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筆直的渠道,一行行碧綠的林帶,一方方平整的土地,一間間標準的井房,一條條寬敞的泥結石路,呈現了富平縣高標準農田的新風貌。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自 2009 年在富平縣實施以來,項目所到之處,渠與渠相接、井與井相連,站與站相依,路與路相通,村與村相映。當地群眾喜在眉梢、甜在心頭。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所有參建者的辛勤付出,也離不開項目區群眾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更為重要的是當地群眾參與建設與管理的結果。
建不建 建什么群眾當家做主
項目啟動以來,富平縣尊重民意,順應民聲,積極引導,民主決策,激發了群眾參與重點縣建設的積極性。
項目前期,項目辦圍繞“一事一議”制度,充分利用電視臺、宣傳欄、標語、網絡、報紙媒體等進行廣泛宣傳。同時,借助省團委組織的百名博士下鄉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等活動,項目辦負責同志先后帶領 13 名西安理工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深入項目區王寮鎮孫村、仵新,流曲鎮仗八、藏村、順義等進村訪戶,走訪群眾面對面交流。通過宣傳,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這一惠民政策家喻戶曉,使項目區群眾更加明白,自已能干什么、該干什么、怎么干、干好了有什么效果,群眾更加明白自己才是小農水建設的主體,投入主體和受益主體。從思想上認同政府引導意向,達成共識,行動上自覺自愿參與項目建設。
在制定實施方案時,對建設內容進行一事一議,由村組組織召開群眾會議、群眾代表會議、黨員代表會議,對建不建,建什么,怎么建,進行民主討論、民主決策;并對每條渠道如何修,管道如何鋪,哪里需要井,哪里需要站等通過一事一議,形成一致意見,充分體現了群眾當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激發了群眾參與重點縣建設的熱情。
在項目建設時,通過“一事一議”解決落實了建設中的占地、青苗賠償、集資籌資、投工投勞等具體事宜,并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由群眾推選出德高望重的黨員和群眾代表組成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建設中的協調和籌資投勞,并對領導小組成員、實施方案、資金籌措及使用等情況分別張榜公示。通過近五年實踐證明,效果果明顯,群眾參與率達到 90%以上,避免了因建設占地、拆遷等引發的矛盾糾紛。
我投資 我參與 我管理
為了防止“上面熱,下面冷”、“干部熱,群眾冷”的現象發生,富平縣在選點時確定了“四個優先”,即群眾參與重點縣建設積極性高的,并著手開展前期工作的優先;水源條件較好且工作基礎扎實的優先;有籌資投工投勞方案且進行了部分建設資金籌集的優先;相對集中連片且已明確管護主體的優先,激發了群眾投身建設的欲望。
富平縣留古鎮黃甫村、宮里鎮澗頭村、流曲鎮順義村、王寮鎮太平等村在建設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按畝均 50 元、分地人口每人 40 元、110 元、140 元等自籌建設資金,部分村組以征收承包地款,個體投入等方式籌資,5年來,通過各種形式共籌積項目建設資金 2072.84 萬元。同時,2011 年度淡村鎮荊塬抽水站項目村上爭取陜焦化廠扶持資金 20 萬元。在富平縣形成了國家補助一點,省、市配套一點,縣上投入一點,整合一點,企業幫扶一點,群眾集資一點,義務投工投勞一點、受益戶投入一點的投融資機制,使項目建設配套資金及勞動力得到了保證。
項目辦在項目建設中,狠抓工程質量,建立了社會監理、政府監管、群眾監督、企業自控的四方質量保證體系。同時積極推行義務監督員機制,聘請鎮、村關心并熱衷為水利建設服務的責任心強的義務監督員 16 名,對工程建設過程進行監督,特別是對工程質量進行跟蹤監督,及時反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充分體現群眾參與建設的全過程。
人常說建得好不如管得好。為了解決項目建設重建輕管的問題,在項目實施前,富平縣首先落實投入主體及管護責任,特別是機井工程,按照建設要求,機井戶自愿投資,并對工程建設全程參與,待建成后,填寫固定資產登記及移交表,并經施工方、建設方及機井戶共同簽字,落實管護主體。同時項目辦要求,在水費價格方面比同村同地區價格略低。通過實踐,效果非常明顯,在落實了管護主體的同時使工程長久發揮了效益。
早建成 早受益 常受益
小水重點縣項目實施以來,富平縣堅持早啟動、早建設,早受益、常受益,使工程當年建設,當年受益,并在近年來抗旱灌溉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該項目的建設,大大降低了灌溉成本,農民得到了實惠,畝均投資減少 20元 ~45 元左右。對此留古鎮黃甫村村民感受最深,項目建設前畝均水費投入 75 元 ~80 元,項目建成后,降至 30元左右,節省了 45 元。同時節余了勞動力,原來灌溉一次,需要管護人員 11人,其中巡渠需至少 4 人 ~7 人。項目建成后,灌溉一次最多需要 3 人管護。
同時,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夏糧作物平均畝增產 150 公斤,秋糧畝均增加200 多公斤,畝均增收 300 元 ~400 元,經濟作物畝均增加近 1000 公斤。經濟作物畝均增收 3000 元。
特別是第四批重點縣項目建設以來,對項目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做出了具大貢獻。流曲鎮順義、藏村、宮里鎮齊村沿到莊路兩旁國家農業部的百畝小麥試驗田、百畝大棚蔬菜、大棚西瓜、百畝奶?;厍娜欢?。初步統計,該地區自項目建成后累計流轉土地 1600 多畝,小水重點縣項目的實施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