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國情而言,我國森林人均占有量和植被覆蓋水平均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最近剛剛結束的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中,相關數據的變化表明我國的森林資源呈現數量增加、質量提升、效能增強的態勢,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數據增長的背后主要還是依托人工林種植范圍的擴大。就目前而言,我國生態林業的建設是依據國家環境保護的客觀要求而開展的,相應技術的推廣與革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充分考慮技術的應用給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建立技術推動帶動生態發展,生態發展促進技術革新這一良性互動是實現技術推廣與生態建設之間循環的重要基礎。而從現有情況來看,這個所謂的良性互動從實施到開展還存在很多問題。
1 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林業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1.1 林農整體文化素質不高 在我國林業迅速發展過程中,相應的林業生產技術革新也在加快,但由于我國目前從事林業生產活動的林農個體因為文化素質較低等原因,使得林農不能夠及時進行林業生產的技術革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業的生產效率。同時,在不能掌握先進生產技術的基礎上,林農所沿用的生產方式很容易造成對林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對林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產生不利影響。由于國家近年來加大了對林業資源的保護程度,對森林樹木的砍伐有著嚴格的限制,林農為適應生活需要紛紛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林業技術的推廣與普及。
1.2 思想認識不到位 在市場經濟中,對資源利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林業資源的開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迅速獲得經濟效益。由于林業資源的恢復周期普遍較為緩慢,在開采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對開采后的土地進行二次林再生。當然,技術的革新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的,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的情況下,技術革新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動力與積極性不足,對生態環境有利的技術也很難得到相關林業資源開采人員的注意。
同時,對經濟利益的過分追求很容易把林業技術引入為滿足經濟效益擴大的技術革新上來,對生態林業建設產生不利的影響。
1.3 技術推廣資金投入不足 技術的推廣需要資金的支持,而生態林業建設由于其經濟收益較為緩慢的緣故,資金大部分用于技術研發后,所能投入到技術推廣環節的資金十分有限。
并且由于林業技術推廣所需要的時間較多,需要的推廣資金對技術生產部門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有限的資金支出和龐大的資金缺口,往往導致技術推廣不能按照既定推廣進度進行,造成技術在研發、成型、應用 3 個環節中最后一個環節的缺失。
1.4 技術推廣與農業生產脫節 現階段,我國的林業技術推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國家政策推動的,而國家為了實現生態平衡,必然會在政策上側重于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政策的推動下,林業技術的推廣方向放到環境保護層面,對生產技術的具體使用者即廣大群眾的吸引力不足。同時,技術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為提高生產效率而服務的,技術的推廣與農業生產環節的脫離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夠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影響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1.5 推廣服務能力有待加強 由于以上技術推廣在資金投入、技術革新方面出現的問題,使得相關林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在設備或技術的推廣中流于形勢,后續技術支持與保障存在一定的問題。推廣服務能力事關技術在推廣后的使用效率及普及情況等,能力有待加強。
2 加快林業技術推廣發展的對策與思考
2.1 革新觀念,注重素質培養 將林業技術推廣落實到林業生態建設當中,主體在于技術的具體使用者,即林業生產主體情感和觀念上的認同,要在技術推廣過程中大力增強對林業資源維護和開采人員的思想培養,突出可持續發展理念對林業資源生態循環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老百姓的環境保護意識和道德素質。
2.2 改進技術,重視技術革新方向與資金投入 林業技術的革新從生產力層次實際需要展開,在兼顧生態效益的同時,也要考慮技術革新的實用度和資金投入。從生產的角度來說,技術的革新是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必然結果,一味地將生態效益放在技術革新的首位很容易導致與生產環節脫節情況的發生。另外,技術推廣的目的是使技術得到普及,如在前期的技術研發中投入大量資金,往往會使得在最后的技術推廣中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導致所有的技術研發過程化為泡影。
2.3 重視技術推廣,在資金和服務上給予支持 技術的推廣是技術從產生到應用的最后一環,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首先,在資金方面加大資金在推廣環節的投入比例,確保在資金的支持下實現林業技術推廣周期的延續。同時,要看到技術推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相關推廣人員在推廣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后續服務到位的情況下,促進林業技術在循序漸進中得到普及。
3 結語
林業技術革新與普及對生態林業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技術革新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生產建設的實際需要,在兼顧生態效益的同時根據實際生產需要進行技術調整;在技術的推廣與普及過程中,要重視資金投入與服務質量,在循序漸進中逐步實現林業技術在生態林業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