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葉斑病
葉斑病又稱葉點霉黑點病,為真菌性病害。
1.1 發生病狀:只危害葉片。葉片上的病斑呈圓形至橢圓形,也有的病斑呈不規則形,灰褐色,斑面上微有輪紋,病斑邊緣為紫褐色;潮濕時病斑表面有黑色霉狀物;后期病斑聯成片,葉片枯死。
1.2 發病特點:病原菌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病原菌靠雨水濺射傳播蔓延,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溫暖多濕的天氣,病害容易發生;晝夜溫差大,結露時間長,易發??;病地重茬栽培,發病重;低洼地,排水不良,種植過密,澆水過多,缺肥料,發病重。
1.3 防治方法
1.3.1 栽培措施。 與瓜類、茄果類、十字花科類、豆類蔬菜實行輪作;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選擇晴天澆水,防止大水漫灌,田間不能積水;保護地要加強通風,降低溫度;發現病葉及時摘除,收獲后清潔田園。
1.3.2 藥劑防治。 發病初噴施 2%武夷霉素水劑 200 倍液,50%復方甲基硫菌靈 1000 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000~1500 倍液,40%多·硫懸浮液 500~600倍液。每隔 7 天防治 1 次,共防治 2~3 次。 保護地栽培時可在發病初期,噴施 6.5%甲霉靈粉塵劑,每 667 平方米每次用 1千克,每隔 7天噴1次,共噴2~3次。
2 葉枯病
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2.1 發生癥狀:只侵染葉片。 病斑圓形至不規則形,中央淡灰色,邊緣褐色,濕度大時正背面具黑色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后期病斑相互愈合成片,致葉片枯死。
2.2 發病特點:病菌主要以子座或菌絲塊在病葉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
2.3 防治方法
2.3.1 栽培措施。 實行輪作;加強田間管理。
2.3.2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開始噴藥,常用藥劑有 40%多·硫懸浮劑 500 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500~1600 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液。 每隔 7~10 天噴 1 次,連續防治 2~3 次。
3 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在保護地中或多雨地區發病重。
3.1 發生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和莖。 發病初期葉片上先出現黃白色至黃褐色小斑點,后擴展為不定形或近圓形褐色病斑,邊緣稍隆起,直徑為 2~5 毫米;莖發病時出現縱裂、稍凹陷,呈橢圓形或長條形的褐色病斑,濕度大時病部溢出紅褐色物質。
3.2 發病特點:病原菌在病殘體上存活越冬,病原菌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灌溉水、棚室內的滴水及昆蟲活動傳播蔓延。溫度在 20℃左右,相對濕度 93%以上時發病重;保護地晝夜溫差大,結露時間長,或霧多霧大,發病重;病地重茬,低洼積水,磷、鉀肥不足,易發病。
3.3 防治方法
3.3.1 栽培措施。 與非菊科蔬菜實行 2~3 年輪作;清溝瀝水,防止大水漫灌;施用腐熟的堆肥,避免偏施氮肥;保護地要加強通風,降低濕度。
3.3.2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藥,常用藥劑有 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50%滅霉靈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40%多豐農可濕性粉劑 400~500 倍液,50%利得可濕性粉劑 600~8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 500 倍液,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500~600 倍液。每隔 7~10 天噴施 1 次,連續防治 2~3 次。棚室栽培可煙劑或粉塵劑防治。
4 立枯病
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4.1 發生癥狀:主要危害根部和根莖部。 發病初期病部生淺褐色至褐色水漬狀橢圓形病斑,病部凹陷后,病莖逐漸收縮或干枯,病苗開始呈萎蔫狀,后逐漸枯死,但病株多立而不倒。 濕度大條件下,病部常長出淺褐色稀疏的蛛絲狀霉。
4.2 發病特點:病原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中越冬 ,且可在土中腐生 2~3 年。 菌絲能直接侵入寄主,通過水流,農具傳播。 病菌發育適溫 24℃,最高 40~42℃,最低 13~15℃,適宜 pH 值為 3~9.5. 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易誘發該病。
4.3 防治方法
4.3.1 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 0.2%的 40%拌種雙拌種 .
4.3.2 苗 期 噴 灑 植 寶 素 7500 ~9000 倍 液 或 0.1% ~0.2%磷酸二氫鉀,可增強抗病力。
4.3.3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淋藥劑,常用藥劑有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 利克菌)1200 倍液,5%井岡霉素水劑 1 500 倍液,10%立枯靈水懸劑 300 倍液,15%惡霉靈水劑 450 倍液。
5 病毒病
5.1 發生癥狀:全株受害,病株矮縮。 葉片呈輕花葉或重花葉,褪綠或葉色濃淡不均,呈斑駁或皺縮狀。
5.2 發病特點:菊花 B 病毒( CVB) 和黃瓜花葉病毒( CMV) 均可借汁液或昆蟲傳播,種子和土壤不能傳毒。 該病在蚜蟲猖獗的年份或利于蚜蟲繁殖活動季節發病重。
5.3 防治方法: 癥狀出現時, 連續噴灑 20%病毒 A 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抗毒豐 250~300 倍液,1.5%植病靈乳劑 1000 倍液。每隔7 天噴施 1 次,促葉片轉綠。 防治蚜蟲是關鍵,抓準蚜蟲遷飛期,在蟲口密度較低時連續噴藥,常用藥劑有 20%菊馬乳油 2000 倍液,10% 溴馬 乳油 1500~2000 倍液 ,50% 辟蚜霧可濕性粉 劑 2500~3000 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