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帝國發動了對清帝國的戰爭,由于戰爭的起因是鴉片的貿易所以史稱“鴉片戰爭”鵑片戰爭從1840年6月英軍封鎖珠江口海面,導致1842年8月《南京條約》簽署,歷時兩年最終以清帝國慘敗、賠款、通商為結束,由此,中國進入了一個百年的黑暗時期,中國的領土、領海、國家主權被逐步蠶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程被列強打斷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造成5000年中國文化和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作為歷史的研究者我們應該對鴉片戰爭進行更為科學的研究要從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分析入手探尋失敗的必然原因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更好地指導社會的發展和實踐。造成一場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很多內在的原因我們應該站在辯證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從歷史資料的分析入手,探尋出鴉片戰爭戰敗的主要原因起到以故鑒今的作用。本文通過歷史學習和大量資料的整理提出了社會、制度、軍事落后以及腐敗是導致鴉片戰爭失敗主要原因的觀點,并提出了封建制度腐朽、政府和軍隊官員腐敗、武裝部隊武器落后三方面原因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論述希望對分析和研究鴉片戰爭和中國近代史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作用。
1 封建制度腐朽是鴉片戰爭戰敗的社會原因
清王朝是我國封建時期的最后一個朝代,落后的封建制度極易形成暴政和腐敗的溫床,皇權作為一切政治權力的源泉凡事旨唯皇帝之令是從封建專制帝國由皇帝集軍政大權于一身皇帝為了自身利益和統治階級利益會出現各種變更,由于制度的腐朽這些變更難于得到有效的執行這會導致清政府對戰爭失去控制和把握最終導致失敗。在鴉片戰爭的整個過程中初期清政府對英軍的實力估計不足對自己過于自信導致戰爭初期不能有效利用自身優勢而出現“以弱為強”的局面這導致戰爭初期戰事的迅速潰敗。廣州之戰后清政府以皇帝為代表產生了委曲求全的政策,在當時的封建制度條件下統治階級上層產生了畏敵心態這造成數次反擊機會的白白喪失。當英國軍隊第二次北上后二青廷感覺到武力的威脅轉而產生決意較量的政策在浙東反擊失敗后又形成屈服和妥協的態度,這樣的態度轉變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中造成了極大的混亂產生了消極影響最終整個國家不能形成全力抗擊英國侵略者的社會共識和政治環境,出現鴉片戰爭戰敗也就是情理之中。
2 政府和軍隊官員腐敗是鴉片戰爭戰敗的重要原因
在整個鴉片戰爭期間軍事上和政治對戰爭的判斷錯誤頻出這是由于政府和軍隊官員腐敗而導致的政府和軍隊官員腐敗必然導致指揮效率低下、行政效率的降低洛級政府官兵欺上瞞下成為常態造成對敵我雙方情況的不了解特別是對英國及英軍情況的無知、誤解導致在戰略決策上的錯誤反復出現。官員的腐敗還在于沒有能夠真正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不能利用有利條件反而會采取妥協和投降的政策這也是導致鴉片戰爭失敗的重要一環。
3 武裝部隊武器落后是鴉片戰爭戰敗的軍事原因
清政府武裝部隊沒有精良的武器和優勢的火力,軍隊主要用的是弓箭大刀長矛其中也有一些火繩槍但需要點燃火繩緩慢地捕捉目標常常在火藥引發時月標已移動或對手早已開槍將其擊倒。清政府當時的火炮制造和鑄造技術全面落后于西方國家不僅僅體現在工藝上而且在鋼鐵的原料上也遠遠低于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因此制造出來的彈藥十分粗糙其戰斗和殺傷力遠比不上英軍的裝備。中國人手工鑄造的大炮禱件“布滿蜂眼”胞膛“毫無算學尺度”裝藥少了打不出去裝多了自炸自傷,即便有幾門裝有瞄準鏡的西式大炮兵員也缺乏科學的訓練和戰場配合。武器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戰略戰術的運用。入侵的英軍以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和戰爭觀念將人和武器組合成一部精密的機器戰前偵察測繪細致到每一段河道的深度艦炮和步兵之間屺合到射擊時間與進攻距離之間的確切的數量關系在混亂的中國士兵面前英國兵排成數排半圓形的進擊隊型前隊射擊后隊裝彈互相交替上前既不留有火力的間歇漢自我形成安全保護。在武裝部隊武器上的落后會直接影響到軍隊的戰術和戰果,因而會影響整個鴉片戰爭的結局。
結語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發端,其本身的重要性和研究價值值得歷史不斷地去認識和開發,要以鴉片戰爭的分析為切入點探尋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要以鴉片戰爭戰敗的原因分析為著眼點得出歷史、科學的結論起到指導實踐的作用。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一個國家制度腐朽必然導致經濟落后啟員腐敗必然影響軍心、民心出現被動挨打、戰爭失敗、喪權辱國就成為一種客觀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全社會、全民族的共識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治理社會結構中不合理的部分提高反腐的力度凝聚軍心、民心抓住發展的機遇不斷發展和壯大自身這樣就可以實現復興的偉大任務使中華民族永遠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
[1]蔣增禮.清王朝“防民甚于防寇”的政策是導致鴉片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03\\)
[2]黃宇和21世紀初西方鴉片戰爭研究反映的重大問題\\)從近年所見的三部鴉片戰爭史研究著作說起[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1\\)
[3]蔡樂蘇,尹媛萍.反抗帝國主義的另一條道路.論蔣廷蔽的琦善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
[4]朱哲芳.論罪惡的鴉片貿易以及中國人民開始遭到雙重掠奪[J]廣西社會科學.1990\\(04\\)
[5]韓宗英.鴉片戰爭失敗原因探討[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