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農業論文 > > 種群密度和種植比例對黃花蒿和紫莖澤蘭競爭效應的影響
種群密度和種植比例對黃花蒿和紫莖澤蘭競爭效應的影響
>2024-04-06 09:00:01


紫莖澤蘭\\(Eupatorium adenophorum\\)為菊科澤蘭屬植物,是一種草本或半灌木雜草,原產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斯達黎加,20世紀40年代由緬甸、越南傳入中國云南南部,現在已成為中國危害最嚴重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紫莖澤蘭能進行有性繁殖,也能進行無性繁殖,且環境適應性極強。在新入侵地,紫莖澤蘭同本地植物爭奪資源,并通過較強的化感作用抑制本地植物的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形成紫莖澤蘭單種優勢群落,給農、林、牧業生產和生態帶來極大危害。

目前,對紫莖澤蘭的防控有多種措施,如化學防治、人工與機械防除、生物防治等,但均有諸多不足?;瘜W防治具效率高、見效快等優點,但存在地域性和時空性,且人力和財力消耗較大;人工與機械防除,因紫莖澤蘭根和莖有強大的無性繁殖能力,若防除不徹底,其根、莖隨處都可長出新的植株,故效果不佳;生物防治主要采用從紫莖澤蘭的原產地引進專食性天敵澤蘭實蠅\\(Procecidochares uti-lis\\),或利用某些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將紫莖澤蘭種群密度控制在生態和經濟危害之下,但野外調查發現,澤蘭實蠅對紫莖澤蘭寄生很難造成植株的直接死亡,而微生物防治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防控周期也較長,故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在紫莖澤蘭的防治中,替代控制方法效果持久,且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具佳,故應用較廣泛。

替代控制所選用的植物多是經濟價值較高、生長迅速、環境適應性強的植物。研究結果表明,白喜草\\(Paspalum rtotatltm\\)、 皇竹草 \\(Pennisetumsinese\\)[11]、非洲狗尾草 \\(Setaria aphacelata\\)、拉巴豆 \\(Dolichos lablab\\)和寬葉雀稗 \\(Paspalumwetsfeteini\\)等在替代控制紫莖澤蘭中均有一定效果。

黃花蒿\\(Artemisia annua\\)為紫莖澤蘭的伴生物種,也是重要的中藥材,從中提取的黃花蒿素\\(青篙素\\)是抗瘧疾特效藥。黃花蒿和紫莖澤蘭一樣具有 較強的化感 抑制作 用。本試驗采用復 合De Wit取代試驗設計方法,觀察種群密度和種植比例對黃花蒿和紫莖澤蘭競爭效應的影響,旨在為紫莖澤蘭的替代控制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紫莖澤蘭采集地點為四川省西昌市袁家山。

此地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年平均降雨量1 013.1mm,降雨量多集中在5月中旬至10月中旬,占全年總降雨量的93%左 右。

2012年12月上旬,在袁家山同一地帶\\(N 27°52′670′′,E 102°13′733′′\\)設3個點,每個點相距200m,從距地面20cm處開始剪新生枝條,莖寬約6~8mm,每個點采集200根枝條,共400根枝條。

采集帶回后在溫室大棚用塑料缽\\(直徑16cm,高14cm\\)進行扦插栽培。首先在塑料缽中加入4/5體積的混合土,混合土按黃土∶護花土=3∶1\\(體積比\\)的比例混合,然后將每根枝條剪成3段同等長度的枝條\\(包含2個節\\),每根長約25cm,扦插到已盛好混合土的塑料缽中,定期澆水、除草。

2013年清明前后選擇莖寬5mm左右新萌發的枝條在試驗小區進行再次扦插,定期澆水、除草。

黃花蒿采集地點在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校園內。

2012年10月收集黃花蒿的種子,曬干儲存備用。

2013年3月上旬,在塑料大棚中將種子撒到含4/5體積混合土的塑料缽中,混合土按黃土∶護花土=3∶1\\(體積比\\)的比例混合,定期澆水、鋤草。清明前后將長勢一致的黃花蒿幼苗與紫莖澤蘭扦插幼苗按不同密度、不同比例種植在華中農業大學試驗田,每隔2d澆1次水,定期除草。

