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已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對知識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所以不管是城市還是學校,圖書館的身影也在不斷增多。當今時代也是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知識的存儲、傳遞和獲取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原始的紙質資料逐漸向數字信息發展。面對這些新的改變,圖書館就必須改變服務模式與管理模式,改變自身的工作內容與方法,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實施人性化服務,才能使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能夠與時代同步,真正滿足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1 我國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現狀
1.1 圖書館缺乏健全的管理體制,管理效率低
現在我國的圖書館仍附屬于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從整體上缺乏統籌規劃、宏觀調控的能力,這是管理體制結構上的缺陷,也是最根本的問題,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體制,使其管理效率低下,服務能力不能滿足人們的知識需求,嚴重制約了圖書館的發展。
1.2 圖書館的服務體系不完善,服務功能單一
我國圖書館的主要功能是藏書,由于缺乏完善的服務體系,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服務是較為單一的,大多數的圖書館只能為讀者提供借閱服務,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一部分的圖書館已能夠為讀者提供網絡資源等服務。但國外的圖書館既可以提供學術講座、專題討論、美術展覽、職業教育、詩歌朗誦、電影表演等服務,能為兒童舉辦故事會、木偶戲等活動,還能收集就業信息,提供就業咨詢、職業培訓等服務。我國的圖書館相比于國外,只重視藏書,而輕視圖書館社會服務能力的提升,使圖書館的功能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1.3 存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能力低的現象
由于圖書館館員的收入較低,其社會地位也不高,難以吸引專業的、高素質的、高學歷的人才來工作,存在圖書館館員學歷較低的現象,并且由于管理體制的問題,使原有的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逐漸流失,使得我國的圖書館員的結構單一、專業人才短缺、整體素質不高,難以滿足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服務要求,也進一步限制了圖書館的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的提升。
2 提升現代圖書館管理能力的措施
2.1 健全管理體制,完善管理機制
信息社會的圖書館管理要實現自動化、規范化和網絡化,首先要建立一整套與當前社會環境相配套的具有宏觀調控能力的管理體制,從而實現對整個公共圖書館管理的統一協調和配置。其次構建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要制定崗位責任制,并充分考慮到館員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盡可能發揮個人優勢,最大限度地調動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并注意引進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和高素質的人才,以提高圖書館管理的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2.2 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實行層次化、人性化管理
圖書館應根據館員的知識結構和業務素質,實行層次化、人性化管理。所謂的層次化管理,就是根據圖書館員的知識特點和知識創新程度的不同,采取相應知識管理的模式,合理安排崗位工作,充分發揮館員的潛能,以保障圖書館各項業務的正常運轉。層次化管理可以把圖書館員分為操作導向型、技能導向型、創新導向型三種,要在建立和完善工作流程、質量控制體系,保證操作導向型館員能正常開展工作,要引導技能導向型館員向創新導向型館員發展,最重要的是要為創新導向型館員提供足夠知識資源,并建立創新體系,確保這類人員的忠誠度。所謂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本化的管理理念,要充分尊重和理解館員,要維護館員的利益,關心館員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使館員了解自身發展需求,幫助其規劃職業生涯,通過輪崗制,讓館員發現自身的優點,并加以培養。最后要對館員的工作進行客觀真實的評價,指出其不足之處,使館員能夠明確自身發展的方向。
2.3 強化培訓、學習,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
針對圖書館館員管理與服務能力不高的問題,要實行圖書館館員招聘制度,嚴格設定招聘館員的學歷和學科要求,并對招聘人員進行資格考試,科學地設定考試題目,保證圖書館能夠招聘到高素質的人才。同時對現有的圖書館館員要實施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要根據館員的學歷水平和知識結構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規劃,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科學性和前瞻性,通過培養進一步地轉變圖書館館員的工作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
3 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措施
3.1 更新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方式
服務是圖書館的基本宗旨。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現代圖書館服務也面臨著很大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的服務內容和方式將會逐漸被一些新生的服務內容和方式所替代,所以現代圖書館必須樹立“以服務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要和讀者進行密切的聯系溝通,了解讀者的需求,然后定位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以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圖書館要轉變服務方式,積極做好信息咨詢服務工作,完善信息搜索與整理方式,并不斷提升信息服務效率。要以讀者為重,積極轉變工作理念,改善服務態度,不斷提升讀者的滿意度和認同度。
3.2 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環境是除服務方式之外讀者較為看重的方面,良好的環境可以為讀者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閱讀學習的空間,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愉悅了身心。圖書館的服務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物質環境是指圖書館的功能布局,要切實做到以讀者為中心,符合讀者的實際需要,要把通過性、適用性與美觀性有機結合起來,還要配備自助打印機和掃描儀等設備,盡可能貼近各類讀者的需求。在人文環境的設計上要營造濃郁的文化氣息與學術氛圍,突出不同類別區域的人文意蘊,使讀者能夠體味到圖書館環境的親和力。
3.3 推行人性化服務模式
首先要強化圖書館員的人性化服務意識,構建服務標準體系,把人性化服務理念滲透到每一個服務環節中去,要把人性化服務逐步內化為圖書館員自身的自覺行為。其次要創新人性化服務方式,現代圖書館要創建“以人為本”、“求實創新”的全新的服務方式,科學合理地進行藏書布局,充分利用高科技的網絡設備,盡可能降低讀者查閱的時間和查閱的次數,盡可能方便讀者。要積極推廣個性化的服務產品,并提供多樣化、立體化的服務,如網絡借閱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等。
總之,服務是現代圖書館的根本宗旨,也是一個永恒不變的宗旨,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圖書館服務的方式日趨多樣化,只有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圖書館內部管理,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才能真正發揮圖書館的社會功能。
參考文獻:
[1] 朱曉。淺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鎮江高專學報,2010,(1)。
[2] 王勝利。圖書館人性化服務分析研究[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1,(2)。
[3] 陳江閩。試論現代圖書館管理[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