈利逐年增加,知名度不斷上升,躋身國內一流水平。該牧場采用散欄飼養、全混日糧、自由采食、集中榨乳、計算機管理、全程監控管理的現代化生產模式,這種生產模式的引進標志著黑龍江墾區奶牛業從傳統的飼養方式向現代化養殖方式的重大轉變,也標志著八五一一農場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的形成。
3.2 八五一一農場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的優勢分析。
3.2.1 技術優勢。
八五一一農場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的主要優勢在于其采用了先進的技術,2011 年,奶牛養殖場與以色列阿菲金公司合作,引進了阿菲金公司的牛群管理技術。經過三年多的發展,該農場奶牛單產可以達到 11 噸以上。對于牧場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意義。其主要應用的技術有以下方面:
(1)阿菲牧群管理軟件。
阿菲牧群管理軟件的主要功能在于通過傳感系統收集奶牛生活中的重要數據,通過系統計算、分析和整理,得出一些關鍵指標,再通過技術人員的分析與指導,最終以營養問題警報的形式提供一套奶牛養殖的解決方案。從而以最好的管理能力控制牧場的績效。
(2)奶牛計步器。
良好的繁育管理意味著奶牛有最理想的胎間距,泌乳能力一直持續維持在高水平上。多年的研究和牧場試驗已經證明,奶牛發情和活動量增加呈正相關?;谶@一重要發現,牧場采用了阿菲金團隊研發了 AfiAct-自動發情監測系統。通過檢測牛只的行走,趴臥和站立,奶牛計步器利用可靠的傳感技術和硬件設施給牧場提供全天候的發情監控。從而獲得更高更準確的發情揭發率,對于奶牛單產的提升有著很重要的幫助。
(3)擠奶管理器。
牧場決策的第一手數據來源于擠奶。每次擠奶過程,牧場都會通過阿菲牧群管理系統收集所有奶牛乳產量、乳成份、活動量、泌乳曲線和擠奶流速,然后將這些數據作為群組中每個個體標準。以這些數據為基線,對于偏離這個值的數據和操作,發出警報。管理人員根據警報提示,對于那些偏離數據的牛進行檢查,以保障其質量。數據自動化收集是管理和發現中型和大型牛群唯一可行的途徑。
(4)牛奶追溯體系。
物聯網技術與奶牛養殖相結合,是八五一一農場技術應用的一個創新。每頭奶牛的耳朵上通過放置不同顏色的耳牌對他們進行身份識別,耳牌內附傳感器,對于奶牛每天的生活量、活動方式、產奶量都有清楚的記載,同時,還能以此來分別奶牛的健康狀況、家族來源等,避免奶牛繁殖時的近親繁殖,影響奶牛質量。牛奶追溯體系的核心是通過設立電腦控制中心,對沒頭奶牛當天產的奶通過的管道進入奶缸都有詳細的記錄,將之前通過耳牌記錄的數據反映到電腦上,相當于給精確了牛奶的來源。牛奶在流向市場過程中,信息也會隨之流動,信息不斷的充實完善,最后,只要掃下二維碼,就能清楚的了解到牛奶的奶源批次,從而來確保牛奶質量。牛奶追溯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物聯網技術發展的結果,同時,他避免了像三聚氰胺事件以來的乳制品質量問題,明確了問責機制,對于我國原料乳質量的提升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與大多數養殖場的奶牛養殖過程相比,八五一一農場的奶牛養殖水平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技術優勢,使得八五一一農場的奶牛養殖水平有了質的提高,奶牛體質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產奶量得到了提高。
3.2.2 管理優勢。
管理與技術是相輔相成的,擁有良好的技術,缺乏科學的管理,最終只會導致生產效率的停滯不前,相反亦是如此。八五一一奶牛養殖場在引進了先進的技術生產線的同時,還注重對于管理團隊的建設。
(1)牧場的奶牛養殖實行經理負責制??偨浝碡撠煂r場內部奶牛養殖大小一切事宜的決策,下級依次實施個人負責制,使得責任落實的比較清晰明確,從而保障每個飼養環節的責任明確到個人,加強了奶牛養殖安全質量的保障。
(2)請專業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八五一一農場與以色列阿菲金公司進行合作,管理目標是實施科學、便捷、高效的現代化奶牛養殖管理模式,建設國內國際認可的奶牛良種繁育基地。阿菲金公司派出技術顧問長期駐扎在農場,負責指導奶牛養殖相關的技術問題,起初國外技術代表的一些建議并不能得到農場管理人員的認同,因為很多是對傳統養牛經驗的顛覆,但經過實踐后,證明了科學養牛的益處。奶牛的單產也在逐年提升。
(3)注重管理人員的培養。我國很多養殖場都有過聘請國外專家的經歷,但是大多忽略了對本國奶牛養殖管理人員的培養,這也是造成我國奶牛養殖效益低下的一個原因。八五一一農場在國內管理人員培養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建立了奶牛養殖培訓基地,對奶牛養殖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與指導,不但使得養殖人員的管理水平有了提升,還對于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進行普及與推廣,管理只有與技術相融合,才能更好的發揮管理的效用,目前,八五一一農場已經培養出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養殖管理水平的專業人才。
3.2.3 規模優勢。
生產成本將會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而降低,這是規模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八五一一奶牛養殖場在奶牛養殖規模方面也做到了這一點。截止 2014 年末,八五一一奶牛養殖場共飼養奶牛 1258 頭。牧場利用自身地理環境優勢,自建草原奶牛集中飼養,集中擠奶,糞便集中處理,整個飼養過程呈現出標準化、規?;奶攸c,規模養殖在提高飼養管理水平、保證生鮮乳質量安全、提高養殖效益方面具有散養和小區模式不可替代的優勢,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節省了人力物力。同時,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勞動分工越來越細致,每一個環節的專業化程度得到提升。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能夠依據專業分工的不同,制定出相應的發展戰略,有利于企業綜合競爭力的不斷提高。
3.2.4 基礎設施優勢。
