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大學圖書館館員培養模式探析
【第一章】高校圖書館館員教育形式研究緒論
【第二章】高校圖書館館員相關基礎理論
【3.1 - 3.3】上海高校圖書館館員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3.4】上海高校圖書館館員培養問題的原因分析
【4.1】大學院校圖書館館員培養的基本思路
【4.2】建立與完善高校圖書館館員培養模式的具體對策
【結論/參考文獻】高校圖書館館員服務水平提升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4 上海高校圖書館館員培養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3.4.1 培養理念存在偏差。
上海高校圖書館館員培養理念中往往存在著很多守舊的思維,片面的追求某一方面的成果,而忽視了館員培養過程中綜合性發展,目前單方面的畸形發展,已越來越明顯,對于館員的培養顯然是不利的。
3.4.1.1 重視理論培養輕視實踐培養。
如圖 3-4-1 所示,73%被調查者認為所在高校圖書館在整個館員培養過程中,設置的培養內容基本都是理論為主,對館員培養主要采取灌輸理論性知識,但是卻很少提供實踐的機會,以至于大部分館員在目前所從事的崗位上難以很快地學以致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是需要依靠實踐來逐步認識發展的,單靠館員本身來學習體會很難達到最佳成果。
同時,單單的參觀學習、小組討論等形式屬于實踐培養的淺層次部分,顯然這些還遠遠不夠,需要給館員提供更進一步的實踐經歷,加大輪崗、掛職等實踐方式的機會,館員培養方面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館員能力才能得到快速而有效的提高。
3.4.1.2 重視信息技術輕視圖書館本身專業。
如圖 3-4-1 所示,53%被調查者認為所在高校圖書館在整個館員培養過程中,因信息化所帶來的發展,讓館員培養整個重心主要放在了信息技術上反而忽視了圖書館學、情報學的基礎知識的培養。
對于目前高校圖書館館員,特別是年輕官員,雖然學歷大部分是碩博士,但圖書館本身專業占的卻很少,主要是集中信息技術、管理、教育等專業,他們本身對于信息技術有很強的操作能力,但對于圖書館方面的認知卻是很淺,而因部分高校圖書館不重視圖書館學、情報學知識的普及,很多館員又因工作不直接接觸,對于圖書的分類、編目等基礎性知識都不是特別清楚,館員都不了解自己本館,那么其服務就可想而知。只有館員真正認識了、了解了自己所工作的圖書館,才能在把自己的所長與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相結合,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全校師生。
3.4.1.3 重視學術成果輕視圖書館本職工作。
如圖 3-4-1 所示,61%被調查者認為所在高校圖書館在其整個館員培養過程中,衡量一個館員的標準,往往首先考慮的是否有學術成果,在刊物上是否發表過論文,盲目的追求學術論,而不去考慮其能對實際工作是否具有真正有價值的推動,往往把學術成果作為了館員培養成功的具體表現,目前部分高學歷高職稱的館員對于圖書館核心服務工作參與能力不高,工作只能是普通借閱的崗位,造成了這些館員對本校師生所產生的價值往往不大于一個普通館員的工作。只有館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再通過工作得出的學術成果,并以此能提升館員的服務,這種學以致用的方式才是最好的,館員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
3.4.2 外部環境缺陷。
高校圖書館館員培養是一個常態化的工作,離不開本學校、學院長期的支持幫助,不僅需要資金上的幫助、制度上的傾斜,也需要圖書館在開展信息服務工作時的配合。
3.4.2.1 學校不重視。
信息化發展給圖書館信息服務帶來高速發展,服務趨向多樣性,在擴展了圖書館服務的廣度同時,也帶來了危機,高校師生的獲取信息的選擇不再局限于圖書館,圖書館在有些師生心目中位置有逐漸邊緣化的傾向,也讓圖書館在學校的地位也越來越得不到重視,如圖 3-4-2 所示,51%被調查者切身感到圖書館在學校的重視程度低于其他同類型非教學部門。培養館員只靠圖書館本身是遠遠不夠的,也需要學校一定的傾斜政策,例如:改善館員的福利待遇,提供館員的進修機會,提高圖書館的地位等。同時加大圖書館的經費投入,提高館員的工資福利水平,關心和改善館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解決他們在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問題,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近幾年來,這些方面都已在不斷的改善中,但如何能夠提升到兄弟部門一樣的地位,需要圖書館不斷的加緊自身的建設,得到學校的認可。
3.4.2.2 學院漠視。
圖書館信息化的服務,不再局限于原來的傳統借閱,不同于以往的只要窩在圖書館內就行了,現在需要圖書館館員主動走出來,參與到學院的教學科研中來,主動地與廣大師生接觸,了解他們的需求,了解他們的動向。圖書館一直嘗試與學院接觸,但如圖 3-4-2 所示,48%被調查者認為圖書館與學院合作上,不太能得到有效配合,主要是學院主觀上對于圖書館認知還停留在傳統意義上,對于新服務功能也不是很感興趣,認為他們的信息服務需求完全有能力自己獲取,不一定要依靠圖書館,學院的片面看法往往錯失了圖書館的優質服務,只有雙方合作,才能各取所需,達到雙贏。與學院共建數據庫、開展信息檢索課程等已有不錯的開始,但合作程度存于表面,這些還遠遠不夠,具有代表性的美國大學的圖書館早已走在了我國前沿,他們的館員早已參與學院內的教學已常態化,并且在科研中承擔重要角色。
