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習主席鮮明地提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1]在市場經濟多元文化價值觀的影響下、在信息化聯合作戰與院校體系改革轉型的條件下,軍隊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者需要著力創新,將強軍目標貫通到青年學員政治理論教學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題和靈魂。
一、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貫徹落實新形勢下強軍目標的重要保證
強軍目標為新形勢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政治理論課作為軍校對青年學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斷地提高學員的思想政治覺悟和理論政策水平,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證。
1.思想政治教育為強軍目標的貫徹落實提供政治保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建設和發展的首要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牢牢把握聽黨指揮這個靈魂,始終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為根本任務,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當前,世情、國情、軍情及官兵成份結構深刻變化,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強化官兵忠誠可靠的政治品質尤為重要。面對戰爭形態演變、體制編制調整與環境任務變化,我軍軍魂從未有任何動搖和削弱,正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為官兵們筑起的堅固信念支柱。
2.思想政治教育為強軍目標的貫徹落實提供智力保障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新型革命軍人,使其在錯綜復雜的社會條件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習主席治軍方略的集中體現,為軍隊思想政治建設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只有將強軍目標作為規劃個人成長奮斗的著力點,順應官兵認知特點規律與軍事人才成長規律,結合各類崗位建設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貼近實際、扎實有效,才能強化其培養人、塑造人的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為強軍目標的貫徹落實提供持續動力當前我國面臨的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軍隊要堅定不移地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出發點。"能打勝仗"是軍隊在戰場上的生存法則。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更好地關注部隊、引領官兵,使官兵更加堅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成為廣大官兵自我的價值理念,激勵他們更加自覺地投身于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完成軍隊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以此實現并證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價值。
二、貫徹落實新形勢下強軍目標對青年學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創新提出了新要求
在青年學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貫徹落實強軍目標必須有效應對新問題、新挑戰,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
1.面對教學對象新特點的挑戰
軍校的核心使命是培養人才。今天的青年學員,既是將來的帶兵人,也是舉旗人,更是實現強軍目標的生力軍。
當前,青年學員多為80、90后的獨生子女,成長在"4+2+1"的撫養模式下,成長于國家和平發展時期,缺乏艱苦環境與復雜斗爭的鍛煉,戰爭積淀的敢打必勝基因有所退化,缺乏對我黨、我軍優良傳統的深入了解。因此,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需要形成新思路和新理念,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培養學員戰斗精神、強化官兵血性,才能履行好堅固強軍人才支撐的重任。
2.面對教學環體新發展的沖擊
首先,學員面臨社會多元文化的沖擊。當前,我國社會各種文化相互交錯,人們的思想也呈現出日益增強的獨立性、差異性、選擇性。這要求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修正教育理念,從學員中來、到學員中去,使他們在生活與實踐中緊緊圍繞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以此作為取向選擇、利益定向、行為評價的準則,作為多層次精神需求的內在動力。其次,教育輿論受到新媒體的變革性沖擊。隨著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內容相對穩定、呈現靜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時刻思考如何發聲、如何被采信,進而入腦入心。再次,現代科技運用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沖擊。自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對于推進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意識形態領域也隨之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征。
因此,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必須依托現代科技,成為馬克思主義與黨的創新理論的輿論放大器,向西方國家鼓吹的利己主義、霸權主義宣戰,及時遏止非馬克思主義思想意識的滋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3.面對教學聚焦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
能打勝仗是強軍目標的核心,牢牢把握住這個核心必須以提高部隊戰斗力為唯一的根本標準,建設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威武之師。軍隊建設以提高戰斗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政治理論教學也必須以此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能打仗、打勝仗。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緊貼時代發展、緊貼使命任務、緊貼官兵實際,著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每一位學員牢固樹立崇高堅定的信念,強化當好戰士的使命意識,狠下功夫投身到實戰化訓練中去,確保官兵信念不動搖、思想不松懈、斗志不衰退、作風不渙散,這是我軍所向披靡、無往不勝的根本保證。
三、著眼強軍目標要求推進青年學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創新
國防和軍隊建設已經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全軍都凝聚意志和力量貫徹落實新形勢下強軍目標,在真抓實干中走好強軍路、實現強軍夢。青年學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創新,亟須定位于"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在教學對象的主動探索中發揮主導作用,確保"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方向為方向",真正做到打得贏、不變質。
1.堅持理論指引,把握鑄魂的核心功能
新的歷史階段,軍隊完成和實現好新使命,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學員頭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這是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創新的根本任務,也是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要求。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我軍基本經驗和優良傳統的核心,是我軍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保持高度集中統一的組織指揮的根本所在,因而是我軍的軍魂。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緊貼軍隊面臨的社會歷史條件的新變化,緊貼學員思想、心理和行為方式的新特點,探索內容的拓展、手段的靈活、形式的多樣,都要密切聯系黨的創新理論的新發展,以問題為中心實現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學員頭腦,有效貫徹執行黨的意志和主張,堅定自覺地鑄牢聽黨指揮這個強軍之魂,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激發學員愛軍、建軍的使命感、責任感。
2.堅持正面宣傳,擔負價值引導的使命
習主席強調:"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不會在人們的頭腦中自發產生,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當前,西方敵對勢力加緊中國的和平演變,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更為激烈復雜。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擔負著意識形態教育和價值引導的使命,但不是"一刀切"、"填鴨式"與喊口號、貼標簽。這就要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建設好多維一體、增進交流互動的工作平臺,使知識性講授遵循文化知識的邏輯,注重系統性、抽象性、普遍性、客觀性;政治性引導遵循意識形態的邏輯,注重灌輸性、價值性、排他性;生活性指導遵循生活的邏輯,注重現實性、具體性、鮮活性,正面實現學員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交融。
3.堅持與時俱進,服務于戰斗力生成和發展
隨著新媒體的普及和終端便攜化,不同的思想觀念得以超越時空界限實現跨地域、跨年齡的傳播,人們可以毫無"壓力"地感知、獲取并分享各種情境與見解。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要與時俱進,關注新一代學員的性格特點、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尊重個性化,讓靜態的知識變為動態的知識流,讓平面的直線連接變為立體的層次架構,關注社會熱點、突發事件,以理性而深刻的剖析提升在學員中的影響力與感召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要將對強軍目標的感性認知升華與內化為理性認知,始終面向戰場、面向部隊,以服務打仗為導向,對課程體系、課程標準、教學內容規劃等進行調整,以不同主題向部隊靠攏、向實戰聚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解放軍報,2013-3-12(01)。
[2]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8-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