1.2小區設置

采用復合De Wit取代試驗設計方法,設3個種植密度:低密度12株/m2、中密度28株/m2、高密度64株/m2,每個種植密度下設4個種植方式:紫莖澤蘭與黃花蒿比例分別為1∶0、3∶1、1∶1和1∶3。

所有處理均設6個重復,每個重復小區均為0.5m×2.0m,每個小區間隔1m,并采用完全隨機區組排列。

1.3測定方法

在紫莖澤蘭與黃花蒿共同生長到約5個月時,分別測定紫莖澤蘭的株高、莖寬、分枝數、葉面積和比葉面積,然后將植株連根拔起,用流水將根系的泥土沖洗干凈,帶回實驗室用剪刀減下地下部分\\(根\\)和地上部分,并裝入已標記好的孔徑0.15mm紗網中,置于80℃的烘箱中烘干,用電子天平\\(BS-300+,上海友聲\\)秤其干質量。低密度下的所有紫莖澤蘭植株均進行測定,中密度和高密度下每個小區只測定一半紫莖澤蘭植株\\(隔株測量\\)。

1.4數據處理

紫莖澤蘭相對產量\\(relative yield,RY\\)計算公式[15]:RYg=Ygl/\\(pYg\\);紫莖澤蘭相對密度\\(rel-ative density,RD\\)計算公式:RDg=Dgl/\\(pDg\\)。式中,Ygl和Dgl是在混種條件下紫莖澤蘭的單位面積產量和分枝數,Yg和Dg是在單種條件下紫莖澤蘭的單位面積產量和分枝數,p是紫莖澤蘭在混種地中的比例。

RYg=1表明紫莖澤蘭的種內競爭和與黃花蒿的種間競爭相似;RYg>1表明紫莖澤蘭的種內競爭大于其種間競爭;RYg<1表明種間競爭要大于種內競爭。RDg=1表明種內競爭和與黃花蒿的種間競爭對紫莖澤蘭種群數量影響相似;RDg>1表明紫莖澤蘭在與黃花蒿混種時擴大了自己的種群;RDg<1表明黃花蒿的存在限制了紫莖澤蘭種群數量的擴展。

紫莖澤蘭與黃花蒿在不同密度、不同混種比例間的株高、莖寬、分枝數、葉面積、比葉面積、生物量\\(地上、地下和全株\\)和根冠比的差異均采用雙因素的方差分析\\(SPSS,two-way ANOVA LSD Test\\);采用t檢驗法分別比較RY和RD與1之間的差異顯著性\\(顯著水平0.05\\)。所有數據分析均用SPSS軟件\\(v18.0\\)完成。

2、結果與分析

2.1競爭效應對紫莖澤蘭植株生長的影響

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無論混種比例如何,紫莖澤蘭株高一般呈現增加趨勢,而莖寬和分枝數一般呈現降低趨勢\\(圖1\\),在種植密度為64株/m2,紫莖澤蘭混種比例在1∶4時株高最高,為120.15cm,莖寬和分枝數最低,分別為3.86mm和2個分枝\\(圖1-A\\);在同一種植密度下,隨紫莖澤蘭所占比例的降低,紫莖澤蘭的莖寬和分枝數一般逐漸減小\\(圖1-B,C\\);在高密度條件下,紫莖澤蘭的分枝數不受種植比例的影響\\(圖1-C\\)。

由表1可知,不同的種植密度和種植比例對紫莖澤蘭株高、莖寬、分枝數均有影響,種間競爭明顯大于種內競爭,且種植密度越大,種間競爭越強,抑制作用越大。

2.2競爭效應對紫莖澤蘭葉及其干物質的影響

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無論混種比例如何,紫莖澤蘭的葉面積和葉干物質含量一般出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中密度時最高\\(圖2-A,B\\),但紫莖澤蘭的比葉面積沒有顯著變化\\(圖2-C\\);在中密度或高密度條件下,隨紫莖澤蘭所占比例的降低,紫莖澤蘭的葉面積、葉干物質含量一般表現為先增加后降低;在低密度條件下,紫莖澤蘭所占比例在1∶4時其葉面積和葉干物質含量均最高,分別為8.97cm2、38.1mg\\(圖2-A,B\\)。在高、低密度下,紫莖澤蘭的比葉面積未受種植比例的影響;在中密度下,紫莖澤蘭單種時的比葉面積最高為28.18kg/cm2\\(圖2-C\\)。

