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服務工作,事關官兵心理健康、事關部隊安全發展、事關部隊戰斗力提升。近期,我們通過發放問卷、座談了解、查閱檔案等方法,對所屬基層單位的心理服務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總的感到,心理服務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還存在一些矛盾問題,需要在各級共同努力下加以解決。
一、基層部隊心理服務工作存在的矛盾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上有誤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責任誤區。調查發現,68%的官兵認為心理服務工作是政治機關的責任,25%認為是衛生部門的責任;78%官兵認為心理服務工作應主要靠衛生機構的專職心理醫生;13%的官兵認為當前基層部隊心理服務工作之所以進展緩慢的主要問題是責任不清?!都訌娷婈犘睦矸展ぷ饕庖姟访鞔_規定了各級各職的責任,官兵之所以感覺責任不清,是因為各級履職盡責的意識不強、行動不夠。其二瓶頸誤區。65%的官兵認為專業人才匱乏是基層心理服務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的“瓶頸”,38%的官兵認為硬件設施不配套是心理服務工作的“壁壘”.這些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制約心理服務工作開展,但調查發現,80%以上的營連單位對現有心理服務工作人才的培養使用力度不夠,對已有的心理服務硬件設施利用率不夠,這才是當前亟需解決的“瓶頸”問題。其三歧視誤區。通過座談發現,一方面,56%的官兵表示即使自己有了心理問題,也不好意思去找心理醫生,認為這是個人隱私;78%官兵認為心理問題就是“有病”,會遭到戰友異樣的眼光,所以最好是“自生自滅”.另一方面,80%的心理服務骨干認為心理服務工作是“非主流”“邊緣”工作,各級不是特別重視,干這項工作沒成就感。
二是制度落實上不求真。關于部隊心理服務工作,各級都明確了相關心理訓練、心理教育、心理咨詢等制度,但具體落實不夠扎實。心理訓練“丟”了。調查發現,因訓練《大綱》規定了心理訓練納入新兵訓練,問卷的 100%戰士在新兵訓練過程中參加過心理訓練,但新兵下連后,80%戰士表示再也沒有過心理訓練。調查的旅團級單位中,8 個單位沒有心理訓練場地,占 61.5%.隨機抽查的連級單位中,90%以上表示年度沒有組織過心理訓練,丟失了這項內容。心理教育“虛”了。90%以上的單位都能落實每季度 1 次心理教育,但落實上存在“外行人”授課、照本宣科、只求過場不求效果的現象;隨機詢問 30 余名戰士最近一次心理教育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80%以上表示“沒印象”.抽查 8 個連級單位的 23 份心理教育教案發現,內容雷同、老舊現象很普遍。心理咨詢“少”了。調查了解到,98%以上旅團單位衛生機構設有心理咨詢室,但 34%的旅團單位存在營區分散的情況,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存在“不夠實際”“有名無實”的問題。走訪調查發現,80%以上旅團級單位年度官兵心理咨詢數量停留在個位數,有的專職心理咨詢師甚至半年也沒做過 1 例心理咨詢。
三是人力資源上缺口大。主要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數量偏少。調查發現,85%的連隊沒有取得國家級心理咨詢師的專業人員,90%旅團單位國家級心理咨詢師的數量只占官兵總數的 0.5%左右。還有相當部分單位沒能很好落實總部規定的“旅團級部隊至少有 1 名專職心理醫生,連級分隊有 3 名以上心理骨干,團以上政治機關有 1 名心理服務工作干部”.另一個是素質偏弱。調查發現,90%以上營連單位心理服務骨干隊伍主要是依托政工干部、思想骨干、安全保衛骨干等組成,很多同志開展工作沒有套路,不知道該干什么、怎樣去干;60%以上甚至不會開展心理教育、不能發現官兵常見心理問題;78%取得國家級心理咨詢師證書的同志長期不能開展心理服務工作,以致專業知識不能活學活用,幾乎“荒廢”.
四是綜合保障上落實難??偟母械?,各級在經費保障、物資器材保障等方面進展緩慢,有的甚至原地踏步。經費保障難到位。調研中,90%以上官兵不知道部隊有用于心理服務工作的專項經費,旅團單位年度經費使用落實到位的比例還不夠高,總部《意見》中規定的“要加強經費保障,將開展心理服務工作經費納入本單位、本部門年度預算安排,??顚S谩痹诨鶎幽┒寺鋵嵅缓?。場地器材難配套。調研發現,60%團級單位缺少設施齊全的心理咨詢室,70%以上基層部隊心理服務場地、器材保障滯后,有的營區衛生隊(所)甚至沒有心理咨詢室和相關設備。座談中,有的心理咨詢師講“往往是開展咨詢無專門場地、心理測評無專業器材、學習研究無專業教材、開展服務無專業人才指導”.網絡作用難發揮。調查發現,雖然政工網進班排,但 8 個人只有 1 臺電腦,對于心理服務這樣私密性的工作很不合適。80%以上班排政工網電腦多用來看電影、玩游戲等娛樂活動,想一個人上網探討心理問題幾乎不可能。25%的網上咨詢問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回音”,座談中很多戰士反映,網上咨詢很多時候是“立桿不能見影”.
