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其他論文 > > 岑毓英處理內亂解決外患的軍事思想
岑毓英處理內亂解決外患的軍事思想
>2022-10-18 09:00:00



岑毓英\\( 1829 -1889\\) ,廣西西林縣人,壯族,晚清封疆大吏。有治史者稱之為清“同治中興”四大名臣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并列,雖然岑發生的作用和影響遜于曾、李、張三人,但在中法戰爭史以及壯族人物史中卻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軍事上他更是一位勝多于敗、功成名就的杰出人物。筆者依據接觸到的資料如黃盛陸等標點的《岑毓英奏稿》\\( 上下冊,卷首附有皇帝諭文、碑文、墓志銘及滇、黔、桂巡撫疏文和《國史列傳·岑毓英》等史料\\) 、《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岑毓英”傳、唐志敬《清代廣西歷史紀事》、梁?!夺褂ⅰ返?,對其軍事思想進行一些疏理研究,以求教于同行。

一、岑毓英軍事思想形成的背景、基礎

岑毓英軍事思想形成從清咸豐初年任西林縣西鄉團總算起,大體可分兩個時期。一是在家鄉和入滇鎮壓反清武裝時期。此時期跨 19 世紀 50年代初至 70 年代歷 20 多年,其軍事思想包括由書本到實踐,由實踐到理論的認識發展過程,形成了其平息“內亂”的一套整軍經武思想和主張用近代軍器的戰略眼光。二是在籌劃臺灣防務和節制中越邊境的粵楚各軍并親自率領直屬部隊對付法英侵略勢力時期。這個時期以中法戰爭為核心\\( 包括戰前、戰后\\) ,有較明確的針對“外患”的戰略戰術思想。如戰略思想方面: 基于對帝國主義侵略掠奪中國的本性有著深刻的認識,他主張積極防御、打有準備之仗; 在參戰部隊選擇上,較之紀律松弛、腐敗又缺乏訓練的綠營兵,他更相信自己帶出來的鄉勇團練\\( 練軍\\) ,甚至劉永福的黑旗軍。又如戰術思想方面: 為對付法英“槍炮精利”,他“飭諸軍創為地營,開挖明曹,架以松梨等木,洞開槍眼,延袤十余里曲折而入,聲息相通”。
這些已是現代戰爭中常用的戰壕戰術\\( 如著名的淮海戰役中解放軍曾大量運用\\) 。岑毓英的軍事思想由形成臻成熟,與其家庭、教育背景及時局有直接關系。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憑借“船堅炮利”打破國門并進一步侵奪蠶食中國貨利和領土,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以太平軍和各地會黨為代表的反清武裝風起云涌,西南、西北均有回、漢等民族起義。清政府內外交困,各地官僚地主因“天下不靖”紛紛興辦團練自保。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岑毓英選擇“忠君報國”作為其人生的目標方向,并成為指導其一切思想、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制高點。岑出身沒落土司家庭,讀書刻苦用功,1842 年曾自帶行李書籍,到離家百里之外教育條件較好的云南廣南府城讀書; 1845 年,岑回桂應試,先后取得縣試、府試、院試三連冠的佳績。至 1849 年岑父病逝、作為長子不得已中斷學業掌管祖業之時,他已經接受了 15 年的正統封建文化教育??梢哉f,封建倫理、儒家思想,是他軍事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礎。
