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由于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的投入使用,使戰爭的殺傷力、破壞力、威懾力空前提高,戰場環境異常復雜險惡,這一點會對軍人的心理帶來巨大影響,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導致心理危機,從而影響部隊戰斗力.而運輸補給線是敵我雙方重點爭奪和敵方集中打擊的主要目標,汽車部\\(分\\)隊又是我軍運輸保障的主要力量,敵人更會千方百計對其進行襲擊破壞,因此,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面對敵情威脅、傷亡考驗,車勤人員良好的心理素質尤為重要.
1車勤人員戰時不良心理特征表現
戰爭中,汽車部\\(分\\)隊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受敵威脅,遭敵打擊,車勤人員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產生消極思想和不良反應,認識、情感、意志、能力等都會呈現出與平時大不相同的特點和狀態.
1.1恐懼心理
恐懼是與危險為伴的,可以說戰場上時刻籠罩著恐懼.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恐懼心理是一種客觀現象,屬于正常的心理活動[1].特別是第一次參加戰斗的軍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感.恐懼反應的主要癥狀為運動性不安,知覺亢進、注意力不集中,共濟運動障礙.其結果必然會降低執行運輸任務的能力,因此要在抑制恐懼心理方面做工作,要用理智的力量戰勝自我保全的本能,以無畏的精神去克服恐懼心理.
1.2怯戰心理
怯戰是緊張、不安、擔憂、顧慮等不同心理活動的綜合反映.從根本上講怯戰心理是由戰爭本身固有的特點所產生的,比如戰爭的危險性、殘酷性、艱苦性都會影響參戰人員的情緒,使其產生怯戰心理.
主要表現為戰前的逃避行為,或者參戰中的畏縮不前,或戰后的心有余悸等表現.怯戰心理的產生直接影響到運輸任務的完成,不消除怯戰心理,就難以完成運輸保障任務.
1.3高度緊張
人們在從事有一定危險性而又缺乏經驗的工作時,就會造成心理高度緊張.車勤人員生活在和平的社會環境,適應戰場能力弱,對潛在的戰爭危險性認識和心理準備不足,難免出現手足無措、高度緊張.當緊張過度、不能自控時,則會使意識活動的某些方面受到抑制,知覺、記憶上會出現障礙,注意范圍縮小,甚至無法對外界刺激作出有效的反應,從而導致事故.
1.4迷茫心理
由于車勤人員不了解整個戰場情況,不知戰爭要持續多久,運輸保障任務是不是還很繁重,使他們看不到希望,產生迷茫心理.主要體現在戰爭中缺乏戰勝強敵的自信心,缺乏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總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看不到自身的優勢,容易使部分車勤人員認識分析能力下降、看待問題片面,作戰熱情、必勝信心受到削弱,致使面對兇險的戰場環境束手無策、消極被動[2].
1.5不平衡心理
車勤保障是后勤保障的組成部分,保障行動是依據作戰行動進行的,具有被動性,因此,即使車勤保障工作圓滿完成,仗打贏了,功勞也會不突出;而敗仗找原因則常常是由于保障不利造成的.這就使車勤保障的責任巨大,往往會造成車勤人員心里不平衡,從而容易挫傷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影響工作效率,嚴重時還易釀成事故.
1.6盲目沖動心理
戰場中,當車勤保障工作順利完成并取得勝利時,部分車勤人員往往會有盲目沖動心理.這些人員由于剛剛在異常艱巨的環境下完成運輸保障任務,認為終于可以放松了而過于興奮,就會導致不能冷靜約束自己的行為并正確評價行動的后果.比如開車時只顧興奮喜悅,注意力完全不在駕駛車輛上或興奮的盲目開快車,再有喝酒慶功后開車,這都易出事故.
此外,當戰爭不順利時,部分車勤人員還易產生悲觀煩躁心理、懷疑心理,甚至厭戰心理等,這里不再詳述.總之,現代戰爭對車勤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質要求,戰爭中易于出現的消極心理現象,表明了增強戰時車勤人員心理素質的重要性,這就更加需要對戰時車勤人員不良心理特征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
2不良心理特征產生的原因
人的心理過程十分復雜.戰場上車勤人員不良心理因素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主觀和客觀因素,又有生理和心理因素.
2.1車勤人員心理準備不足
雖然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但這不意味著戰爭不會發生.當戰爭降臨時,由于車勤人員缺少應有的心理準備,加上平時心理訓練不夠,一旦走上戰場,置身于殘酷險惡的戰場環境中,就很容易產生驚慌、恐懼心理,從而影響運輸任務.因此,對每個車勤人員來說,杜絕當和平兵的想法、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和警惕意識、做好戰前心理準備很有必要.
2.2車勤人員過度自我保護
車勤人員在執行任務時,適度的自我保護可以使其戰斗意識、應變能力顯著提高;而自我保護過度的話,則容易產生驚慌、害怕、焦躁心理.如果在危險和緊要關頭車勤人員過度自我保護,他們會不顧一切回避危險,害怕受傷致殘,流血犧牲,害怕自己幸福的小家庭受到影響,不愿沖鋒陷陣,就可能出現貪生怕死、逃離戰斗崗位,從而不能保證運輸任務的完成.