3.4.3 培養對象參差不齊、培養力量薄弱。
上海各個高校圖書館的館員,由于歷史等原因,圖書館長期不受學校的重視,往往是家屬的集聚地,認為是養老的地方,從而造成了目前館員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同時館員的服務觀念普遍停留在簡單的把館藏資源提供給師生即可,圖書館閱覽、借閱等日常工作現有館員完全可以勝任,以至于長期對館員的培養力度遠遠不夠,近年來上海高校圖書館都致力于消除以上弊端,提升全體館員整體素養,但所面臨的實際困難也不小。
3.4.3.1 整體館員能力不齊、需求不齊。
上海各高校圖書館今年來一直引進高端人才,年輕館員的比例不斷上升,準入的門檻也不斷提高,這些改變帶來了圖書館的良性循環,但基于圖書館總體館員來說,目前不少的問題還需要解決,就以館員基本信息表 1 所示,被調查者共289 人,整體的文化水平就參差不齊,其學歷有??埔韵碌?,也有博士,跨度很大,接受能力的差異性造成培養課程必然不能統一化,并且每一個館員由于在年齡、學歷、職稱等方面的背景差異很大,造成其所接受培養的意愿也是不一致的,如圖 3-4-3 所示,年輕館員的繼續教育的欲望最強烈,達到了整體的 85%,而具備新公共服務理念方面卻最差,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以師生為本的服務意識還完全沒有深入人心,只有整體的 36%.以上這些都給館員培養帶來了很大的問題,需要加大力度,分層分級的細化培養方案,才能達到每一個館員培養的預期目標。
3.4.3.2 培養資金不足、能力不足。
由于培養對象的復雜性,必然需要加大投入,但核心問題--資金,一直是困擾圖書館館員培養的一個主要問題,圖書館作為一個非營利部門,完全是由學校來提供經費支持的。如圖 3-4-4 所示,館員出國培養的比例很小,近年來的國內學習也很少,覆蓋面很小,其供需比例完全不平衡,又如圖 3-4-5 所示,開展的培訓頻率不高,質量也不穩定,不受大部分的館員所認可,而影響這些的首要因素就是經費。同時培養館員需要系統的規劃、專業團隊,但上海高校圖書館,特別是普通院校很難有能力獨立把整個培養過程做到面面俱到,就如前面 3.4.2.2章節所介紹,現代高效信息化服務需要主動接觸了解師生,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館員培養深入到學院日常教學與科研中來,但圖書館目前自身能力得不到學院的認可,以至于館員培養實踐操作很難進一步在學院中開展下去。以上這些問題,既需要學校、學院的幫助,又需要上海高校圖書館之間的合作,更需要圖書館自身的能力支撐。
3.4.4 培養機制存在誤區。
在目前的館員培養模式中,上海高校圖書館館員培養機制存在一定的誤區,以至于出現培養不到位、針對性不強,針對這些現象,我們要及時矯正。
3.4.4.1 培養對象模糊。
如圖 3-4-6 所示,63%被調查者認為所在高校圖書館在館員培養方面主要是小部分的精英教育。圖書館內只有少數重點培養的館員,才能夠得到系統的學習機會,認為大部分圖書館崗位工作比較簡單,只要能夠按時做到開門關門,保證正常的借閱即可,出現了普通館員沒有必要進行系統培養的觀點。
高校圖書館館員是一個整體,都是服務于全校師生,不管是直接與師生接觸,還是間接提供服務的,其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崗位上的每一個館員服務質量都代表整個圖書館服務質量,這要求我們崗位上的每一個館員都要做到最好,所以培養的對象必須是圖書館全體館員,并且是一個終身培養的過程,而不是小部分的精英教育。圖書館作為學校的公共部門,承擔了全校師生的信息服務,為了保證全體師生的公共利益,需要所有館員除了出色的個人能力外,還應一起互相協作、共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提供最好的服務。
3.4.4.2 培養方向不明確。
如圖 3-4-6 所示,49%被調查者認為自己所接受的培養方向只考慮了滿足于師生所提出的需求服務,這種服務模式更偏向于企業化的管理,注重追求效益。
高校圖書館主要職能是服務于全校師生,盡可能的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有效的服務到每一位師生,這些需要館員走出圖書館,能夠與師生交互,對他們的需求具有發現、分析、提供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是根據師生自身提出的需要什么,我們來滿足什么,應以師生為出發點,具有主動地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維護全校師生的利益,可見館員必須具有提供以上服務的專業能力,但現有的培養模式還遠遠不夠。
3.4.4.3 評價機制淡化。
如圖 3-4-6 所示,57%被調查認為所在高校圖書館對設立館員培養評價機制的重視程度不夠。上海高校圖書館對于館員培養一味注重館員的培養過程,卻忽視衡量培養措施的有效性分析,不重視館員通過以上培養后能否達到所預期目標,缺少有價值的理性評估。館員培養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指標,每年必須完成的一個任務,而是一個高校圖書館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圖書館是否能跟上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學校在不同發展時期,其教學科研方向也在變化,師生信息服務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館員培養模式必然需要隨著師生需求的發展進行變更,那么如何得到有效的認可,就需要有量化的評價指標、完善的評價機制,沒有達到培養的預期目標就要重新制定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