1851 年他組織團練,立下“誓殺身以報國”的決心,開始了他搏擊功名的戎馬生涯。在一次宴會上他應答“大儒”們問及為什么不走“正途”通過科舉入仕時指出: “貔貅百萬臨城下,誰問先生一首詩?”他認為讀書人應面對現實,不應一心只放在儒學上,惟有以文輔武,以武報國,方能成就大器??梢?,務實又是他軍事思想形成的又一基礎。
他身體力行務實主義,以一介書生,四十年軍旅,在儒家入世思想支配下,“處餉絀兵單之勢,展折沖御侮之才”“激勵眾心,出奇制勝”,成就其功業。從“書生從戎”這一點,他與近代歷史人物曾國藩兄弟、左宗棠等人不無近似之處。他兩次募勇入滇,轉戰西南,撲滅各地反清武裝,以其軍事才識和軍功,逐漸晉升為清廷的封疆大吏。后來,法英等列強進一步入侵我邊陲,他又承擔著維護封建統治和抵御外來侵略的雙重任務。這使得他的軍事思想在實踐中不斷總結、運用,在應對內憂外患的過程中日臻成熟。

二、處理“內亂”的軍事思想

1. 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運用戰略戰術,辯證運用“剿撫并用”“避堅攻暇”; 主張事權統一; 分化瓦解,各個擊破。軍事思想受封建倫理觀及價值觀、是非觀主導。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西南反清斗爭風起云涌,云南最有影響的是杜文秀率義軍攻占大理建立政權。1853 年,岑毓英因在西林爭奪實授縣丞中失利、又恃早年求學于云南熟悉地理人物,帶領鄉勇入滇,在羅平縣組織團練護礦\\( 兼礦工\\) ,后受任于清軍軍官何有保、何自清助剿“內亂”,并在一系列“剿亂”行動中漸露頭角,任宜良縣知縣。至1857 年 1 月,岑會同都司何有保攻克紅巖,敘功賞戴藍翎。但此時云南已呈“全省糜爛”之勢,1857年6 月,云貴總督恒春憂憤自殺、巡撫舒興阿托病離任,云南政局大亂。岑毓英感到前途渺茫,借口籌資募勇,返回西林蟄居,實則總結經驗教訓。經過苦苦思索,1859 年,岑第二次帶軍入滇。十多年間,他采用“剿撫并用”、區別對待和“先東后西”“避堅攻暇”的方針分化瓦解反清武裝,各個擊破。終于1873 年攻下了大理,平息了云南的“動亂”。
善于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和運用戰略戰術。戰爭和戰場形勢總是瞬息萬變的,靈活地運用有效的戰略戰術才是克敵制勝的根本。岑毓英鑒于滇省遍地烽火而剿兵分散、疲于奔命,“已克各城多不守……以西賊猝難殄滅”提出了“先東后西”“避堅攻暇”的戰略,即先解決分散而且勢力弱于滇西的滇東反清武裝,最后解決滇西大理杜文秀部。這些戰略得到滇省文武官員的認同并不斷取得勝利。他在同治十一年\\( 1873\\) 十二月十九日的《官軍克復大理府城首逆伏誅全郡肅清折》對此作了解釋: 同治六年\\( 1867\\) 西征官軍屢剿屢敗,“推原其故,皆由東南黨援未除,則迤西\\( 作者注: 明清時稱云南西部地區,大致包括現在大理、麗江、永昌等地\\) 寇氛愈熾。故先從各路征剿,克曲靖而東隅固\\( 作者注: 曲靖是迤東大郡,又是糧道所由\\) ,解省圍而內患清……由此內顧無憂,遠圖易舉。