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次調查對象是來自軍隊醫學院校、軍隊心理精神疾病??漆t院及軍隊基層單位三種不同性質單位的心理服務工作人員,共計 9 人,其中 3 人來自軍隊醫學院校,4 人來自軍隊心理精神疾病??漆t院,2 人來自軍隊基層單位。
(二)研究方法運用半結構式專家訪談法對 9 位專家進行訪談。訪談提綱經參考與整理相關文獻而得。通過與專家的交流,深入了解軍隊不同性質單位的心理服務工作現狀。最后,對訪談資料結果進行整理、匯總與分析。
(三)研究內容專家訪談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 5 個方面,且具有內在承接性,具體如下:(1)您所承擔的軍隊心理服務工作內容有哪些?
(2)您遇到過哪些與專業倫理有關的兩難困境或議題?(3)當您面臨心理服務工作中的倫理困境時是怎么處理問題的?(4)您在處理兩難困境時一般會遵循什么倫理守則?(5)您知道中國心理學會 2007 年頒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嗎?對此有什么理解和看法?
(四)數據整理首先,對訪談的人口學資料采用 EXCEL 錄用,進行描述性數據分析。其次,訪談內容采用記錄稿的方式進行記錄,對于每個專家針對每個問題的回答,采取提取核心含義、關鍵詞頻率統計及內容比對等。最后,總結并歸納軍隊心理服務工作的倫理現狀。
二、結果與分析
(一)人口學資料分析結果
由 EXCEL 分析人口學資料,所得描述性數據可知如下表:【1】
(二)專家訪談研究結果
通過對 9 位受訪者訪談記錄稿的整理與匯總,對訪談中7 個問題進行歸納與總結,軍隊心理服務工作道德規范呈現如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保密原則缺乏標準,來訪者隱私易受侵犯。對待來訪者的隱私保密,是令很多軍隊心理服務工作人員都為之頭疼的問題。
一位受訪者說,“因為部隊是一個高度集中的群體,所以個人的私密空間是很少的。其實很多時候來尋求幫助的來訪者大多是因為生活的瑣事而產生一些消極、負面的情緒或心理,與部隊的工作重心等不相干,但是領導認為出了事情就要負責,于是會問心理服務工作人員來訪者到底是什么情況,這就涉及了保密的問題?!睆纳鲜霭咐梢钥闯?,來訪者的隱私保密缺乏標準,如心理服務工作人員在對來訪者的服務結束后,什么內容應如實上報,什么內容應保密不報。很多情況下,來訪者的隱私保密就在工作人員的一念之間,有時因工作人員上報內容過于私密而導致對來訪者的隱性傷害是無法估量的,例如,上級領導因心理撫慰人員上報內容對來訪者產生偏見心理等。
2.知情同意執行困難,來訪者訴求難以實現。軍人對于上級命令要絕對服從,這使得一些情況下服從命令而不能更好的貫徹執行知情同意原則。例如,在汶川大地震的心理救援行動中,上級命令要盡可能的加強心理危機干預治療,部署的任務量很大。
為了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對廣大官兵的心理干預工作,心理服務工作人員對于一些來訪者的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不能完成完全的知情同意。另外,軍隊心理服務工作的開展面臨環境特殊性。例如,在重大軍事演習或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執行過程中,一些知情同意的工作僅僅依靠口頭簡要的敘述,其環境無法保證類似于書面形式的知情同意書簽署等工作的開展。還有軍隊特殊性體現在來訪者身份的特殊性,即一旦來訪者被懷疑為疑似精神病或確診為精神分裂癥患者,他的治療牽扯的是軍隊、家屬及其本身三者利益,誰需要承擔法定監護人的義務、如何落實知情同意也隨之變得相對復雜。綜上所述,知情同意難以執行,使得來訪者的權利無法得到基本保障,其訴求也因此而受到影響無法滿足。
3.軍隊社群關系多元,工作關系易受羈絆。在西方國家,對于心理咨詢或治療中所說的多重關系是指當心理服務工作人員與來訪者之間在建立正常的專業關系外,同時或繼而建立兩種或兩種以上人際關系時,多重關系(multiplerelationships)就發生了。
而在中國,對于多重關系的理解則相對范圍較大,尤其是在中國的軍隊心理服務工作中。一位受訪者指出,“在軍隊中,其多重關系擴大到了除心理咨詢關系外,是否還存在是同事、戰友、親屬、朋友等各種關系的建立。這樣一來,軍隊心理服務工作中多重關系問題是最常見的問題?!绷硪晃皇茉L者也提及,“關于多重關系,我們無法回避。軍隊生活很特殊,軍人的生活和工作可能都在一個營區有時因為所在單位是涉密單位,為了保守機密,參與心理服務工作的工作人員與來訪者也許就是多年同事、多年戰友,甚至還有親屬關系?!庇缮鲜隹梢钥闯?,在軍隊中避免多重關系的產生是不太現實的,因此如何處理多重關系是心理服務工作人員十分關心的問題。如若處理不好多重關系產生的影響,對于心理服務工作的開展將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
三、討論與小結
(一)討論
