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大學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探究
【緒論】影響大學圖書館員職業道德的因素分析緒論
【第一章】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概述
【第二章】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3.1 3.2】加快《高等學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定
【3.3 3.4】建構高校圖書館員自律機制
【結語/參考文獻】高校圖書館員職業素養提升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三章 加強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決定了館員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館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使我們要重新審視如何加強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如何走出創新之路探尋有效對策,最終實現館員的教育功能和服務功能,推進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健康、有序和諧的綠色發展。
第一節 優化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環境
優化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環境是“環境育人”的真實寫照。館員職業道德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有賴于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外部環境包括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社會環境和高校內部環境??茖W地把握社會氣候的大環境,優化營造高校氣候的小環境,推進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又快又好地向前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營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一)優化社會導向,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33]
不言而喻,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
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是全球化環境下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的宣傳和輿論引導是必要手段,高校圖書館地位和館員職業要想得到社會各部門、團體和個人的尊重,館員職業榮譽感得到提升,需要強大的社會輿論做后盾。積極調動和有效發揮我國新聞、電視、報紙和出版社等多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通過文字宣傳、聲音傳播等形式積極推廣優秀館員的先進事例。例如我國高校圖書館界的著名專家程煥文、蔣永福和范并思等,在圖書館學理論和評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真正的體現了他們對職業的無私奉獻、默默地付出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毛澤東、李大釗、冼星海等等都曾經是一名高校圖書館工作者。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輿論宣傳,讓全國人民了解一代又一代館員,親近高校圖書館、喜歡高校圖書館,在社會輿論宣傳作用下全社會重視高校圖書館事業,尊重館員。相反,我們還要通過反面典型案例教育鞭策館員,“三圖事件”要警鐘長鳴。
(二)發揮社會各界優勢,營造齊抓共管的良好環境
高校圖書館工作的共性和特性決定了館員職業道德建設需要得到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級政府、各行各業、各界人士應切實關注館員的實際問題,真正為館員排憂解難。號召全社會尊重館員的職業,重視館員的服務工作,提高館員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充分發揮他們在社會經濟發展、社會主義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社會各界人士同館員攜手共進,在支持中互敬,在互敬中互助。加強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其實就是在進行一場高校圖書館革命。革命工作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依靠來自社會各界發揮的各自優勢,大家攜起手來,齊心建設和共同管理,為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環境。
二、優化高校內部領導小環境
(一)高校領導環境
高校必須把館員職業道德建設擺在工作的首位,納入到全校教職員工職業道德建設的總體規劃中,使之貫穿于學校管理、教書育人和圖書館業務等工作過程的始終。學校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成立以校長和館長為主要負責人的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組織機構,成員由學校職能部門、圖書館職能部門和館員代表等組成。
由校、館領導統一部署,結合學校發展目標,帶領小組負責人規劃館員職業道德教育機制、組織館員參加各項培訓活動,把館員職業道德建設與日常管理、服務、學術研究等工作結合起來。這樣就可以杜絕道德問題出現才警覺,造成負面影響才重視的現象發生。
校長要高度重視,館長要領導協調,校內部門監督指導,館內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在館員職業道德建設中形成一個有機、完整的工作格局。同時,校領導和小組成員應定時或不定時對此項工作進行隨機性或階段性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調整,把握方向并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真正地把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工作納入到日常工作中來。在加強小組內部領導、統一規劃的同時,還要突出?;鶎狱h組織、無黨派組織、校屬二級院校和廣大黨員、教師、館員及讀者的重要性。聽取和接納他們的心聲,充分發揮他們模范引領和先鋒表率的正能量作用,積極推進學校各種組織間的緊密配合,為推進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合力、助力。
(二)高校圖書館領導環境
二十一世紀技術革命的到來,給高校圖書館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環境的轉變導致了高校圖書館領導環境的危機化,面對高校圖書館生存的轉變,讀者對信息需求增進等等諸多挑戰。建設一支知識結構合理、職業道德素質優良、團結互助友愛的館員隊伍是高校圖書館領導在實際工作中所要實現的美好愿景。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素養的高校圖書館領導不但是實現高校圖書館工作目標的基礎,還是形成優良館風館貌、優化館員隊伍建設、提高整體工作水平的前提。