由表1可知,種植密度和種植比例分別對紫莖澤蘭的葉面積和葉干物質含量均有顯著影響,但紫莖澤蘭比葉面積只受種植比例的影響。這說明黃花蒿抑制了紫莖澤蘭獲取了更多的光照資源,且隨著種植密度和黃花蒿種植比例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更加顯著。

2.3競爭效應對紫莖澤蘭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響

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無論混種比例如何,紫莖澤蘭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呈下降趨勢,在紫莖澤蘭所占比例為1∶2和1∶4時,其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隨種植密度的增加沒有顯著差異。在同一種植密度下,紫莖澤蘭單種時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顯著大于混合種植時的相應值。在中密度下,隨著紫莖澤蘭所占比例的減少,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顯著下降;在低密度下,紫莖澤蘭所占比例為3∶4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顯著大于比例為1∶2和1∶4時的生物量;在高密度下,紫莖澤蘭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別在混合種植比例間均無顯著差異\\(圖3\\)。

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無論混種比例如何,紫莖澤蘭的生物總量一般呈降低趨勢,而根冠比無變化規律,在紫莖澤蘭所占比例為1∶2時的生物總量無顯著差異\\(圖4\\)。在低密度條件下,紫莖澤蘭所占比例為1∶2時的根冠比最高;在中密度條件下,紫莖澤蘭的根冠比隨著紫莖澤蘭種植比例的減少逐漸降低;在高密度下,紫莖澤蘭所占比例在1∶4時的根冠比最高,為0.198\\(圖4\\)。在同一種植密度下,紫莖澤蘭單種時的總生物量顯著大于混合種植比例下的總生物量,在低、中密度下,紫莖澤蘭的生物量隨著所占比例的減少逐漸降低;在高密度下,混種比 例對紫莖澤蘭的生物量無顯著影響。紫莖澤蘭的總生物量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逐漸減少,在紫莖澤蘭單種時,這種變化趨勢非常顯著,但隨著紫莖澤蘭所占比例的減少。這種變化趨勢逐漸降低,在紫莖澤蘭所占比例為1∶2時,種植密度對紫莖澤蘭的總生物量無顯著影響\\(圖4\\)。

種植密度和種植比例分別對紫莖澤蘭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總生物量均有極顯著影響\\(表1\\)。

植物密度競爭的最重要結果是生物量的變化,在本試驗中,種間競爭大于種內競爭,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強,總生物量降低,根冠比降低。

2.4競爭效應對紫莖澤蘭RYg和RDg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紫莖澤蘭與黃花蒿的混種地中,相對產量\\(RYg\\)和相對密度\\(RDg\\)都小于1。

當紫莖澤蘭與黃花蒿的混種比值為3∶1時,在不同的種植密度下,RYg均顯著小于1,RDg只在低密度下顯著小于1;當紫莖澤蘭與黃花蒿的混種比值為1∶1時,除RDg在高密度下與1無顯著差異外,其余種植密度下RYg和RDg均小于0.5;當紫莖澤蘭與黃花蒿的混種比值為1∶3時,在不同種植密度下,RYg和RDg均顯著小于1。在3種種植密度下,RYg和RDg均隨著紫莖澤蘭種植比例的減少而逐漸減少。

另外,紫莖澤蘭與黃花蒿的混種比值為1∶0,即單種紫莖澤蘭時\\(p=1,Ygl=Yg,RYg=1\\),在3種種植密度\\(種植比例為1∶0\\)下RYg均等于1,RDg也均等于1,這種情況下紫莖澤蘭的種內競爭和與黃花蒿的種間競爭相似。

