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是陜西省糧食主產區,也是小麥條銹病、麥穗蚜、吸漿蟲等病蟲害常發區。2015 年春雨早而頻繁,雨量大,小麥普遍長勢好; 但是特殊氣候對小麥病蟲發生危害非常有利,條銹病、麥穗蚜,呈現出為害早、偏重發生的態勢,為近十年來最重的一年,加之吸漿蟲出土整齊、赤霉病潛在威脅,病蟲危害對全市小麥生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全市農業部門早安排、早預防、早防治,在病蟲草害重災年份,“一噴三防”措施得力,取得了近十年來最好的防效。剖析發生特點,總結成功治理經驗,加以推廣,對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意義非凡。
1 小麥重大病蟲草害發生特點分析
2015 年小麥病蟲害為多種病蟲害疊加偏重發生年份; 對產量威脅最大的病蟲草害為蚜蟲、條銹病,其次為節節麥、野燕麥。發生程度為: 條銹病中等發生,局部田塊偏重發生; 麥穗蚜偏重發生,局部田塊大發生; 白粉病偏輕發生,吸漿蟲偏輕發生,赤霉病零星發生。
1 . 1 早春條銹病、蚜蟲發生早,基數高是偏重發生的內因
3 月中旬調查,條銹病春季新侵染病葉始見期陳倉區 3 月 10 日,比常年早 26 d,隨后渭濱區也查到發病中心。蚜蟲主要聚集在小麥根際附近,易查到。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條銹病在陳倉區、千陽縣、隴縣、鳳縣四縣區零星發生,其中千陽縣、隴縣 4 月 8 ~ 9 日見病,發病早,重于近年同期; 蚜蟲 12 個縣區發生,蟲田率 78. 4%,葉片上成群蚜蟲顯而易見,蟲量積累上升較快。
1. 2 春季病蟲發生發展迅速,來勢猛,小麥生產形勢嚴峻
4 月中旬監測,條銹病在陳倉、千陽、隴縣、鳳縣、岐山、鳳翔、眉縣、麟游 8 個縣 12 鄉鎮發生,重點區域千陽、隴縣點片發生,多地多點病點率增加明顯。蚜蟲蟲田率 81%,百株蟲量 240 頭,局部田塊達 2 800 頭。發生區條銹病孢子鮮黃、生活力強,蚜蟲在葉片上成堆成群,蟲量為近年罕見。
1. 3 4 月下旬中期,病蟲進入危害始盛期4 月 22 ~ 24 日監測,條銹病在 11 個縣區 25個鄉鎮點片發生,平均病田率 6. 9%,發生范圍、病點率急劇增加,新侵染病葉孢子鮮黃; 全市重點區域隴縣、千陽縣、鳳縣出現普發田塊。蚜蟲蟲田率 81. 3%,平均百株蟲量 430 頭,最高陳倉區3 800頭,蟲量急劇上升。病蟲危害即將進入危害始盛期,“一噴三防”進入最佳適期。
1. 4 春季降雨頻繁、雨量大,溫度適中,是病蟲害偏重發生的外因
3 月全市 4 個降雨時段,17 ~ 18 日普降透墑雨,透墑雨比常年偏早,4 月份 5 次降雨時段,晴雨相間、大風天氣,13℃ ~ 21℃ 中溫持續時間長,田間雨露多,非常有利于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蟲、吸漿蟲、雜草的發生蔓延。麥田群體大,為病蟲危害提供了充足的寄主、食源。
1. 5 后期防效差的田塊、漏防田條銹病、蚜蟲偏重發生,損失率高5 月 19 ~ 20 日調查,隴縣川道、陳倉區周原鎮、扶風縣天度鎮等地局部未防田、防效差的麥田條銹病病莖率 70% ~90%,病葉率 60% ~100%,嚴重度 20% ~100%.黑色分泌物分布在葉片和穗子上,葉片發黃枯死,穗子小,籽粒瘦小,減產30% ~ 50% .