臣等所以先事東隅而后事迤西者,職是故也?!?br>主張事權統一。岑毓英是個勇于任事的人,他的上級、同僚給清廷奏折中多提到他“實心任事”。但只做事、沒有權,是很難做成事的,尤其是軍事行動,在血與火的戰場中必須事權一致。岑毓英熟讀《孫子》《六韜》《三略》,又征戰多年,深知其中道理。在軍事行動中,綠營兵積弊甚多,他在“擬八條”中說“查滇省綠營……承平日久,訓練多疏,將不知兵,兵不知戰”。同治四、五年,清軍圍剿盤據云、貴、川三省交界的陶氏兄弟反清武裝,兵、勇各行其是,川、楚、黔各軍號令不一,會剿久而無功,“毓英條上機宜,謂不一則軍不用命,愿率滇軍獨任此役”。旋經新授云南巡撫劉岳昭向清廷力薦岑毓英智勇兼優,“請專責以一事權”,得到朝廷允準。不到一年,岑毓英即取得剿滅陶氏兄弟的勝利。
主張剿撫并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強調對反清武裝區別對待。不可否認,19 世紀中葉云南回、漢農民反清斗爭中既有階級矛盾也有民族矛盾,盡管民族矛盾是由清政府實施民族壓迫導致和回、漢剝削階級為轉移階級矛盾而挑唆的,但畢竟存在。據《云南巡撫譚鈞培臚陳勛績疏》: “咸豐六年滇回之亂,起自與漢民仇殺,初誤于當事不能分別良莠,一意主剿”; 而“回酋馬如龍自陳迫于仇殺,實無反意,愿率眾就撫”。 回民武裝馬如龍部就是卷入回、漢民族矛盾后發展而成的。
1861 年,馬復初、馬如龍再次組織回民武裝圍攻昆明,署云南提督林自清率兵每日在南門外與之交戰,三個月不分勝負,云南巡撫徐之銘即派岑毓英與回民武裝議和?!柏褂⒎钕I之,暢陳順逆,馬如龍俯首聽命,獻所據新興等八城。其秋,以辦理安撫著有成效,賞加按察使銜,并換花翎”。
鑒于當時投降后的抗清武裝多有反復,岑對馬復初、馬如龍一直用心籠絡,這在他的奏折中均有反映。但馬復初后來“復叛”,終被岑消滅,而馬如龍緊跟岑毓英“忠君報國”鎮壓各路抗清武裝則一直得到岑的極力關照,甚至上奏《提督馬如龍被賊炮傷趕緊醫治片》等一類奏章。這就說明岑毓英辯證地運用了“撫”的政策,“撫”的工作比其他官員做得更深入。而對于拒絕投降、真正反清的武裝,以封建的“忠義”自許的岑毓英總是代表清政府堅決予以鎮壓。如: 同治三年九月,他克尋甸,斬“逆回”馬榮、馬興才; 同治五、六年間,他攻破云、貴、川“三省之交、八山環合、三面嶄然”的陶氏兄弟根據地豬拱箐,斬首 22000 余級,“擒逆首陶新春及偽天將偽軍師等凌遲處死……擒陶三春及悍酋二百余人,皆斬之”;同治十一年在攻奪大理城一役中,岑對要求投降的義軍或“立就軍前正法”,或“陽\\( 佯\\) 許之,密飭楊玉科選死士 200 人入城收軍械,嚴布重兵于城外夾擊之,斬偽將軍、參軍等三百余名”;大理軍民出城后被殺 2 萬余人,議和派將領亦被凌遲處死。
這也反映了岑毓英在軍事行動中首先以封建的“忠君報國”思想為基礎,與同時期的左宗棠等人一樣,是以典型的封建倫理道德規范為指導、尊君輕民的。也就是說,作為軍閥,他們會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所以,岑毓英的軍事思想帶有鮮明的階級性,受封建倫理觀及其價值觀、是非觀主導,有著對“造反”民眾殘忍濫殺的一面。

2. 提出革除軍隊積弊,重視兵源配置、將領選擇和糧餉配備; 主張易勇為兵\\( 或改防勇為練軍\\) ;主張用近代軍器; 注意嚴明紀律、嚴定賞罰,杜絕鴉片影響軍隊。