3、討論

本試驗通過De Wit取代試驗分析了黃花蒿對紫莖澤蘭的競爭影響,結果表明黃花蒿的存在能限制紫莖澤蘭種群數量的擴增。黃花蒿對紫莖澤蘭的抑制作用大于紫莖澤蘭種內的抑制作用,即種間競爭大于種內競爭,且種植密度越高時抑制作用越強,因此,用黃花蒿替代控制紫莖澤蘭是可行性的。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除有抗瘧原蟲的作用外,還對寄生蟲抑制效果較好,并有顯著的抗癌功能。

黃花蒿在世界廣泛分布,但其青蒿素的含量隨產地不同差異極大。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產仍需依賴于天然資源,除中國少數地區外,世界絕大多數地區生長的黃花蒿中青蒿素含量都很低。用黃花蒿進行替代控制不僅能控制紫莖澤蘭的傳播擴散,而且能帶來可觀的藥用價值,并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另外,適當提前替代植物的播種時間,能增強該替代植物的控制效果。黃花蒿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長季一般是3月份,早于紫莖澤蘭的生長季,這不僅有利于黃花蒿對紫莖澤蘭苗期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更好地抑制紫莖澤蘭種群數量的擴增。

競爭研究涉及到競爭效果和競爭結果。競爭效果是指競爭對植物產量的影響,常以單株\\(或面積\\)產量表達;競爭結果則涉及物種組成變化,常以植物密度表示。相對產量RYg是物種對已占有資源量的評價,相對密度RDg是物種對未來種群資源潛在的占有能力。黃花蒿和紫莖澤蘭混生種群中RYg和RDg均小于1,說明黃花蒿的存在限制了紫莖澤蘭種群數量的擴增,種間競爭大于種內競爭。

紫莖澤蘭的莖寬、分枝數、生物量均隨種植密度的增加而減少,都表現出密度制約效應,且種植密度與混種比例對紫莖澤蘭的生長表現和競爭力有顯著的互作效應。在今后的研究中,還應該進行廣泛的野外調查,在掌握紫莖澤蘭土壤種子庫種子密度的基礎上,預測紫莖澤蘭可能發生的種群數量,選擇一個適當的黃花蒿播種密度,使替代控制紫莖澤蘭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紫莖澤蘭在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時,能將更多資源分配到地上部分,即地上優先生長,這種資源分配模式在入侵植物烏桕中也被發現。地上優先的生長策略既可提高入侵植物的競爭力,又可增強入侵植物對地上昆蟲取食的耐受性,因此,用黃花蒿替代控制紫莖澤蘭時,要防止在替代生長的后期黃花蒿的競爭能力減弱,曾經被抑制的紫莖澤蘭又有可能重新生長與蔓延。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在更長的時間跨度上觀察黃花蒿對紫莖澤蘭的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倫輝,謝壽昌,張建華.紫莖澤蘭在中國的分布、危害與防除途徑的探討[J].生態學報,1985,5\\(1\\):1-6.
[2] 楊國慶.紫莖澤蘭淋溶主效化感物質的分離鑒定及其對早稻幼苗的作用機理[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圖書館,2006.
[3] 桂富榮,蔣智林,王瑞,等.外來入侵雜草紫莖澤蘭的分布與區域減災策略[J].廣東農業科學,2012\\(13\\):93-97.
[4] 洪錦波.紫莖澤蘭\\(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生殖生物學研究及其離體快繁體系的建立[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2008.
[5] 盧向陽,張錦華,左相兵,等.幾種替代植物對入侵雜草紫莖澤蘭的防控效果[J].貴州農業科學,2012,40\\(6\\):103-106.
[6] 李麗萍,楊明嘉,謝響明.紫莖澤蘭的微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5\\):348-350.
[7] 于亮,李世吉,桂富榮,等.黑麥草和紫花苜蓿對紫莖澤蘭的競爭作用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9,24\\(2\\):164-168.
[8] 華勁松.幾種優質牧草替代種植對紫莖澤蘭的防控效果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3,52\\(10\\):2368-2370,2376.
[9] 崔昌華,李揚,朱朝華.紫莖澤蘭入侵機制及防治方法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0\\):9532-9534.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