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對我軍提出了“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設、抓準備,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由此可見軍隊職責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于維護祖國興邦,也在于繼承大任、防患于未然。軍人作為能動性主體,不僅要承擔打勝仗的軍事行動,還要參與社會主義建設以及防暴維穩、搶險救災、反恐處突的非戰爭軍事行動,所需要的是發揮個體乃至整體的力量,以此維護社會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軍人需要的不僅僅是智能、技能和無畏的精神,更需要健康的心理素養作支撐來完成任務、取得勝利。
1 對于心理健康素養的解讀
心理健康素養是在高級神經工作的條件下,發揮正常智力,情緒穩定、思想態度向上,并具備抗壓能力與環境協調的一種最佳狀態表現和素養體現。從軍人的角度來說,我們對這種素養的理解分為兩個方面,第一,無論處于任何環境下都能夠通過自己的調節發揮最佳的狀態,時時刻刻運用自身的力量與環境協調。第二,能夠在面對情緒的危機時展現樂觀與穩定的一面,這種樂觀不是樂極生悲,而是真正的穩定情緒,發揮優點。[1]
2 軍人心理健康素養體現在哪些方面
2.1 智力的正常
根據人格培育的特點來說,智力的正常是軍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我們把軍人智力的表現一般分為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力、記憶力以及對待外界事件的反應能力。而軍人的身份特點決定其智力的綜合能力要高于常人,這是智力的體現與體力相結合。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在軍隊的訓練當中,有很多項目恰恰鍛煉的就是軍人的反應能力。
2.2 堅強的意志力
軍人的意志力體現在其面對突發事件和任務時的堅韌態度,軍人的訓練不僅僅要面臨上級下達的任務,也要時時刻刻保持頭腦的清晰。這種意志力的培養需要的是從訓練當中的磨合,其中包括體能訓練、素質訓練和智能訓練,意志力是軍人心理特征的最佳表現,也是評估軍人是否達到等級標準的因素之一。
2.3 自我評估意識
自我評估意識是從兩方面出發,第一,懂得正確的認知到自身的優點;第二,能夠在自我培養的過程當中找到不足,具備一定的反思精神,在這兩點的水準之下,才能夠達到軍人真正的心理培養標準。我們不難看出,在國內的一些部隊組織與訓練當中,軍人在意志力培養的條件下,能夠從自身的特征出發,找到工作當中不足,并且以迅速的方式逆轉困局,這就是自我評估意識。
2.4 人格的和諧發展
心理學中將健康素養的中心放在人格的和諧發展上,意思在于軍人的人格培育必須是和諧一致的,中國自古強調“天時地利人和”,這代表的是人與自然的統一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因此軍人的人格要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對待挫折的抗壓能力,這其中也包括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正確態度,在心理健康方面展示出優良的狀態。
3 軍人心理健康素養的重要作用
3.1 樹立自信、培育軍人堅強耐力
軍人素質的培養,不單單是增加自身自信勇敢,更加是對軍隊發展的正面助力。就我國軍隊目前形勢來說,軍人不僅僅要負責國家的安全,也要保護人民,在慈善領域、軍事領域及政治領域中要起到先進模范帶動作用。軍隊是國家的后備力量,也是體現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只有培育軍人的真正自信,發揮其堅強的耐力,才能夠真正的發展隊伍、組織隊伍,把心理健康的作用發揮到底[2].
3.2 發揮軍人的精神指導意義
中國人強調為師的理念,即人為師,事事必有示范與模范榜樣,軍人心理健康素養的培育,是真正的能夠發揮其中的精神指導作用,它不僅僅是以軍隊發展的觀念出發,也是從榜樣的角度示范。軍人在我國被喻為真正的榜樣,他們的一舉一動體現的是國家基本素養,軍人的訓練階段,要求也極為嚴格,心理健康的標準讓軍人發揮精神指導作用,為人民樹立正確的作風與示范。
3.3 提高軍人自身的抗壓能力
心理健康素養的培育,其最主要之處也在于能夠真正的提高軍人的抗壓能力,在軍隊訓練與工作當中,軍人會遇到許許多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僅為了保護祖國和人民,也在于幫助國家解決障礙,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在面對這種高壓的工作任務時,健康的心理素養能夠形成軍人的自我排壓能力,當心理素質高于常人之時,他們會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挫折,從正面去樹立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而不是采用消極回避的態度。因此提高軍人自身的抗壓能力是健康心理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3.4 增加判斷力和冷靜思考問題的能力
軍人要具備一定的決策能力和判斷力,但是這需要在心理健康的情況下完成,如果心理狀態是急躁且不安的,那么對于問題的處理上一定會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困難。心理狀態的健康與素養的提高是決定軍人判斷能力和冷靜思考問題能力的根本。一方面加強了軍人的毅力,一方面培養了他們面對問題的思考精神,在正確的指引下發揮軍人力量,實現人格的真正培育。
4 如何提高軍人心理健康素養
4.1 設立科學訓練體系來磨練人格
在軍隊的發展當中,軍隊的訓練體系是否成熟,對于軍人心理培養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想要加強軍人的素養,要不斷完善體系,并保持訓練體系的科學性和指導性。這種科學性主要體現在軍隊培育的秩序性與人性化,既不過分的嚴格,也不喪失人性的光輝,在完成體系的建立下,引導軍人走向正確的人格發展,展現魅力、發展實力。
4.2 軍人心理健康的專業指導
對于軍人的心理健康指導方面,一定要具備專業的指導知識,在我國,軍人的人格塑造與心理培養都存在于精專的教育指導當中。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軍人的心理健康探測,了解軍人心理的問題及采取心理治療法。[3]
第二,抽出一定的時間帶領軍隊集體了解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解決心理當中的難題。第三,鍛煉軍隊的團隊合作能力,這其中也表現在整體的團隊配合、集體生活,幫助軍人發揮實力、心理素質和戰斗力。
4.3 了解軍人的內心與障礙
軍人的堅強毅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著長時間的磨合與積累形成的,其實軍人心中的苦楚要比普通人多出許多,這就需要專業的心理指導幫助他們排除內心的障礙,勇敢的面對挑戰。軍隊紀律是磨練軍人的基本規則,這也要求軍人的性格與抗壓能力要不斷的提高,積極健康的心態有助于幫助軍人化解內心的障礙與困難的恐懼,這種心理的指導方法在于發現心理存在問題,運用科學指導的方法幫助緩解障礙,成就整個軍隊的素養。
參考文獻
[1]王芳,婁振山,朱霞。軍人心理訓練研究進展[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1(3)。
[2]楊宏建,李英,王勇。心理訓練對軍人心理健康因素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6)。
[3]謝靜,余紅艷,馮正直,等。陸軍青年軍人心理素質與人格、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