綠營兵是清廷分守各地的正規武裝。但咸豐、同治年間“歷十八年”轉戰云南各地的岑毓英卻深切體會用鄉勇得心應手,用綠營兵則難以克敵制勝。同治七年,滇省綠營兵額雖有 37000 多名,但要對付如火如荼的各地反清武裝,兵力明顯不足,且“訓練多疏,將不知兵,兵不知戰。倉促有事,則募勇為兵,餉需支絀,即不能不后兵而先勇。于是兵丁益困,營務益弛”。所以,岑毓英多次向朝廷提出革除軍隊積弊,加強訓練,讓鄉勇團練成為正規軍,而后嚴明軍紀,嚴定賞罰的主張; 岑毓英又深知兵源、兵員、將領、糧餉是軍隊作戰的根本,這一點從他的眾多奏折看出,他有時籌劃計算這些要素簡直到了“斤斤計較”的地步。岑毓英轉戰于滇黔之際,眼見原以保土安民為目的的鄉勇云集左右,產生了易勇為兵的想法,這集中反映在同治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的《通籌滇事酌擬八條請旨遵辦折》\\( 下簡稱“擬八條”,引文不另注\\) 和光緒五年十一月二十日《改防勇為練軍條議章程折》\\( 下簡稱“練軍章程十二條”,引文不另注\\) 上。也可以說,在這兩個奏折中集中體現了他的整軍經武思想?!皵M八條”中強調: 第一,重視選定兵勇數目,以備戰守。根據《孫子·謀攻》“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的說法,岑毓英認為,敵我對陣,兵力不足是大忌,即使獲勝克城,如不能乘勝進攻鞏固戰果,必坐失戰機; 兵勇充足,則可實行綠營兵原來的分兵\\( 分戰兵、守兵\\) 制度,使戰、守兵“更番戰守,既無停兵之時,亦免師老之患”,已克之地,可以守兵隨時撲滅“余火”,不致有內顧之虞。第二,提出易勇為兵的必要性。岑毓英兩次入滇帶的都是廣西鄉勇,這是他的基本部隊。岑毓英認識到: “滇省近年用兵,多藉鄉勇之力”,綠營兵腐敗無能,又領取較高的薪餉,久而久之必然影響到鄉勇的斗志,所以他提出易勇為兵。這既使沖鋒陷陣的人有正式軍餉,又給綠營兵補充了新鮮血液; 更何況本省兵勇“地利賊情熟悉”。岑在奏折進一步中指出“現在\\( 指同治七年\\) 滇省兵勇鄉團已調集八萬有零……滇省勇丁,除臣舊部粵勇千余人及新到投效把總周平楚所帶粵勇千名外,余皆本省兵勇與各廠砂丁?;蛞虻胤绞莶荒軞w營回籍、或因廠務廢弛停工失業,悉賴當勇糊口,既習戰斗,即不復耐耕作,實有易聚難散之勢。思所以善其后,莫如易勇為兵?!币子聻楸€可以增強部隊作戰能力,可以逐步解決地方負擔過重、地主豪紳借征捐勇餉盤剝鄉民的問題。后來岑毓英所率的滇、黔部隊,原為鄉勇身份的已占到軍隊百分之六七十,這就是革除綠營兵積弊“釜底抽薪”的辦法。第三,強調戰時糧餉的重要性。第四,必須選好帶兵將領,才使戰事得力?!坝露F練,雖無職人員,可以管帶; 易勇為兵,則本以本營鎮將統領,俾符體制而易約束?!笨偙?、副將,都是專職統兵在外的方面大員,任用須慎重。有些熟悉營務不知用兵,有些善用兵而不熟習營務,總以有勇知兵者為上。岑毓英認為,營務可學,而知兵將兵之才則難學。這一點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岑毓英任貴州巡撫之前,黔省營伍廢弛,兵不用命,全省縻爛,幾無完土,及到任,“卷查黔省綠營兵額”有近 32000 人,實際上在營之數又僅五成,岑將綠營兵守兵仍作守兵,而將“馬步戰兵仿北直省章程作為練軍”,并親擬黔省練軍章程十二條。其中: 第一,改防勇為練軍,“認真操防,練為勁旅,以補征調”。