2.3戰場環境急劇變化
戰場環境急劇變化帶來的沖擊與挑戰,使戰爭的危險性增大,人員的傷亡可能在瞬間內產生,戰場上的車勤人員時刻處于各種危險之中.這就造成了車勤人員對環境的不適應和不平衡,容易導致過度緊張、恐懼和疲勞心理,進而使人心里煩躁、反應遲鈍,承受巨大的心理負荷,無法穩定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做不出正常的反應動作,在執行運輸任務時就很容易出錯.
2.4敵方高技術武器的使用
現代戰爭條件下,高技術武器的巨大威懾力、殺傷力、破壞力使戰場環境更加險惡,對抗更加激烈,戰斗更加殘酷.往往敵方一發現情況,就能夠快速精確打擊我方汽車運輸分隊,使車勤人員措手不及,產生恐懼心理,嚴重的甚至出現棄車而逃的情況.
因此,在運輸途中,車勤人員時刻擔心敵方使用高技術武器進行攻擊,心理極不穩定,高度緊張和恐慌心理對其舉止和行動會帶來不良影響.
2.5對作戰對象具體情況不明
研究表明,不了解危險的性質及其實際范圍,不了解戰斗中出現的各種聲音和其他現象的原本性質,會引起軍人的不安;焦急等待的情感,會束縛他們的主動精神和積極性.因此,只有全面了解敵方狀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使我方車勤人員心里不慌,從容對待,從而調動他們參與戰時運輸保障的積極性和完成任務的信心.
3增強戰時車勤人員心理素質措施
3.1加強對車勤人員戰前心理危機預防
一方面加強戰前的心理輔導、選拔、鑒定.為提高汽車運輸部\\(分\\)隊的心理健康水平,預防其戰斗應激障礙、心理失常和身心疾病的發生,要對車勤人員進行必要的心理學檢查,對心理不健康者及時采取措施.另一方面搞好信念教育,堅定官兵心理意志.培養車勤人員忠于祖國、為祖國而戰、為人民勇于犧牲的使命意識和職業道德[3].要搞好戰爭價值觀教育,使車勤人員明白為何打仗、為誰扛槍和正義之戰必勝的道理,堅信黨的領導和中央軍委的正確指揮.還要培養車勤人員強烈的戰斗精神和尚武情結,不斷激發他們的頑強斗志,讓其在強烈的軍旅氛圍中始終保持軍人本色和良好心態.
3.2加強對車勤人員戰前心理訓練
強化車勤人員心理訓練,應針對其在未來戰爭中可能產生的消極心理反應,增強其心理耐受能力.必須進行適應性的心理素質訓練.立足平時,著眼戰時,把心理適應力和耐受力培養鍛煉貫穿于日常工作、訓練演習中.要貼近實戰,進行摔打,有意識出險情、設難題,讓車勤人員在復雜環境中接受挑戰、應對考驗,強化其運輸保障戰備演練和運輸防衛生存能力的訓練,設置近似實戰情景的訓練課目,讓官兵們在視聽刺激中產生身臨實戰的心理感受,增強臨危不懼的心理承受能力[4].通過這些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可以大大增強車勤人員的心理素質,從而降低平戰時心理障礙的發生率.
3.3加強對車勤人員戰時心理疏導
心理疏導是部隊極其重要的力量保證.更為重要的是心理疏導能夠把大的矛盾化成小的矛盾,使被疏導人員始終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積極運用各種調控方法,對車勤人員的不良心理反應進行消除性干擾,以阻礙、削減甚至消除其可能引發的各種不良影響和后果.比如可以調動積極因素,豐富戰地文化生活,避免因戰斗頻繁、精神緊張、生活單調、身心疲勞而產生心理失調;再就是組織進行思想心理互助和自我心理訓練與調節.自我心理訓練與調節,既需要在平時的心理訓練中打好基礎,又要適應汽車分隊的專業特點在運輸勤務保障訓練中進行心理強化.
3.4加強對車勤人員戰時心理激勵
所謂心理激勵,是指在戰爭中通過對參戰人員有意識、有目的地施加一定的外部刺激,激發其作戰動機的心理過程.心理激勵是心理戰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心理激勵,激發全體將士高昂的士氣,是提高戰斗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取得戰爭勝利的必要前提.可以深入戰場鼓動,激發車勤人員敢于勝利的戰斗精神.鼓勵其敢打必勝,通過懸掛戰斗標語,高唱戰斗歌曲等積極營造英勇戰斗的戰場氛圍和心理環境,昂揚車勤人員的戰斗精神[5].還可實施獎勵與懲處,堅持正面激勵,做到獎懲有序,通過表彰個人等活動來激發車勤人員本身應有的戰斗力.
參考文獻
[1]劉曉琨.怎樣解決作戰中的心理問題[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6:176
[2]王邊疆,盧海濤.戰時不良心理的調控[J].政工學刊,2005\\(3\\):48-49
[3]楊啟才.官兵怯戰心理探析[J].政工學刊,2002\\(11\\):55-56
[4]戴義家.增強官兵良好的戰時心理品質[J].空降兵雜志,2005\\(2\\):36-37
[5]江明華.戰時心理障礙的消除[J].長空,2000\\(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