二、對做好基層心理服務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加強教育引導,校正認識偏差。對心理工作的認識偏差是影響當前心理服務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要抓好心理知識的學習和普及,使各級領導充分認識到心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性,使基層官兵感受到心理服務工作的實用性。堅持把心理教育融入年度主題教育和經常性思想教育中,引導官兵正確面對心理疾病,消除對心理疾病的錯誤認識,切實打牢官兵心理素質基礎。充分發揮櫥窗、報刊、廣播、網絡等媒介的作用,采取輔導授課、印發資料、專家講座等形式,大力宣傳心理學常識和心理調適技能,幫助官兵了解常見心理問題,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維護心理健康意識。加強對心理服務工作的探索創新,積極鼓勵取得國家級心理咨詢師人員開展心理服務工作,營造有利于保持官兵心理健康的良好環境,確保心理服務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突出組織領導,確保深入落實。軍隊心理服務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多個方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軍師級單位要把心理服務工作作為衡量部隊全面建設的一項重要指標突出出來,并定期進行檢查督導業務部門落實情況,確保心理服務工作落到實處;旅團級單位要把心理服務工作納入部隊全面建設和各項工作之中,搞好籌劃部署,確實建立黨委統一領導,一名領導主抓,政治機關牽頭協調,軍事、后勤、裝備機關和基層營連共同參與的心理服務工作組織管理體系。年初統一制定工作計劃,日常加強檢查督導,并分階段對工作進行總結講評,確?;鶎訂挝荒軌蚩茖W合理地統籌力量、融合資源,做到組織健全、關系順暢、職責明晰。
三是加強培訓幫帶,建好人才隊伍。積極鼓勵官兵參加國家級心理咨詢師考試和專業知識學習,旅團級單位每年集中組織 1-2 次心理知識考試前培訓,力爭用 3 到 5 年時間建成一支專兼結合、梯次配備、素質優良、功能強大的專業心理服務工作骨干隊伍。要加強與地方心理衛生機構合作,定期選送優秀心理工作骨干到全軍各大醫院心理門診代職鍛煉,定期請軍地心理衛生機構專家到部隊來指導幫帶,通過這種“走出去、請進來”培訓模式,切實增加服務人員工作經驗、提高服務人員工作能力,有效緩解當前“有學歷、有證書,經驗少、能力低”的問題。注重保留人才,從嚴控制心理專業人員的復轉、調動、改行,對工作稱職、成效明顯的人員,在保送入學、選改士官和評功評獎等方面要優先考慮,切實激發心理服務工作者的熱情,保持一支穩定的工作隊伍。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切實保障有力。做好基層官兵的心理服務工作,必須加大經費投入和物資器材保障力度,堅持用好心理服務專項經費,用于購買心理測試儀,建立軍營心理咨詢室,開辦集咨詢、疏導、宣泄于一體的“心理服務中心”,為開展心理服務提供專業器材和配套環境。旅團單位也要單獨撥出心理服務專項經費,建設專門的心理行為訓練場和相關設施,力爭每個營區都要建立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咨詢熱線,連隊要立足自身建設適合官兵進行簡單心理訓練、心理調適疏導的場地設施。要開設心理咨詢專線電話,為咨詢室配備電腦、打印機、檔案柜等必要的辦公設施,并采取逐年加大投入的辦法,配齊心理測量、心理應激預警監測系統等軟件及小型便攜式心理治療儀等專業設備,提高心理服務的科學性和準確度。要建好用好心理行為訓練場地,不斷拓展功能,適時開展訓練,增強官兵心理素質。
五是注重整合資源,完善服務體系。構建科學合理的心理服務體系是緩解當前基層部隊心理服務人才、資源等缺少的有效辦法。建議建立軍級心理服務網絡,主要由各旅團衛生隊的心理醫生組成。根據每名醫生的從業經歷、人格特點和專業所長,制定授課計劃,每年定期組織他們到各單位對心理服務人員進行培訓,真正做到用來自基層的經驗解決基層的問題。探索用好軍營網絡。目前,全軍政工網開設的心理服務頻道,聘請全軍權威心理專家輪流值班坐診,官兵可以心理測試、一對一聊天診療,各旅團單位要發揮好局域網功能,建立一對一聊天診療室,盡可能地引進視頻語音聊天,使官兵能方便、快捷、有效地進行網上心理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