1.明確保密標準,提高保密意識。在訪談中,9 位受訪者普遍認為關于隱私保密的問題,應本著人本主義思想,以不傷害原則為標準,最大限度地保護來訪者隱私,這不僅有助于信任關系的建立,同時也體現出心理服務工作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保密意識是作為一個心理服務工作人員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是與來訪者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石,是維護來訪者隱私權益的基本保證。因此應努力做到以下五點:第一,制定相關規范與指導手冊,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第二,加強工作人員的倫理道德規范培訓,不斷內化和加深工作人員對保密意識的理解。第三,加強對心理服務工作的重視和認識,區分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區別政治思想工作和心理服務工作,當好來訪者心理問題的“守門人”.第四,不斷完善心理服務工作的三室(心理咨詢室、心理測驗室和心理治療室)配套設施,做到布置溫馨、隔音私密。第五,對來訪者心理檔案的管理要善始善終、嚴格執行檔案管理辦法條例。
2.堅守知情同意,維護患者訴求。知情同意權包括知情權與同意權。所謂知情權是指心理服務工作人員應在整個心理服務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及時告知來訪者及其監護人有關心理服務工作中與解決心理問題有關的各種信息,例如心理服務的預期持續時間、服務的預期目標、服務中需要來訪者知曉、配合的各項事宜等;同意權則意味著來訪者對心理服務工作的相關治療方案、相關檢查等一系列措施有權予以同意或拒絕。知情權是患者行使同意權的前提,同意權是患者享有知情權的結果。因此知情同意是指在醫務人員為患者提供足夠醫療信息的基礎上,由患者做出決定 (同意或拒絕)。知情同意作為倫理學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已為世界醫學界所廣泛接受。針對軍事任務的特殊性,可以采用事前知情的方式,例如為官兵在執行特殊任務前做好知情解釋,簽訂知情同意書等。堅守知情同意,體現了軍隊心理服務工作人員的道德素養,工作人員對知情同意權的執行不僅是對來訪者的保護,同時也是對軍隊心理服務工作負責的最大表現。
3.明確職業角色,減少隱性傷害?!渡髯印ね缕分杏小肮耪呤坎患婀?。士不兼官則職寡,職寡則易守。故士位可世”.因此,明確職業角色,才可以使自身職業生涯有更好地發展。受訪者提到;“軍隊心理服務工作人員較之于社會心理服務工作人員而言,是十分特殊的。他們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來訪者與其生活中的朋友圈是交織在一起的。倘若混為一談,這對于其自身是危險的,對其工作的發展是阻礙的。所以,明確職業角色不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正常生活的保障?!泵鞔_職業角色,不僅有利于心理服務工作人員與來訪者避免因多重關系而引發的倫理問題,更重要的是對來訪者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避免了心理服務中不必要的隱性傷害。因此,心理服務工作人員一方面要做到諳熟與工作相關的倫理道德要求,做到自我約束;另一方面,來訪者要從內心防范自我依賴心理的產生,在接受幫助的過程中做到符合人際關系道德規范的自我暗示。在訪談中,一半以上的受訪者都強調在面臨無法回避的角色問題時要采取主動,例如主動與來訪者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打招呼,主動轉換自我角色,做到工作與生活角色相分離等。
(二)小結
通過對軍隊心理服務工作倫理現狀的調查與研究,不難發現其中存在了很多的現實問題。因此,問題的亟待解決成為軍隊心理服務工作道德規范的發展動力。只有不斷完善軍隊心理服務工作的道德規范,才能更好地解決心理服務工作中所面臨的倫理困境,才能更好地促進軍隊心理服務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娟、趙靜波。行業倫理教育對報考心理咨詢師人員雙重關系倫理意識的影響。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2)。
[2]趙靜波,等。 心理咨詢和治療師與來訪者的雙重關系多中心調查。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5)。
[3]高雋、錢銘怡,等。心理咨詢師/治療師與來訪者對職業倫理的態度比較。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8,22(1)。
[4]馬惠蘭、侯志瑾、徐凱文。心理咨詢與治療中的隱私權、保密及其他倫理問題。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0(10)。
[5]趙靜波、季建林,等。當代中國心理咨詢和治療師的知情同意與保密狀況研究。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9,30(6)。
[6]張嫵、王覓,等。心理咨詢師突破保密的態度和決策。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4,28(1)。
[7]Faulkner KK, Faulkner TA. Managing multiple relationship in rural communities: neu-trality and boundary violation. Chin Psychol Sci Pract 1997.
[8]楊席。小議患者知情同意權在中國的完善。中國衛生法制。2008,16(5)。
[9]趙靜波、季建林。心理咨詢和治療的知情同意原則及其影響因素。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