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部地區區域遼闊,資源豐富,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重要基礎地區,西部圖書館是西部開發的信息媒介,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進一步推行,社會各行各業對文獻信息需求也越來越大,推動西部民族地區圖書館要更新觀念,提高綜合競爭力,人才隊伍建設是影響圖書館綜合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印度著名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說:“不管圖書館坐落在什么地方,開館時間和設備怎樣,也不論看管圖書館的方法怎樣,一個圖書館成敗的關鍵還在于圖書館工作者”。本文就分析當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從而為建設西部地區圖書館人才管理機制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1 當前西部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現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已由傳統的收集、整理、保管、傳遞文獻的中心逐漸轉化為提供信息服務的網絡信息支點。
圖書館館藏數字化、信息傳遞的網絡化、操作的電腦化,這些都對圖書館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館員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計算機操作能力、外語水平等基本素質有了進一步的要求,具備高素質高技能的圖書館館員將成為西部地區圖書館的主體。
目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人才隊伍情況不容樂觀,一方面受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部分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的制約,致使圖書館社會地位不高,受重視程度不夠,人才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和人才引進的問題嚴重。能夠掌握新的知識結構,掌握新的科學工作方法,把握圖書館學發展前沿的復合型人才難以引進,而骨干人才又流失嚴重,導致圖書館工作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另一方面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素質相對偏低,表現為:傳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還不夠強;掌握新技術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知識陳舊,知識結構不盡合理;計算機、外語水平較低。這些情況嚴重影響和制約了西部少數民族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因此,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必須重視人才隊伍建設,使得圖書館的發展適應西部大開發的需要,順應整個社會發展的需求。
2 人才隊伍建設是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我國西部多是少數民族居住地區,土地面積占全國陸地面積的 56%,與十幾個國家接壤,有 20 多個民族跨境而居,這些地區自古至今在我國歷史長河里都處于重要戰略地位。西部地區經濟、文化發達與否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統一、國防的鞏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西部圖書館是西部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各圖書館都積累了大量珍貴的地方特色文獻,如何建設和利用好這些資源,需要圖書館做大量的工作,如何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作用,培養適合圖書館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是圖書館目前發展的重要工作。近些年來,西部大開發賦予西部少數民族圖書館許多新的生長機體,如人事部啟動了“西部人才資源開發計劃”、“少數民族骨干人才培養計劃”等,西部地區圖書館的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已經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耙匀藶楸尽?,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好人才資源,使圖書館擁有競爭力,才能形成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持續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3 激勵機制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
3.1 轉變觀念,深化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人事制度改革
人才隊伍建設是增強圖書館凝聚力,促進圖書館發展的巨大源泉。因此,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首先要有正確的人才觀念,對人才要做到“為我所用”。伴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目前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人事工作深化改革的目標是實現人和崗位的最佳匹配,崗位職責的強度和難度要保持“適當壓力”。少數民族人事制度工作改革的重點是突出人的培養、發展和提高,建立能夠充分調動和發揮每個館員工作主動性、創造性的機制和氛圍。少數民族圖書館人事工作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在上級人事部門的支持下,確定合理的隊伍結構和進人標準;根據本館實際,調整人員結構,理順業務流程,確定崗位設置、職責描述及聘崗要求,完善聘任工作的組織和程序;建立科學合理的崗位評價和人員考核的標準、辦法和程序,保證公正公開,兼顧效益和公平,建立多方面激勵機制,形成學習型組織,突出人文關懷,兼顧公平,增強凝聚力。
3.2 因館制宜,合理配置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人才資源結構
建立合理的人才資源結構是目前圖書館一種新的用人機制,由于西部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圖書館差異也客觀存在,不同的圖書館在所需人才的層次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圖書館可根據本館的實際情況,如圖書館的規模、類型、數字化程度、服務方式及辦館特點等,從本館實際出發,在綜合考慮發展目標、人員現狀等因素的前提下,首先明確館內人員使用的需要,發揮人員的最大積極性。其次,按照既定目標恰當地選擇崗位所需人才的類型和層次,避免人才崗位配置的低效,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對工作的熱情,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同時,無論哪一個層次的工作人員都要求做到按需設崗、按崗定酬。
3.3 解放思想,推行全新的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人才評價機制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是推進少數民族地區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
“圖書館人才評價機制”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來說還處于“萌芽”狀態,沒有更多的人認識和理解,延緩了人才評價機制在圖書館的發展進程。圖書館人才評價機制包括三方面內容。首先是從規范圖書館職位分類與職業標準入手,建立以業績為核心,由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專業素質、創新素質、溝通素質等要素構成的圖書館人才評價指標體系。針對圖書館的特點,結合不同職位的要求,制定出分類分層的人才評價指標。其次,要改革圖書館人才評價方式,增加透明度和群眾參與程度,確立相互有所區別的評價主體和各有側重的評價方法。最后,引進先進圖書館人才評價技術,創建有西部特色,符合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人才特點的測評方法體系,制定激勵機制,保持圖書館人才隊伍的穩定,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3.4 以人為本,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人才隊伍培養
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到少數民族圖書館管理的實踐中去,是時代的要求,可以使圖書館的發展與館員的發展相協調。近些年來,信息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給圖書館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力,圖書館的資金、技術、資源、人才等也有較大改觀。但在隊伍建設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在人員安排上,圖書館需要的外語人才、計算機人才和具有技術能力的專業人才進不來,而骨干人才卻留不住,這些在現階段出現的問題,不是簡單的就可以解決,而需要新的措施和新思路。在優化隊伍方面,應把住一個進出關,保證圖書館人員有一個基本的素質,建立合理的制度,以制度來保證合理的人員流動。在人才培養上,同樣需要用制度來鼓勵現有人員的不斷學習和提高,一方面,可充分發揮本單位圖書情報專業人員的作用,以帶小班的形式對非圖書情報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全員培訓,使他們盡快掌握圖書情報知識,盡早成為業務骨干,另一方面每年定期開辦計算機培訓班,組織人員學習圖書館業務管理軟件、計算機知識等操作技術,使圖書館工作平穩地由手工管理過渡到自動化管理,不斷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堅持內訓和外訓相結合,對于圖書館的一些崗位,如信息服務、技術開發等,僅靠圖書情報專業課程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利用外部高等學校的優勢,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選派有強烈責任心和事業心的人員,實行送學脫產培訓,進修內容要與工作崗位需要相一致。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擁有競爭力,才能形成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3.5 激勵相容,健全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激勵機制
圖書館激勵機制是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崗位聘任制度的建立,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的崗位聘任、考核制度和人才激勵機制初步建立,但也產生一些新問題,如尚未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和辦法,對考核結果優秀的人員也缺乏激勵的手段和措施。圖書館應積極探索激勵機制的科學考評方法,把人員的誠信考評、能力考評、績效考評與激勵機制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激發館員實現自我價值。
綜上所述,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界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共同的思想和理念,才可以為讀者構建一個良好、和諧的讀書環境,圖書館系統也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不斷生長的有機體”。
參考文獻
1.包和平.西部圖書館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圖書館學研究,2009(7)
2.姚倩.西部開發中的社會需求與圖書館戰略.圖書館界,2001(1)
3.李磊.構建和諧社會,促進西部圖書館和諧發展.四川圖書館學報,2009(1)
4.田利娟.對我國圖書館人才危機的幾點思考.江西圖書館學刊,2008(1)
5.王霞.圖書館人才發展政策研究.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