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通育 245、通育 237、通育 255、通禾 834、通禾855、通粳 888、通粳 788、通科 18、通科 19、九稻 39、吉粳 511。
2 試驗地點及基本情況
試驗地選擇在柳河縣姜家店鄉柳河國信社稷尚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水稻種植基地,土壤為沖積性水稻土,速效氮 150PPm,有效磷 4.5 PPm,速效鉀 115 PPm,pH6.9,有機質 2.8%,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 試驗處理及方法
試驗處理:11 個水稻新品種采用順序排列,不設重復。育苗面積 5 平方米,本田插秧面積 400 平方米。試驗方法:(1)水稻育苗。3 月 26 日水稻各品種用 25%咪酰胺水劑 2800 倍浸種,4 月 6 日撈出,4 月 9 日育苗,采用大棚隔離層育苗,每平方米播種 6 兩,其他管理正常進行。(2)本田插秧。5 月 24日插秧,采用大壟雙行,(70+30)×20 厘米,每穴 3~4 株。(3)本田施肥。底肥畝施北京雙龍生物有機肥 120 公斤,6 月 10 日追施硫酸銨 7.5 公斤,6 月 20 日追施硫酸銨 5 公斤,7 月 10 日追施硫酸鉀 10公斤、硫酸銨 5 公斤。灌水、除草、病蟲草害防治等正常進行。
4 調查及結果
物候期調查:在不同時期對各品種物候期進行調查,結果如表 1。從表 1 可以年看九稻 39 抽穗最早,其次是通粳 788、通粳888、通育 255、科 19 等,最晚的是通育 237。成熟最早的是九稻39、通粳 788、通粳 888、通育 255 等,成熟最晚的是通育 237。
水稻分蘗末期生長量調查:7 月 4 日對各品種分蘗、株高進行調查,每品種調查 3 點,每點 12 穴,平均分蘗數和平均最高株高如下表 2。從表 2 看出,同一天調查分蘗最多的通粳 888 分 25.9 個,株高是 49 厘米;其次是吉粳 511 分蘗數是 25.7,株高是 52 厘米;通育237 分蘗數是 24.1,株高是 54 厘米;通科 19 分蘗數是 21.3,株高是60 厘米;分蘗最少的是通禾 834 分 18.1 個,株高是 53 厘米。
室內考種:9 月 25 日對各品種進行田間調查,每品種對角線取3 點,每點 2 壟,每壟 10 穴,調查每穴株數,取平均株數 2 穴進行室內考種,結果如下表 3。從表 3 可以看出通科 19 是緊穗型,小橢圓粒,每穴 19 穗,空癟率為 11.42%,千粒重為 20.96 克,穴粒數為3041.16 粒;通粳 888 是緊穗型,小圓粒,每穴 21 穗,空癟率為8.06%,千粒重為 24.21 克,穴粒數為 2292.91;通育 245 是緊穗型,大橢圓粒,每穴 25 穗,空癟率為 8.25%,千粒重為 24.62 克,穴粒數為2615.22;通禾 834 緊穗型,小圓粒,每空 19 穗,空癟率為 5.97%,千粒重為 22.42 克,穴粒數為 2327.47;通禾 855 緊穗,小橢圓粒,每空19 穗,空癟率為 3.69%,千粒重為 21.96 克,穴粒數為 1895.19。
測產:9 月 25 日對各品種進行田間測產,每品種對角線取 3點,每點 1 平方米,取回晾干后脫粒、去癟粒,稱重,測水,折合14.5%含水量,各品種畝產量如表 3。從表中可以看出通科 19 產量最高畝產量為 581.86 公斤,含水量為 13.9%;其次是通粳 888 畝產量為 551.6 公斤,含水量為 12.1%;通育 245 畝產量為 550.44 公斤,含水量為 12.8%;、吉粳 511 畝產量為 536.91 公斤,含水量為 12.1;產量最低是通禾 834 畝產量為 434.61 公斤,含水量為 13.3%、通禾855 畝產量為 375.27 公斤,含水量為 12.5。
5 結語
通過一年試驗可以得出。11 個水稻品種在柳河縣中晚熟區都能安全成熟,抗病性、抗倒伏性都比較好,可以種植,產量前四位是通科 19 畝產量為 581.86 公斤、通粳 888 畝產量為 551.6 公斤、通育 245 畝產量為 550.44 公斤、吉粳 511 畝產量為 536.91 公斤,產量最低的是通禾 834 畝產量為 434.61 公斤、通禾 855 畝產量為 375.27,通禾 834、通禾 855 受百草枯藥害對產量影響很大,有待于今后繼續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