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持續培育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我軍思想政治理論建設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忠誠于黨”是軍人核心價值的最高政治原則,是其他價值觀的統領和方向,是我軍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價值觀的內容體系,忠誠既是內在的觀念態度,又是外顯的行為表現。近年來,隨著內隱認知研究的興起,研究者們認為態度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并易于報告的評價,這是傳統意義上的態度概念;另一種被認為是自動化的、不受控制的無意識評價。后一種態度以及兩種態度的區別與聯系成為了態度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問題。諸多內隱研究為“忠誠”這一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提供新的方法論支撐,也為立足態度觀念的內隱維度分析在軍校教育環境中不被社會贊許效應影響下的內在忠誠觀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二、忠誠觀的內隱維度研究的理論依據
1、忠誠觀的本質分析
從忠誠觀的本質研究來看,忠誠觀的本質就是一種社會意識、價值意識和實踐精神。社會意識和精神品質就是主體對客體的心理行為方式和情感態度表現,是個體內在的心理結構和態度觀念。
隨著無意識在個體心理加工過程中地位的重新確認,從屬于內隱社會認知的內隱態度研究也隨之興起。作為社會態度的忠誠觀念,反應人們對現實社會的一種評價。Greenwald 和 Banaji(1995)指出內隱社會認知是個體無法內省識別過去經驗的痕跡,這些痕跡調節著個體的行為。忠誠觀作為態度結構中的要素,在心理學層面上也具有社會認知所具有的內隱性和外顯性的雙重態度特征。忠誠觀的研究要立足內隱維度的分析,更好的將社會贊許或社會顧慮加以剝離,能將穩定真實的內在認知加以分析和再現。
2、內隱社會認知和內隱態度理論
根據 Greenwald(1995)的相關理論,社會認知可劃分為外顯和內隱兩個方面。在此理論基礎上,心理學家提出了雙重態度模型理論,認為任何一種態度體系中都會并存雙重態度——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對人的行為具有直接支配作用的是內隱態度,而非外顯態度。內隱態度從形成到激活的整個過程都可以在被試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并且與外顯態度之間存在分離。這充分說明了在作為態度和社會認知的要素,其內在認知和外在行為上的不一致或不統一的心理機制。根據這些觀點,外顯認知易受社會規范影響,內隱認知對行為表現具有直接指引作用。而忠誠不僅是內在的穩定認識,又是外顯的實際行動,考察穩定持久而不易受外在因素干擾的忠誠內隱認知結構是考察軍人心理行為的重要依據。
三、忠誠觀的內隱研究背景和研究現狀
1、內隱態度研究進展
自 Greenwald 和 Banaji 提出內隱社會認知以來,心理學界開始焦點性地關注內隱研究。根據對美國心理學文摘數據庫的統計,1986 年以前鮮有內隱認知的研究文獻,而 20 世紀 80 年代后期涌現出很多內隱認知為主題的研究,內隱認知日益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中心課題。目前,內隱社會認知的研究領域已經涉及到了社會認知的許多方面,如社會知覺、社會態度、歸因評價等。近幾年的內隱社會認知研究主要關注內隱態度的轉變和個體差異。從態度的潛在心理過程入手,運用聯想—命題評價模型是解釋內隱和外顯態度的形成和轉變。
2、軍人群體的內隱認知的研究現狀
內隱研究也不斷深入軍事心理學研究領域,吳志鵬、高旭辰分析了內隱聯想測驗在軍事心理視野中的利用價值,指出該技術在軍人人生觀研究中的可應用性,指明內因測驗通過過程的動態測評來實現內隱態度的靜態測量,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性和高的組合性。
還有學者分析了現役軍人服從態度的內隱性和外顯性表現,發現存在內隱服從態度,個體無意識中對服從態度持積極的評價;在外顯和內隱服從態度上,戰士均顯著高于軍官。結合實驗結果討論了內隱聯想測驗在軍事人員選拔、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應用價值。這些研究為深入分析軍人“忠誠”這一核心特質提供了參考和依據。當前,利用內隱測驗技術主要開展軍人形象的刻板印象分析和職業形象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而在軍人人格特征分析和內隱性社會認知結構間的機制研究鮮見。
四、忠誠觀的內隱研究路徑選擇
1、內隱社會認知研究的基本范式
啟動測量方法是進行內隱社會認知研究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啟動測量是考察先前呈現的刺激 \\( 啟動刺激 \\) 對測驗刺激 \\( 目標刺激 \\)影響程度的技術。內隱測量過程中實驗者不告知被試真實的實驗目的或意圖,不要求被試對所進行的任務進行自我報告或者內省,而是通過一種隱蔽的方式來測量被試的反應。其基本范式是:先給一組被試提供不同的實驗線索以此來影響他們的后續操作,然后通過比較不同操作下被試的操作成績來尋求內隱效果的存在。當前內隱研究方法比較典型的內隱方法有投射測量,加工分離法,基于反應時的范式,以及把歸因與內隱社會認知的測量相結合的 SEB 方法等。
2、軍人忠誠觀的內隱研究路徑
針對軍人忠誠觀念的內隱分析,參照現有內隱社會認知理論,語義啟動機制的激活擴散模型是較為合適的方法。激活擴散模型是用于解釋語義啟動機制的模型,該模型假設概念性的知識相互聯結形成網狀結構,當啟動刺激詞呈現時,與之相應的結點就會被激活,同時這種激活會通過語義聯結擴散到相鄰的有關概念結點上。
當與啟動刺激有關的目標刺激出現時,由于目標詞的結點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預先激活,使該結點的激活閾限下降,其加工易化,所以出現了啟動效應。
激活擴散模型中代表性的方法是內隱聯想測驗技術,在價值觀研究領域,聯想測驗符合內隱認知研究的內在性、抗社會贊許效應必要性要求?,F有價值觀研究,尤其是忠誠的內隱研究方法仍處于探索階段。軍人是異于其他社會群體的特異性職業和社會專業群體,自身的社會認知和其他社會群體具有鮮明的職業化屬性和認知傾向,通過這些研究技術可以加以驗證其職業和社會刻板印象,可有效的分析其內隱價值觀的表現和特征,有助于分析軍人核心價值觀領域中內隱認知的形成機制和發展特點。
【參考文獻】
[1] 徐壯志 , 曹瑞林 . 胡錦濤提出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N]. 解放軍報 ,2008\\(1\\).
[2] 佐斌 , 張陸 , 葉娜 . 內隱態度之“內隱 "的涵義 [J]. 心理學探新 ,2O09(29)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