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村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問題研究
【第一章】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措施研究導論
【第二章】農民專業合作社相關理論分析
【3.1 3.2】青州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概況與過程
【3.3】青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分析
【3.4】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青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轉模式分析與選擇
【第五章】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村民合作社實施模式及策略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5 促進青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5.1 不斷創新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形式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具體類型有很多種,根據農業部的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專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社。按照承辦主體可分為:政府領辦型、公司領辦型、合作經濟組織領辦型、農戶自發組織型。按照經營業務可分為:農產品銷售型、農業物資供應型、資金支持型、技術培訓服務型、綜合型等。
按照資金投入可分為:資金出資型、土地出租型、生產工具出資型、勞務出資型等。青州市的農業經濟相對而言較為發達,與此配套的金融機構較多、農業型公司門類齊全,域內有農膜、化肥、農藥、農業機械、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同時青州市設有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花卉學院等高校??沙浞掷蒙鲜鲑Y源,廣泛開展多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當前情況下,青州市應優先發展蔬菜瓜果種植、畜牧水產養殖及花卉等優勢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優先扶持培育這幾個領域的龍頭專業合作社,樹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形象和品牌,有助于做大做強產業規模??蛇x擇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在政策、資金、資源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形成一批制度完善、章程規范、形象良好、帶動力強的農業專業合作社代表,成為青州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帶頭人。青州市不斷加強各合作社之間的聯合整合,探索合作社新的組建形式,可建立資源共享網絡,建立各合作社之間的聯動機制,加強合作,減少各合作社之間的惡性競爭。加強農業專業合作社與農業龍頭企業之間的合作,探索合作社與龍頭企業之間合作方式與機制,可與龍頭企業合作建立緊密的合作聯系,結成新的利益聯合體,引導合作社充分發揮服務職能,提高農產品銷售,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
5.2 加強內部制度建設,提高合作社規范化水平
首先,要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制度建設,指導各專業合作社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要求,建立完善合作社章程,建立社員代表大會制度,健全董事會、監事會有關機構,建立完善合同管理、財務管理、社務公開等相關配套制度,做到管理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引導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專業合作社,以項目為抓手,以市場為目標,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吸收新成員,擴大規模。
其次,努力提高合作社人員素質水平。一是要提高農民素質,通過開展各類形式的農村基礎教育、遠程教育,提高農民素質??赏ㄟ^制定一定的獎勵措施,提高農民學習提高素質水平的積極性。二是提高合作社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要加強對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經營管理水平,切實提高合作者的經營管理水平。
5.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青州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已經小有規模,但是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資金是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關鍵瓶頸。由于制度安排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本身的問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融資能力較弱,不能有效激發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影響了合作社效益最大化。
首先,要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資金扶持力度,青州市政府和相關農業部門安排專項資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爭取省級和國家級財政補貼,鼓勵各類經濟實體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并制定相應的政策予以財政補貼,引導合作社建立完善的風險規避和風險分擔機制。
其次,拓寬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渠道。積極幫助專業合作社與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牽線搭橋,支持農村商業銀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予以一定的信貸優惠。
再次,加大金融政策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引導更多資金向農民專業合作社流動。財政部門可安排專項資金對農民合作社進行扶持。金融部門要不斷降低貸款門檻,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貸款給予一定的優惠扶持,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金融部門還要不斷探索新的貸款融資模式,不斷完善社員聯保形式進行貸款的做法。
5.4 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競爭力
首先要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凝聚力,不斷擴大合作社規模和服務范圍,提高社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競爭力。
其次,提高合作社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合作社經營管理者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不斷增強合作社的外聯內引能力,基層供銷社和農技站、產品購銷大戶和農業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帶頭領辦或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合作社主體多元化,增強競爭與合作,從而在發展中不斷壯大合作社自身實力,塑造優質品牌。
5.5 加強宣傳,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吸引力
一是要不斷加強宣傳力度,大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給社員帶來的利益和好處。目前雖然多數農民對合作社提供的服務有一定的需求和意向,希望獲得合作社的幫助,但是許多農民對合作社不了解,對于合作社的入社條件和利益分配機制不了解,不愿加入合作社。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充分了解合作社,認識到加入合作社給農民帶來的利益和好處,能夠為農民切實節約費用,增加收入,并通過現實案例和典型引導,增強合作社對農民的吸引力。政府和社會相關經濟實體應充分利用各類傳播媒體和文化藝術活動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涵和意義,提高農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識,提升社會各界舉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
二是要引導合作社不斷擴大服務范圍,增加服務種類,提高服務質量。調查發現,許多農民也有共同購買農民和進行農產品銷售的意愿和需求,有對農技服務方面的需求。雖然合作社能夠提供這些服務,但是并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需求。這說明,如果合作社能夠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增加服務種類,從而滿足農民需求,那么將會有更多的農民加入合作社,而合作社發展壯大了,將會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樣不斷形成良性循環,從而促進合作社發展壯大。
三是應大力引進農業科技專業化人才,普及專業化教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科研水平、市場開發能力、組織管理水平直接決定了合作社的經濟水平和發展后勁。一批高素質的科研人才和市場開拓及經營管理人才是農民專業合作社長足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引進高素質農業人才的同時,加大對當地農民的專業化教育,從基本面上提升農戶的科學文化素質,做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整體提升,強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