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充滿著生命靈性與情感的藝術。但是,在新的教育形勢下,農村初中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作為最有活力、最具靈性、最有趣味的學科,屢屢遭受學生的冷遇,學生學習的激情不高,興趣不濃,精神不飽滿,勁頭不足,聽著不過癮,看著不解渴,語文的激情魅力在課堂上得不到任何的體現。投人的情感遠遠不夠,使得教學的目標很難以實現。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學習好祖國語言,讓這門充滿魅力的語言文字受用終身。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應注重用激情點燃學生,這不僅能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還能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智力全面發展的需要。如何讓激情充滿課堂,讓課堂收獲高效呢?我認為應做好這幾個環節的工作。
首先,豐富的知識儲備,是保證課堂富有激情的前提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習了各方面的知識,有的甚至在某一方面比老師一點也不遜色!教師要想在課堂上游刃有余、信心百倍,就必須做好知識的儲備,就要認真備課,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因為這是關系到這節課教師能否激情飽滿地授課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也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次,飽滿的情感展現,是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的關鍵課堂上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的情緒,決定課堂的氣氛,決定課堂的效果,決定學生學習的興趣。
當老師精神飽滿、面帶微笑,充滿激情地走進課堂時,學生的精神都為之一振,激情馬上來臨。老師的激情就像一?;鸱N,一下子點燃了學生高漲的情緒,課堂氣氛會隨之活躍起來。如果滿懷激情地進行新課導人,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教師可先放一段有關春天風光的錄像帶,花塢春曉、桃紅李白等春景激起學生討春天的喜愛之情?;蚍乓磺洞禾煸谀睦铩返匿浺?,創造意境,使學生在美妙的樂曲聲中自然進人對課文的學習,引起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課堂上教師還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培養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課堂的氣氛就會越來越活躍,課堂的效率也就會越來越高,從而形成一種良險循環。所以,課堂中要保持良好心態,才能很好的駕馭課堂、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再次,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和恰如其分的肢體語言是燃起學生激情的條件一個富有激情的語文老師,他的語言表達應是深情并茂、抑揚頓挫的,語言應是富有哲理而幽默的。如果老師上課充滿激情,聲音洪亮,妙語連珠,滔滔不絕。然后再配上恰如其分的肢體語言,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積極響應,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流露出敬佩、贊賞的眼神。如果教師教學語言平淡無味,沒有抑揚頓挫,一個聲調從頭講到尾。面部表情沒有絲毫的微笑,鐵青著臉,嚴肅而又莊重。同時,教師站在講臺上手扶講桌,動口不動手,或者目不轉睛地看某個地方講課,沒有恰如其分的肢體語言。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失去聽課的興趣。所以,我們上課時應經常掃視每一位學生,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有時適當走下講臺講課,對個別昏昏欲睡的學生點擊提醒,或提問催答,或以幽默的語言引人發笑,活躍課堂氣氛。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充滿高效和生命活力的課堂,才能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才能使師生在相互作用中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
最后,親切的師生交流,是延伸激情的配方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生動有效的學習氛圍,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課后與學生保持親切的友誼,讓激情延伸也是很重要的。下課后,學生如有問題可以到教師的辦公室提問,教師應耐心解答,學生與教師迎面打招呼問好時,教師要面帶笑容回禮問好,不要愛理不理,一聲不吭;平時學生有困難,應主動問候,熱心幫助。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體貼與溫暖后,才會對教師敞開心扉,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也只有建立在這種情感基礎之上,教師的課堂講解才會觸動學生的心靈,使之與自己達到共鳴。當然,在與學生交往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離。距離產生美和神秘感,而這種“距離”的狀態使人保持一種好奇心,就像在熟人面前,可以肆無忌憚,不加掩飾,但在陌生人面前,你卻會在乎他們的看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希望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形象。有“距離”使學生在課堂上不敢“放肆”,適當的“距離”又可以使學生感到親近,讓教師的激情在課后仍感染每一位學生,保持對你熱情,期待著上你的下一節課,即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講的這個道理。課堂效率自然也就好起來。
總之,要做一位充滿激情的語文教師,要做的事情還很多。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才能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讓學生受到教師情緒的感染,將全身心投人語文學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