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近年來的局部戰爭表明,強大的精確打擊能力使空中作戰成為信息化戰爭中非常重要的作戰樣式。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強國不遺余力地發展各種武器裝備,以進一步提高空中作戰的作戰效能,任務規劃系統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1 任務規劃的本質及內涵
任務規劃始于空間探索領域,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美軍開始研究軍事領域的任務規劃問 題, 先 后 研 制 出 CAMPS( Computer-Aided Mission Plan-ning System) 、MSS ( Mission Sup-port System) 、AFMSS ( Air ForceMission Support System ) 、 JMPS( Joint Mission Planning System)等一系列任務規劃系統。從海灣戰爭到近年來的局部戰爭中,這些系統得到了成功的應用和改進。美軍認為,任務規劃系統是保持和提高其信息優勢的關鍵系統之一。此外,以色列、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也開發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任務規劃系統。
1. 1 任務規劃的定義
任務規劃是隨著空中作戰,特別是空中進攻作戰樣式的演變,以及武器裝備的發展而產生的,目前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軍隊中已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任務規劃( 系統) 的概念,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語》和《美軍軍語及相關術語詞典》( JP1-02)里都沒有明確解釋。但是,在長期的戰爭實踐和軍事理論研究過程中,各國軍界和理論界對任務規劃形成了比較統一的認識。任務規劃是一項基于可信的模型和數據,按照標準化作業流程,對作戰要素進行全面分析,實現優化配置各類作戰資源,整體協調各類兵力兵器的行動計劃,可根據戰場態勢的變化進行實時動態調整,確保以最優或近似最優的方法達成作戰目標的作戰指揮決策活動,是 C4ISR 系統的一項重要功能。
1. 2 任務規劃運行機理及功能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優勢突出表現為信息優勢,信息優勢則高度依賴于作戰數據優勢。任務規劃系統注重對作戰數據的采集,并對作戰數據進行識別、篩選、分類、錄入,從而在平時建立主題明確的各類作戰數據庫;戰時,這些數據庫就可以供任務規劃隨時調用,為精確指揮和精確打擊提供高效數據支持[2]; 特別是 GIS、圖像處理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使得任務規劃的速度和效果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任務規劃系統不僅可以快速、高效、精確地制定作戰計劃,而且在數據鏈等信息網絡的支持下,還可以在戰機起飛后通過數據鏈實時修改戰機的作戰計劃,極大壓縮了“發現到摧毀”的時間,為指揮員施展謀略、運用戰法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梢?,任務規劃本質上是追逐對戰場信息的高效利用,追逐信息優勢向決策優勢、行動優勢的轉變。任務規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綜合考慮作戰企圖、作戰資源、作戰能力、戰場環境等因素的基礎上,制定能夠達成作戰目標的作戰行動計劃,為各作戰行動分配資源,確定行動起止時間,排除資源使用沖突,最大化行動效益,并對行動過程實時監控、評估、控制,確保作戰計劃的順利執行。根據任務規劃的功能,空中作戰任務規劃的對象主要包括作戰飛機、武器和傳感器,實現兵力分配、戰法運用、時空分配、航線制定、武器選擇等功能。
1. 3 任務規劃對空中作戰的現實意義
信息化條件下,空中作戰戰場環境日益復雜,作戰進程日益加快,目標選擇日益繁重,彈藥種類日益專業。這就要求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能夠根據戰場態勢系統運籌,科學規劃,周密做出決策,快速制定計劃,實時控制作戰行動,而傳統的方法顯然已難以滿足這些要求。例如,為了能夠精確摧毀目標,必須根據目標信息、地面防空威脅、風向等快速計算作戰飛機發射或投擲機載武器彈藥時的位置、速度和高度等參數,這些通過人工方式顯然是很難做到的。
美空軍早在海灣戰爭以前就認識到有必要認真研究作戰計劃制定問題,此后成功開發了一系列任務規劃系統。任務規劃立足于網絡化的信息系統,充分發揮各空中作戰平臺作為信息節點的作用,使整個空中作戰體系具有良好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在此基礎上,借助作戰數據庫、任務規劃模型實現打擊目標選擇、作戰任務分配、掛載方案制定、飛行航線規劃等功能,從而實現在多維戰場空間、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中,能夠靈活分配作戰任務,密切協同作戰行動,充分發揮各作戰系統的優長,極大地發揮空中作戰體系的整體效能; 而且還將指揮人員從繁重的指揮活動中解脫出來,指揮人員能將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對戰法的謀劃上,從而大大提高空中作戰取勝的成功率。
2 信息化條件下空中作戰對任務規劃的內在需求
杜黑指出,空中進攻的打擊力和規模,無論從物質上或精神來考慮,要比已知的其它任何一種進攻都更有效得多。正因如此,空中作戰先于地面或海面作戰展開,打響戰爭“第一槍”,已成為信息化戰爭的一個鮮明特點。信息化條件下,信息網絡將空中作戰中各作戰系統連結成一個有機整體,為共享戰場態勢、協同作戰行動奠定了物質基礎。如何將信息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空中作戰的決策優勢、行動優勢,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 1 任務規劃是空中作戰效能的“倍增器”
空中作戰具有行動迅速、打擊精確、機動靈活、效能突出等特點,能夠在特定時空環境中快速集中火力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因此,成為信息化戰爭的第一選擇。戰爭歷來講究兵貴神速,速度是支撐空中作戰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速度意味著可以先敵捕捉戰機,先敵完成兵力部署,先敵發起攻擊; 反之,則只能被動挨打。為了充分發揮空中作戰的效能,各國可謂絞盡腦汁。例如,美空軍推出的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目的就是使空中力量具有更快的機動能力和更遠的彈藥投射能力,實現在全球范圍內發現即摧毀。
時至今日,信息化浪潮強烈地沖擊著軍事領域,戰斗力的基本形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已經開始由機械化條件下基于“殺傷力 + 機動力”模式,轉變到信息化條件下基于“信息系統”模式。這就要求不但要注重空中作戰平臺的作戰性能,更要注重整個空中作戰體系的作戰能力; 不但要注重空中平臺的速度優勢,更要注重空中作戰的整體行動優勢。
任務規劃就是依托指揮信息系統,通過綜合分析處理各類情報信息和戰場態勢,科學嚴密規劃作戰行動,在空中作戰武器裝備之間、武器裝備與空中作戰行動之間建立起橋梁和紐帶,從而真正將各種作戰要素、作戰單元、作戰系統融合起來,形成空中作戰體系優勢,實現空中作戰效能的倍增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