一個良好的養殖環境對于奶牛養殖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樣有利于提升奶牛的體質,增加牛奶產量。八五一一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在奶牛養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標準化的牛棚設施。
通過企業到以色列的考察,八五一一良種奶牛養殖場在牛棚的設計上,充分借鑒了以色列奶牛養殖企業的牛棚設計,體現了其優越性。牛舍主體采取了鋼混結構,內部設有風扇、熟膠軟墊臥床噴淋、自動刮糞系統等,為奶牛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一個寬敞舒適的環境,保證了奶牛的衛生,提高了奶牛的免疫力。
(2)完善的沼氣生態系統。
在牛棚設計科學合理化的同時,牧場還注重奶牛糞便的處理。2013 年,牧場自籌資金 6000萬,建設了一個現代化的沼氣生態系統,奶牛養殖的糞便處理一直是影響奶牛生存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沼氣生態系統建立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沼氣生態系統,將奶牛的糞便集中處理,不但可以實現奶牛糞便的零排放,還可以轉化成有利于農場發展的其他能源,節省了成本的同事,還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從根本上實現了奶牛養殖的循環發展。
(3)現代化的奶牛養殖基地。
奶牛養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飼料。在這方面,八五一一良種奶牛養殖場有效了利用了當地人少地多的優勢,依托牧場周圍 40 萬畝的草地,進行飼料的種植。充足的原料供給和巨大的活動空間,為農場的奶牛養殖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3 八五一一農場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的養殖效益分析。
3.3.1 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的養殖成本分析。
根據統計數據可知:2013 年到 2014 年,雖然各種飼料的成本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但由于飼料的使用量、配比發生了變化,大大降低了奶牛養殖所需的養殖成本。此外,2014 年,由于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有限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員工數量增多,在員工薪金方面要比前一年增多。其他一般支出比較去年基本持平。最后得出:
2013 年,奶牛的年平均飼養成本=奶牛月平均飼養成本*12=18672 元2014 年,奶牛的年平均飼養成本=奶牛月平均飼養成本*12=17064 元3.3.2 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的養殖效益分析。
根據統計數據可知:2013 年,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有限公司的月平均產奶量為:649153公斤,2014 年為 478189 公斤,造成銷量差異的原因在于受到全國奶業發展趨勢的影響造成的,企業調整了發展戰略,降低產奶量,但養殖效益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原料乳價格要比去年同期有所上漲,所以銷售收入相差不多,在其他收入方面,糞便處理所獲得的收益以及產出犢牛的收入也各占一定比例,但兩年比較基本持平。最終得出:
2013 年奶牛年養殖收入=月平均飼養收入*12=22668 元2014 年奶牛年養殖收入=月平均飼養收入*12=21132 元綜上所述,可以計算出 2013 年和 2014 年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有限公司的奶牛年養殖效益為:
2013 奶牛年養殖效益=(月平均飼養收入-月平均飼養成本)*12=3996 元2014 奶牛年養殖收益=(月平均飼養收入-月平均飼養成本)*12=4068 元3.3.3 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的養殖效益比較分析。
八五一一農場地處雞西、虎林、密山的交界處,為了方便比較,筆者選擇了臨近的虎林市與密山市規?;B殖場養殖模式的效益情況進行對比,以便更好的突出八五一一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無論從生產成本、銷售收入還是生產效益方面都占據比較大的優勢,得出以下結論:
與同地區的規?;B殖場模式相比較,無論是 2013 年,還是 2014 年,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有限公司的養殖效益都相對較高,2013 年分別高出密山、虎林 803 元和 779 元,2014年分別高出密山、虎林 718 元和 872 元。
經過以上的比較分析,筆者認為,八五一一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的這種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無論從控制成本,還是從提高收入方面都相較于其他模式具有較大的優勢,奶牛養殖效益明顯增加,因此,將這種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進行推廣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也有利于提升黑龍江省奶牛養殖的綜合水平,保障黑龍江省奶牛養殖業的高速可持續發展。
3.4 本章小結。
本章著重介紹了八五一一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的基本發展歷程,并對其養殖模式的優勢進行了簡要分析,主要包括:技術優勢、管理優勢、規模優勢以及基礎設施的優勢。最后,對八五一一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的養殖效益進行簡要分析,通過對成本、收入的數據綜合運算得出養殖場的養殖效益,并與鄰近的密山市、虎林市規?;B殖場養殖模式的養殖效益進行簡要對比,得出八五一一完達山良種奶牛養殖場技術驅動型奶牛養殖模式具有的獨特優勢,將這種養殖模式進行推廣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