2 小麥“一噴三防”防控成功經驗淺析
2. 1 保障措施得力
2. 1. 1 領導重視,提早部署,行政推動是保障面對 2015 年小麥病蟲草害偏重發生的嚴峻形勢,寶雞市政府、農業局及時下發了《關于開展小麥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的通知》和《2015 年寶雞市重大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及《2015 年寶雞市小麥病蟲害防控專項資金項目計劃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市局成立小麥“一噴三防”督導組,加強行政推動督導。市縣技術部門及時下發了《2015 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成立技術督查組,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技術指導、聯防聯控”的防控機制,為各項措施的落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1. 2 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是亮點 針對 2015年的氣候和病蟲特點,全市積極開展了大范圍、廣角度、多層次的宣傳。一是采取書面匯報、口頭匯報等形式宣傳各級農業行政部門和技術部門領導,得到領導重視和支持; 二是市縣采取制作宣傳版面、電視預報、網絡信息、現場咨詢、舉辦專題培訓會、召開“一噴三防”現場會,宣傳車輛,發放宣傳掛圖、書籍及防治明白紙,技術人員包村等形式,普及防治技術,為小麥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大造聲勢,4 月下旬 ~ 5 月中旬,田間隨處可見專業化防治組織和群眾自防的場面,防治面積大而徹底,這是最成功的亮點。
2. 1. 3 突出專業化統防,帶動群防群治是突破口全市成立防治機構 19 個,專業化統防組織 137個,投入各種施藥器械8 100 多臺( 架) ,以1 22 hm2的航化作業、0. 87 萬 hm2的應急防治和統防作業補貼示范以及13 個千畝防治示范為引領,直升機、多旋翼、自走機等新器械的應用,快捷高效,得到群眾認可,極大地帶動了群防群治工作的展開。
2. 1. 4 強化行政督導與技術檢查指導是動力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防治關鍵時期,省農業廳小麥“一噴三防”督導組,市農業局行政督導與市農技中心技術督導組織,堅持假日不休息,強化行政督導,深入實地,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確保小麥“一噴三防”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 . 2 建立小麥“一噴三防”技術體系是核心
2. 2. 1 小麥“一噴三防”防治策略 以殺蟲劑、殺菌劑、葉面鉀肥混用,一次噴霧,達到防病、防蟲、防倒伏的目的。小麥條銹病采取“撲滅中心、打點保面、控制流行”的提早挑治、防治策略; 小麥赤霉病以川塬灌區為重點,依據穗期天氣預報,堅持“預防為主、主動出擊、見花打藥”的策略; 麥穗蚜突出抓好“關口前移、壓前控后”控基數,嚴防穗期暴發危害; 小麥吸漿蟲以達標區為重點,推行實施“兼防一般田塊,普防達標田塊,統防重發田塊”的防治策略。
2. 2. 2 科學預報,適時早防是亮點 針對麥穗蚜、條銹病偏重發生的態勢,首先在條銹病防治上大力提倡帶藥偵查,秋苗期、春季發現病點及時挑治,壓低了菌源基數,取得了明顯效果,其次是,4 月 25日 ~27 日小麥抽穗盛期,條銹病多地病點率快速增加,蚜蟲蟲量猛增,即將上穗危害,吸漿蟲成蟲即將進入盛發期,提早普防是最佳施藥時期,4 月27 至5月1 日,全市開展以條銹病、蚜蟲、吸漿蟲為重點的第一次“一噴三防”,壓低了病蟲害基數,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5 月4 日至5 月10 日局部嚴重田、防效差的麥田,普防第二次。普遍減少 1 次用藥。這是2015 年最成功的經驗之一。
2. 2. 3 推廣適合寶雞的“一噴三防”科學配方是關鍵 麥穗蚜、條銹病、吸漿蟲達標混發區: 推薦 667m2用10%吡蟲啉20 ~30 g +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 ~100 g +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 ~30 mL+ 磷酸二氫鉀 100 g 兌水 20 ~ 30 kg 噴霧。條銹病、白粉病、麥穗蚜混發區: 推薦畝用 15% 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 ~100 g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8 g+ 磷酸二氫鉀 100 g 兌水 20 ~ 30 kg 噴霧。抽穗揚花期出現3 d 以上陰雨天氣,配方中加上了 50%多菌靈可濕性粉,預防了赤霉病。
小麥乳熟期,省、市、縣專家、教授聯合防效評估,全市防治田小麥植株健壯,頂部葉片鮮綠干凈,落黃好,籽粒飽滿。小麥病蟲害防控總防效95% ,其中小麥條銹病防效 96% ,蚜蟲防效 95% ,吸漿蟲防效 94%,赤霉病防效 89%.多地多年實踐證明,以上經驗值得大面積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張俊文,劉延虹 . 寶雞市近年小麥條銹病重發原因分析及綜合治理技術[J]. 陜西農業科學,2010,( 02) :100-102.
[2] 王俊偉,賈峰勇,張梁,等 . 新型藥械在小麥蚜蟲防治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植保導刊,2015,( 04: ) :73-74.
[3] 吳欣,沈躍鵬,宋曉,等 . 2012 年開封市小麥赤霉病大發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對策[J]. 陜西農業科學,2013,( 01: ) : 117-201.
[4] 張毅,徐進,李冬梅,等 . 西安市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現狀及發展對策[J]. 陜西農業科學,2011,( 04: ) : 133-134.
[5] 陳艷利,壽永前,李會群,等 . 濮陽市小麥吸漿蟲發生及活 動 規 律 研 究[J]. 中 國 植 保 導 刊,2015,( 03: )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