第二,編定練軍營頭,統帶、管帶等級別稍高的,固可隨時察看調換,而哨官必須提拔補充千總、把總實缺人員,以期熟習兵丁,便于稽查。這是針對原綠營兵“訓練多疏,將不知兵,兵不知戰”的改革。第三,綠營守兵由練軍補足額后,防地不變。所有練軍和守兵,均須造報花名、年貫等清冊,按月點檢訓練。第四,整頓營伍、嚴定賞罰,練兵守兵,視同一體: 按月操練,練兵中技藝生疏者,即降為守兵; 守兵中技藝嫻熟者,準提充練軍; 一切糧餉,照綠營舊餉制支給\\( 守兵比戰兵減等\\) 。第五,運用新式武器,“練軍軍器,總以火器為大端,刀矛次之”,日操哨官帶,旬操管帶官監督,月操統帶官監督“操練槍炮或打靶”。第六,賞不容濫而罰則必嚴。第七,兵員篩選要嚴,不合年齡或有游惰疲軟及不良習氣等不得徇私濫收,尤其提到吸食洋煙\\( 即鴉片\\) 者不收,入伍后雖有過吸食但仍精壯者可留用但章程實施一月后須戒絕,否則清退。以上這些都說明: 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岑毓英已形成一套比較系統的整軍經武思想。

3. 以人格魅力影響和帶領軍隊,注意總結將兵治軍方法和經驗教訓,甚至提出了軍隊改革與整頓吏治的關系。

岑毓英諳習兵事; 通曉大義,勇于任事; 入則決謀善斷,出則披堅執銳,身先士卒,百折不回; 在同僚中有主見,可與部下同甘苦; 別人的功不居、自己的過請罰,一無所私,賞罰必信,人樂為用。這些都是岑的同僚和同時代的人對其品格的概括。他經??偨Y實踐中成為的將兵治軍之道形成自己的軍事理論。比如,他要求將官與士卒同艱苦,沖鋒在前: “行軍之要,先共艱苦,士卒方肯用命?!边@可改變綠營兵當時“將不知兵”的情況;他身體力行自己提出的主張: “每戰,短衣帕首,輒為先鋒,屢受巨創,百折不回?!庇秩?,他把將官的選拔和培養擺在治軍的重要地位,“用兵之道,選將為先,茍能用將得人,則兵勇之強悍者可使訓良,柔弱者可使奮勇”“為將貴專謀,兵以奇勝……”選拔將官,他主張“不拘資格,不惜情面”,并踐行到底。在中法戰爭中犧牲的重要將領楊玉科,原來是一個普通勇丁,岑毓英在戰斗中發現他機智勇敢,便悉心培養,親自教他讀書識字。后來楊玉科官至總兵、記名提督,成為他身邊最得力的助手,在他的奏折中屢有褒揚。關于士兵,他強調要嚴格的經過正規化訓練,“即知訓練得法,雖兵亦精,茍不得法,雖勇亦弱”。
他的“練軍章程十二條”對兵營的組織與訓練,作了全面的規定。他還認為,綠營兵不力的根源是訓練不得法,并非天生“兵不如勇”。在指揮作戰方面,他重視謀略,善用計策,又強調官兵上下一致、同心協力的重要性,“夫用兵之道,必使將識兵心,兵識將意,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方能運用自如”。
他針對京中大臣議論整頓吏治營伍以足國用,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整頓吏治必先停捐,欲停捐必先足用,欲足用必先易勇為兵。按楚勇章程,各省如裁勇十萬,每歲所省餉銀,即足抵補京外捐項。各省多以勇營留防,則綠營未能整頓可知; 應將現在勇丁挑選精壯充補綠營兵額,痛除積習,易弓箭為槍炮,勤加操練,請自滇始?!痹谶@里,他明確了整頓吏治與軍隊改革的關系。

三、應對“外患”的軍事思想

