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激情 樂于分享 快樂至上當前,隨著考試制度的不斷變革,應試教育的流弊日益凸顯,高中語文教師和學生總是把寫不好作文的迷惑與痛苦歸結與考試,所以產生了學生不喜歡寫作文,教師畏懼教作文的誤區。 其實不然,寫作的過程就是一個分享的過程,就是一個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平時產生的各種情感運用文字表述的過程, 就是一個分享快樂的過程,所以,筆者認為,高中作文寫作是一項快樂至上的事業。
一、在高中語文課堂上,解放學生思想,還學生主動權是快樂作文的首要條件
高中生寫作文其是一個信息輸入、 儲存加工、良性輸出的過程,在所有的工作中,信息素材的輸入是一個前提, 而儲存和加工是一個中介,良性輸出,下筆成文是結果,所以這個過程能不能完成, 需要靠積極而有效的工作,離開了學生的主體性精神,如果在任何一環出了問題,寫作水平就不會上去,所以學生要產生積極的寫作動力,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讓高中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得到肯定,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寫作水平。 如果教師只是強硬地要求學生寫作, 把寫作當作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學生不能不寫,不得不寫,沒有選擇的權力,也沒有自主決定寫作過程,那是不可能把作文寫好的。 所以,教師一定要把自主權還給學生, 讓學生真正喜歡上寫作文, 自由地寫自己的心, 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 從而從根本上改變當前高中作文的教學現狀。
平時, 筆者在進行自主寫作時把寫作的形式還學生以自主, 自己選擇寫作拿手的形式,寫作時間也解放了,可以兩節課,也可以三節課。 因為每個學生的經歷不同,寫作素材不同,寫作沖動也不同,所以需要在一個特定的節點上去自然地流露。 我們要教會學生那些不期而遇發生的真實感受。 所以,筆者在課下讓學生練筆較多,無論是隨筆、周記、日記還是讀書筆記都幫助學生養成了隨手寫作的良好的興趣,或者三行兩行,或者長篇大論,隨性,只要興之所至,寫成即可。
二、高中語文教師要從寫作空間上給學生以自主權
筆者在高中作文課堂上除了把自由寫作的時間給了學生, 還把寫作的空間和內容也給了學生,學生想寫什么、不想寫什么或者寫成什么樣子,都是學生自己的事。 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養成一雙慧眼, 引導學生多角度地透視生活,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寫作素材不僅僅只局限于一所校園或一個家庭, 教師還鼓勵學生關注社會實踐, 多走進大自然去玩一玩,用自己的心靈來感知生活中的美好,摒棄了一切的寫作技法、寫作模式,強調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體味、去思考、去描述、去表達……對當前社會上、校園內、自身的現狀作出自己的評價。 只有還學生一顆鮮活的心,才能讓學生得到一種自由和快樂,才會真正地寫出自己身邊的人, 寫好自己身邊的事,抒寫自己身邊的情,感受到生之快樂,從而達到對生活的深刻體悟和對美好的事物的謳歌。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過:“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 一個好的教師教人發現真理。 ”我認為,高中作語文的教學自主探究發現遠遠比被動地接受灌輸快樂得多。 可以說,實質性的寫作規律和技法不是靠教師的硬性灌輸得到的,而是讓學生自主地去發現,或者通過教師提供的材料,創設的情境去生發的,這才能體現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未知, 而不是消極地接受知識。 如果教師總是拋開課堂的主動性,只是滿堂灌輸一些寫作技法,肯定不是一位高明的語文教師。 學生自己主動發現的寫作規律與方法跟大科學家發明一要東西的本質是一樣的, 都是通過自己主動的思維活動而發生的, 其智力的發揮和增長也是一樣的。 如果總是去模仿他人,把別人的寫作經驗、寫作技巧和寫作規律都拿過來照搬照抄,那真是失掉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將是沒有思想的低級人才。寫作本就是一件輕松自在的事情, 是一種在理想狀態下的寫作教學, 快樂寫作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起點。
三、高中語文教師要點燃學生寫作的激情
點燃學生寫作的激情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師現在寫作領域必做的功課之一。 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愛上寫作, 打消那種為分數而寫作、為考試而寫作的思想,讓學生明白,真正的寫作能力是現代生活中的必需, 是每一個公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必備技能, 也是從事任何一項事業的必備素養。 我們的作文教學目的不是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大作家, 而是培養成千上萬的具有自己靈魂內核的中國人,所以,我們需要的不是那些非創造文學作品的高深技法,而是一種生存能力,是一種能夠適應社會生存能力與發展的創造力。 寫作文是生活的本色,不需要任何裝飾和點綴。 所有的學生都要認識五六百個常用字, 都要進行寫作練習,但這并不是為了一個文學家、大作家的稱號,而是要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更充實。 高中生正是做夢的時期,是青春飛揚的時期, 其對生活熱愛的激情可以用大海來形容, 教師如果能把學生對生活的激情引流一部分到寫作上, 讓學生寫作文像熱愛生活一樣有熱情, 那么還愁學生寫不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嗎?
學生就是一堆火種, 教師就是點燃火種的火柴。 這就要求教師要先對生活有激情,先熱愛寫作,把寫作當成生存必須,經常寫一寫下水文,不能只停留在講授經驗上。 當前,我們高中語文教師隊伍中有很多人是只說不寫的“行家”,滿口都是考場作文技法,是常規模式,結果是適得其反。 如果一個多產作品的教師一定會帶出一批熱愛寫作的學生。 也只有這樣的親身試水的教師, 才能夠說得出所謂的技法和經驗。 當教師與學生一樣熱愛寫作時,才能夠產生共鳴,才能達成心靈的撞擊,碰出靈感的火花, 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熱愛寫作,把寫作當成生存必須的有靈魂的人。
四、高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與他人分享作品,分享生活的樂趣,享受快樂作文
教育心理學表明, 學生的生活面臨著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 他們必然會對各項任務進行成功率的評估, 力求成功的學生旨在取得好的成績,所以會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而能夠獲得成功的都是那些有 50%成功把握的學生,如果他們勝券在握或者沒有目標,那就失掉了成功的可能,前一種學生失敗在大意,后一種學生失掉了挑戰的勇氣。 所以,我們要啟動略拔高一點兒的目標設定, 讓學生不斷地嘗到成功的甜頭。 這也是學生之所以喜歡學習數理化的原因,解答一道習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和秘訣,就能夠攻一道又一道的難題,從而動力十足地成為尖子生、狀元。 而作文的寫作則正好與此相反, 辛苦兩節課寫出來的東西可能會被教師批得體無完膚, 有太多的失敗發生在學生身上,盡管也有一些火花,但還是不夠的。 所以,筆者認為對學生的習作評價要多元化。 只要有一個閃光點,就要放大了去表揚。
綜上所述, 高中語文教師要在學生心靈中播下寫作是非??鞓返姆N子, 并且給種子肥沃的土壤,調動起學生學習的激情,視寫作為一件快樂的事,自由的事。 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寫作出現個性化特征, 才能鮮活有靈魂,也才能出現一批又一批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