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麗水市保護地豇豆發展較快,早春小棚栽培相對露地栽培其生產季節較長,當地小棚豇豆生產中往往習慣一次性施入大量的生雞糞和化肥作基肥,當出現連續晴暖天氣時,如果棚室密閉或者通風換氣不良,施入的肥料會分解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常會導致豇豆發生二氧化硫毒害。
1 豇豆發生二氧化硫毒害的癥狀
在春提前小棚栽培中,豇豆植株較?。?~6 片真葉)時,當連續幾天晴暖天氣后,棚內二氧化硫揮發加快,在棚室密閉或通風換氣不良時棚內二氧化硫集聚,濃度升高,豇豆的二氧化硫毒害隨即發生。 棚室栽培豇豆幼苗期二氧化硫毒害成熟的幼葉,未成熟的幼葉不易受害;受害葉片在氣孔及其周圍出現斑點,嚴重時整個葉片呈水浸狀,葉色褪綠變黃,葉緣逐漸卷曲,最終全株失水干縮而死。
2 豇豆發生二氧化硫毒害的原因分析
2.1 施肥不當
小棚豇豆發生二氧化硫毒害的主要原因是菜農在豇豆播種前施用了分解時易釋放二氧化硫的生雞糞等畜禽糞肥,同時生雞糞等畜禽糞肥施用過量或施肥深度過淺等,豇豆出苗后生長時期若出現連續晴暖的天氣時,棚室內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硫集聚在高溫的棚室不易外排。 二氧化硫主要通過葉片的氣孔進入豆苗的葉片,轉化為亞硫酸和硫酸,導致豇豆苗中毒而出現葉片褪色發黃等癥狀。
2.2 氣候因素
從天氣情況分析,溫暖濕潤、光照充足、水分供應良好時,有利于氣孔的開放,使二氧化硫容易進入葉內,也有利于二氧化硫轉化為亞硫酸和硫酸,豇豆最易發生二氧化硫毒害;干旱、光照不足的氣候條件,增強了豇豆對二氧化硫的抗性,豇豆二氧化硫毒害較輕。 一般是經歷連續幾天晴暖天氣后,棚內二氧化硫揮發加快,此時如果棚室密閉或通風換氣不良,棚內二氧化硫會集聚,濃度升高,二氧化硫毒害隨即發生。 豇豆對二氧化硫比較敏感,一般情況當棚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達 0.2 μL/L 時,經 3~4 天,毒害癥狀就可出現;達到 1 μL/L 時,經 4~5 h 毒害癥狀就明顯出現。 如 2011 年 4 月中旬麗水市平均氣溫為 18.0℃,在麗水的蓮都區碧湖鎮和遂昌縣大柘鎮柘溪下村使用生雞糞的部分小棚栽培豇豆的棚室氣溫高達 43℃以上,豇豆在 3~5 天內相繼發生了明顯的二氧化硫毒害。
3 豇豆二氧化硫毒害的預防和消除技術
3.1 科學施肥
棚栽豇豆無論施基肥或追肥, 都應做到四點。第一,施用的有機肥必須充分發酵腐熟;第二,深施肥料,切忌地面撒施;第三,不盲目增加施肥量,特別是基肥的施肥量,追肥也宜少量多次,追肥后適當換氣;第四,保持土壤濕潤,使肥料能及時分解。
3.2 二氧化硫毒害的預防及補救
針對棚室內豇豆已發生或可能發生二氧化硫毒害時,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及時通風換氣,加大空氣流通,盡量減少棚內有害氣體的積累。 二是畦面覆土和澆水,遏制二氧化硫揮發,降低土壤肥料濃度;但澆水時要控制澆水量,以防棚內濕度過高誘發病害,最好是采用滴灌澆水,降低土壤中肥料濃度。 三是在豇豆葉片背面噴施碳酸鋇、石灰水、石硫合劑或 0.5%合成洗滌劑溶液,以減輕和緩解毒害。
參考文獻
[1] 李小軍.預防保護地有害氣體造成的蔬菜生理病害[J].安徽農學通報,2006(3):71.
[2] 時寶玉,張超.設施蔬菜有害氣體的發生與防控[J].陜西農業科學,2013(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