忠君、報國在岑身上是一體的。如果說岑毓英處理“內亂”的軍事思想是以“忠君”思想為主導,則其應對“外患”的軍事思想就是以“報國”思想為主導,而且這個“國”不再是狹義上的“朝廷”,而是包含了人民與國土。通過他的奏折,不但感受到當年的金戈鐵馬、槍林彈雨和腥風血雨,更可以了解他的一些戰略戰術思想,比如他對付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和法英帝國主義對我國南疆的窺侵方面,就有不少值得后人借鑒的地方。
海線上“積極防御”。岑毓英與同時代的林則徐等人一樣,是少數能“睜眼看世界”的封疆大吏之一,對“外患”有著積極防范的思想。他在福建巡撫任上不長,卻在加強臺灣防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可見其對日、法、英等帝國主義的企圖和野心有清醒的認識,這與同時期的部分朝臣先是閉塞愚昧、妄自尊大繼而妄自菲薄、懼洋媚洋而主張“和、撫”的妥協退讓截然不同。
中法戰爭前夕,為加強臺灣的軍事實力和防御能力,光緒七年四月初八日\\( 1881 年 5 月 5 日\\)清廷詔令岑毓英任福建巡撫,辦理臺島防務。從光緒七年七月初五日\\( 1881 年 7 月 30 日\\) 抵達福建省城,到翌年六月十二日\\( 1882 年 7 月 26 日\\)離閩重新署理云貴總督,岑毓英在閩辦理臺防近一年,兩次臨臺駐島,“開山撫番,濬大甲谿,筑臺北城,瞻孤寡、恤寒畯,清查閑款,為賓興費”。
岑毓英注重實地調查。他到臺灣后,經過實地考察,發現臺灣港叉紛歧,四面受敵?;?、滬尾等口雖有炮臺,但不足資捍衛臺灣。臺北、宜蘭各縣尚無城垣,很可能會被敵人從此地進攻,從后路襲擊臺灣,于是加強防務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為此,岑毓英在觀音山等處監修了一批炮臺、營碉,在基隆添修了 1 座炮城,15 座碉樓,很大程度上加強了臺灣的防御能力。為了加強臺防,他奏請將他在滇省鑄造的 56 尊開花大\\( 銅\\) 炮由總兵雷應山、余壽康,副將王家彬保護運往福建臺灣,以加強臺灣的防務,清廷批準了他的奏折。除了從云貴拉去大炮等現代武器,他考慮到初到福建對那兒的將弁優劣缺乏了解,擔心在倉促之際用人不當,致使貽誤機宜,因此從滇、黔練軍中挑選精銳士兵 2000 名作為基本力量調往福建,這些精兵到臺后再擴充,使臺灣的精銳兵力擴充到 1. 1萬多人,分別留守澎湖、各??诤团_南、臺北及臺中之彰化縣。他還把一些著名將領調臺,如黔省提督銜記名總兵雷應山、松桃協副將楊國寶、記名總兵請補黎平營、參將丁槐、記名總兵云南楚雄協中軍都司張繼聲、總兵用留黔補用副將何秀峰等,他們均是身經百戰、可以獨當一面的將領。這些優秀將領和精銳士兵的到來,為臺灣防務注入了新的活力。
岑毓英渡臺之前經過查閱資料,認為“臺灣地方孤懸海外,日本窺伺已久。不早籌整備之方,則戒心易啟; 不量予變通之策,則兵氣不揚?!奔吧吓_島,又發現臺灣自歸版圖以來,屢有變亂。這些都是辦理防御的難點。綜合各方面的考慮,岑毓英認為,“臺灣之事,當以省刑薄斂,固結民心為上; 分路屯兵,嚴守陸地次之; 添扎營壘,保守??谂谂_又次之。而三者俱宜相輔相行,不可偏廢?!边@是岑毓英經過親身調查,周密研究之后得出的籌辦臺防的戰略思想。
這些思想打破了單純的軍事防御觀念,镕政治、經濟、軍事于一爐,是岑毓英軍事思想趨于成熟的重要標志。其中,把減輕老百姓負擔,團結臺灣各族人民放在首要的地位,表現了他在辦防中緊緊抓住了人這個重要的因素,突出了人在戰爭中的主導作用。岑毓英經實地勘探,精心研究,強調團結、依靠民眾; 守陸地和保??诩纫兄鞔沃?,又要相輔而行,不得偏廢。當然,由于階級的局限,岑的戰略戰術思想不可能上升到發動民眾、抵抗外侮的人民戰爭思想的高度。
