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部隊一切工作中的生命線,是生成戰斗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新時期公安消防部隊防火、滅火和應急救援任務愈發復雜和艱巨。因此,探尋有效的生產戰斗力的方法,對切實提高公安消防部隊的戰斗力有著重要作用。
一、部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美國教育學家菲利普·W. 杰克遜于 1968 年在其著作《班級生活》中提出“隱性課程”(hidden curriculum)這一概念。杰克遜認為,學生除了從學校學到讀、寫、算等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態度、動機、價值等其他方面的成長。而這些都是學?!皾撘颇钡貍鬟f給學生的。
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相對于傳統的顯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盡力隱蔽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和目的,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或自主意識中逐漸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目的。其最大的優點就在于排除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反感情緒,化思想政治教育于無形。而部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過程中,教育者將教育計劃、內容、目的隱藏在部隊周圍的物質、精神、制度環境及特定形式的活動中,使廣大官兵在無意識中受到引導,獲得某種思想體驗,進而形成理性信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非常豐厚,包括內隱學習理論、緘默知識理論、情緒情感理論等。
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部隊基層工作性質的契合性。
(一)部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性。
部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秉承“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生活中,通過創造環境去感染和熏陶部隊官兵;通過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帶動官兵;以工作生活中的實事為教育內容,實時教育官兵;以靈活多樣的工作方法賦予官兵更多選擇判斷的權利等。消防部隊基層指導員和其他官兵都是同吃同住工作生活在一起,非常便于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而且當前消防部隊官兵主力是“80 后”“90 后”的年輕人,大多思想獨立而具有個性,傳統說教式思想政治教育顯然效率低下,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性的特點卻恰到好處。
(二)部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對于顯性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是一種多次雙向信息流的交互活動。不僅需要教育者多次針對性地傳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需要官兵的多次思想反饋。這種思想反饋至少包括三方面。一是官兵已有的默會知識,即官兵已經形成的認知。消防部隊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前應該了解官兵已有的認知,而且應當了解官兵的出身、經歷等。因為認知來源于生活實際,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二是官兵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直觀判斷和選擇,即最初的感性認識。例如,必須了解官兵在學習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后的想法,并進行必要的講解和答疑。三是官兵在實踐后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取舍情況。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對正確積極的反饋進行強化,對錯誤或歪曲的反饋進行及時糾正和引導。部隊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高校,雖然沒有足夠的理論教育時間,但指導員和官兵生活在一起,交流和實踐機會都比較多,非常適合開展交互性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三)部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
成功的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其實是一個使外在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內化為官兵的理想信念的過程。是使外在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從被感知上升為理性認知,并轉化為道德情感、內化為道德信念、最終外化為行為的過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是在實踐中傳遞和培育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并在實踐中檢驗。消防部隊領導干部在火場中率先垂范,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廣大官兵為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苦練本領,傳遞“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的思想認知。在生活和工作實踐中強化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敢于犧牲的精神,把不怕犧牲和奉獻當作生活的主旋律。只有來源于實踐的思想認知才能產生深刻的共鳴,最終付諸實踐的思想認知才能轉化為真正的理想信念。
三、消防部隊基層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途徑。
(一)塑造和宣傳典型人物。
人是戰斗力構成的第一要素,靈魂式的典型人物更是提升戰斗力的核心要素。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和帶動更多的官兵,“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樣子”.消防部隊基層的領導干部應當率先垂范,言傳身教,樹起一面旗幟。這面旗幟會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影響力和說服力。除了領導干部,消防部隊基層還可以從普通戰士中選擇優秀的人物,不斷塑造成典型人物。這樣的典型人物就是在普通戰士中間,教育鼓舞和示范導向作用非同一般。典型人物需要全隊的力量挖掘和培育,更需要科學的宣傳,宣傳典型時要把握好角度,主題鮮明。
(二)開展情感共融實踐。
多開展警民互動的活動,相互了解,相互幫助,建立深厚的軍民魚水情。深厚的情誼會更加激發官兵責無旁貸的意識,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強烈。當官兵的付出得到人民的認可和關懷時,就會形成更加強大的推動力。
在這樣的實踐中,官兵就能真正體會到軍人就應該是“拯黎民于水火,救國家于倒懸”的人,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深深地烙印到腦海中。這些互動活動可以是消防部隊官兵組織宣傳消防知識,與所轄地區企業和人民建立一對一幫扶組,也可以采用邀請群眾到消防部隊進行參觀等形式。
(三)警營文化建設。
文化不僅具有最長久的生命力,而且還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正如美學家蔣孔陽所說,“它不需要用任何抽象的理智形式,像知識灌輸一樣,像道德說教一樣,像行政命令一樣,像法律制裁一樣,從外部強加于人。它像空氣一樣包圍著受教育者,讓他不知不覺而自覺自愿地去感受、去體會,從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
優秀的警營文化內在的啟迪效能能夠提升消防部隊官兵的精神面貌,警營文化內在的導向效能能夠指引官兵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警營文化內在的約束效能能夠強化隊伍的自我管理,警營文化內在的凝聚效能能夠凝心聚氣,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
警營文化建設要體現物質文化的自感性,精神文化的隱滲性、制度文化的規范性和活動文化的體驗性。物質文化是指通過感官可以直接感知到的物質性對象的總和,主要體現為建筑裝飾、綠化等自然環境。消防中隊可以打造一些文化角、報刊亭、模范事跡展廳、隊史榮譽展館等,激發部隊官兵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精神文化是靈魂,是集中體現本隊特色、本隊高度認同、以觀念形態存在的獨特的文化品質,是警營文化的核心要素。每個消防中隊都可以根據本隊的文化傳承或地方特色來凝練出本隊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方面,制度在規范秩序的同時應蘊含科學性、思想性和教育性?;顒游幕膶嵸|是寓教于樂,可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使官兵獲得難忘的體驗,堅持娛樂性與思想性的統一,既要讓官兵感受到身心愉悅,更要注重思想上的引導和啟迪。
(四)應急思想政治教育。
公安消防部隊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應急搶險救援。由于突發事件的突發性、緊急性、不可預知性會不可避免地給廣大消防官兵思想上帶來強烈沖擊,在混亂的突發事件場景中,如何很好地引導官兵的思想是極為重要的。顯然,緊急狀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與日常條件是截然不同的,傳統顯性教育方式出現盲區,而采用隱性教育的方式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動,情緒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并比較容易受所處情境的制約。一旦進入突發事件情境,官兵的情緒就會被激發,產生情感體驗,隨著這種情感體驗的遷移和泛化,便生成了較為穩定的情緒狀態和情感,最終形成了新的認知。只有正面的認知才能凝聚成寶貴的思想政治品德。因此,在突發事件中應急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廣大官兵也會或多或少出現恐慌心理,個體的失常會導致群體的失控,而且由于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景遭到破壞,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時無法介入,就會導致內部話語體系的失控,加快負面情緒的蔓延。如果領導能身先士卒,團隊能互助合作,隊友能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群眾能理解,這樣就能激發官兵的正面情緒。同時,消防部隊加強應急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注重載體的培育,如進行突發事件的培訓、危機心理咨詢、突發事件案例分析等。
[參考文獻]
[1]趙子敬。論部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隱性教育[J].武警學院學報,2014,(03)。
[2]孫進輝。部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武警學院學報,2010,(05)。
[3]周兢。警營文化對公安消防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分析[J].武警學院學報,2013,(07)。
[4]劉偉。應急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初探[J].求實,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