一館之長要具備優秀領導者素質。因為他不僅是高校圖書館事業的領頭羊,而且還決定館領導班子職業道德建設水平的高低。優化高校圖書館領導環境,先從館長做起,加強館員職業道德建設要從館領導班子成員抓起。只有優秀的領導班子才能成為廣大館員樹立學習效仿的典范。領導者必須具備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管理上具有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在實踐工作中本著以館員全面而自由發展為管理目標,圍繞調動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高校圖書館管理活動,充分激發館員的潛能,滿足館員自身發展的需要,幫助實現館員的人生價值和職業理想。相反,館領導者在工作中利用手中的權利和工作的便利,不能夠自覺遵守《準則》,不嚴謹求實,追求個人享樂;不能站在政治高度去審時度勢,勢必會影響領導班子成員的思想行為,嚴重的時候還會產生負面影響,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與此同時,還會對館員有一定的消極作用,污染高校圖書館環境。領導者失去模范帶頭作用自然就不會形成良好的館風館貌。
所以,高校圖書館領導者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嚴格自律,自省,自重,保持高度的職業道德的自覺,用良好的形象和作風去影響館員鞭策館員;在工作中以集體利益為重,團結協作,依法治館,帶動館員求實上進。在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提高管理水平。優化高校圖書館領導環境是組建一支智能化高校圖書館員隊伍的需要。
21 世紀的高校圖書館需要高素質的領導,加強館領導者環境建設,提升館領導專業素養,勇于擔當,善于擔當;誠實守信、團隊協作;溝通分享、奉獻創新等優秀的職業道德素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高校事業的需要,是廣大館員的需要。
三、營造求真務實的學術道德環境
館員職業定位是教師,肩負著“育人”的重任。館員把學到的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圖書的采集、編目、分類和流通等具體的工作領域和科研工作中。當前,高校圖書館正處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的時期,需要更多的館員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創新。高校是年產論文較多的單位,館員由于工作和科學研究的需要,都要在省級和國家級期刊、報紙等發表文章。片面追求論文數量,大量沿用或抄襲別人科研成果的現象也常有發生??蒲猩先鄙賱撔戮?,重復研究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給單位和國家會帶來經濟上的損失,還會給學校學術環境造成污染,制約了學術研究良性發展,有悖于學術道德。營造求真務實的學術環境需要館員的共同努力,因為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館員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和承受失敗的打擊,端正自己學習態度,努力鉆研業務知識和技能,參加各項學習班和交流會,在學習中培養自己高尚的學術品格和求實創新的學術作風。
第二節 加快《高等學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定
出臺全國統一的《高等學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是館員的行動指南針,館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它明確館員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等?!兑幏丁穬热莸拇_定是館員學習職業道德規范、提升認識的基礎;利于館員將其內化為自身的職業道德品行,弘揚圖書館精神,堅持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觀;在工作實踐中自覺端正職業態度,遵守職業紀律,提升職業素養,協調職業活動中的各種關系,明辨是非曲直。
一、積極籌備,集思廣益
社會各界要高度重視《規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做這項工作堅定的支持者和監督者。讓社會的每個單位、組織、群眾或個人都參與進來,為《規范》的制定獻計獻策。相關部門應科學地部署和安排各地教育部門及各地高校圖書館成立省市一級的館員職業道德規范工作領導小組,聽取來自基層的建議,為最終的決策提供參考?!兑幏丁返幕I備階段至關重要,要爭取人員、時間和地點。制定籌備計劃,并積極展開相關的調查研究,在研究中征求業界權威專家和學者的意見;在調查中聽取來自基層館員的建議。無論是學者的理論主張,還是一線館員的親身經驗,都能為豐富規范的內涵提供參考依據。在研究制定過程中,博眾家之長,取其精華,棄去糟粕。制定小組成員要抱有樂觀態度,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程煥文認為,“我國一直在致力于圖書館倫理道德的宣傳,但是在實際中推廣起來很困難?!盵34]
制定小組的工作人員只要有堅定的信心,就能夠將《規范》制定到底。研究制定館員職業道德規范需要教育部、圖書館協會和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統一研究、制定計劃,部署任務,落實人員,最終齊心協力共同完成。加快《規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對于高校圖書館建設和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二、內容詳盡,創新求實
《規范》是館員工作中的必需品,是推進高校圖書館工作的活力細胞。一方面,職業道德規范的認識是館員實際工作的需要,是館員職業道德自律的需要,是館員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兑幏丁返难芯亢椭贫ㄐ枰鐣髁x職業道德的內涵與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特征的融合,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區域特點和民族特征,為《規范》的研究和制定把握全局。在創新內容制定上要與時俱進,與校俱進,與館俱進。以館員為本,用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館員學習起來得心應手,最終利于目標的實現;在創新目標制定上切勿過“高”要求理想化,過“大”難以實踐,過“上”不接地氣與實際工作脫軌,最終形成口號化的內容而無法知行合一,這樣就失去《規范》頒布的意義,《規范》在試行期間還需要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只有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一手經驗,才能為制定《規范》的理論來源提供嚴謹、公正、客觀的依據;同時《規范》內容還要在實踐工作中在接受檢驗,為最終修改和完善提供了理論依據。
三、物質保障,措施得當
《規范》是館員的精神文化,是圖書館文化的精髓。規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依賴于外部物質保障和得力的工作措施。完善物質保障工作是激發制定小組成員精神動力的一個方面,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規范》的研究和制定之中。在研究工作進行中,小組成員應由我國圖書館界的精英人士和各界泰斗組成,他們一定會全力以赴,敬業忘我,一心撲在《規范》的研究制定中。物質保障、制度要求和精神激勵等措施是保證小組工作計劃的落實,有效地完成《規范》研究制定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