陸線上“擊法防英”。擊法,指岑在軍事上思想上堅決抗擊法帝國主義入侵我中越邊境; 防英,指岑毓英在光緒元年\\( 1875\\) 處理近代史上著名的“馬嘉理事件”善后,派部將李國珍阻止英國駐緬甸遠征隊侵入云南一事。
光緒八年\\( 1882\\) ,法國出兵侵犯越南北部。五月,岑毓英重署云貴總督,奉命籌辦云南邊防事務,時直接統帥的兵力有 131 個營、共 5 萬人。八月到滇后即查探越南戰況,密作部署,整頓營伍,嚴格操練,進行備戰。同時派兵出關,助越守卡。
當清廷命令西南各督撫預先討論“李寶議略辦法”三條以備臨時會議之用時,岑毓英首先逐條答復: “疆界可分,而北圻斷不可割; 通商可許,而廠利斷不容分; 土匪可驅,而劉永福斷不宜逐?!彼倪@些主張,直到中法戰爭結束都沒有改變。
1883 年,岑毓英曾一度每月暗助越南三宣提督劉永福軍餉 5000 兩以作為餉需,其后又撥賞號銀 2萬兩予劉軍,把滇軍自鑄的開花大炮,鏟去字跡,送給劉軍 20 余尊。岑毓英這種暗助駐在越北的劉永福黑旗軍的做法,體現了他的這些軍事行動和軍事思想是以愛國思想為基礎的,對黑旗軍不但不歧視,反而十分看重、支持。他告訴朝廷:
“劉永福久在越南,情形熟悉,此時同仇敵愾,患難扶持,自當……駕駛拊循,得其死力。臣在越一日,保無他虞,祈紓宸慮?!边@與他在臺灣時團結、依靠民眾的思想一脈相承。
1884 年 3 月,法軍向駐守越南北寧的清軍和黑旗軍進攻,岑毓英派部前往增援。這一仗,由于駐守北寧的桂軍敗退,使法軍推進至諒江、太原一帶,岑毓英的后路受到威脅,不得不放棄興化,撤回云南邊境。這一仗后,朝廷在法國侵略者軟硬兼施威脅下,與之訂立了違背中越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中法天津條約》。但條約的墨跡未干,法軍就向駐在諒山的清軍發動進攻,接著又派出海軍攻打臺灣基隆,炸毀福建馬尾造船廠,擊沉清軍兵船 11 艘和商船 19 艘,清廷不得已向法國正式宣戰。岑毓英組織宣光攻城戰,并親率滇軍向駐守宣光的法軍進攻,展開肉搏戰,擊破法軍在城外布下的天花營,將法軍圍困在宣光城中。岑毓英與黑旗軍并肩戰斗了一個冬季,給法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后又配合東線馮子材展開對諒山的反攻,指揮滇軍和黑旗軍包圍了法軍據點臨洮。就在1885 年初馮子材取得了震驚中外的鎮南關\\( 今友誼關\\) 大捷的同時,岑毓英和劉永福在西線也取得了臨洮大捷。1885 年 4 月,清廷向法國求和,岑毓英上奏朝廷提出“五不可議和”和“五可戰”的主張,清廷沒有采納,他只好奉命回滇。
1885 年年底,法人占據諒山,次年正月初二回河內補充槍炮后即行北犯以救宣光。此時岑毓英再次親赴宣光督攻,并于已到月餉內提銀 2 萬兩,交部將分別重賞所轄各軍,挑選死士,以冀速拔堅城。連日轟倒城墻多處,官兵直沖缺口,雙方展開肉搏、皆有傷亡,相持不下。敵又在城內拆毀民房,仿滇軍挖設戰壕地營死守。隨后,清軍又挑奮勇,分三路攻城,仍用柴草捆填缺口進,因敵槍炮利害,清軍精銳多有傷亡,退扎缺口。此時,援敵已上到端雄,岑毓英飭諸將暫行停攻,斂兵待戰。令各營將新制釘子火地雷如法安置,迭令劉永福在左域安置地雷兩層,派何秀峰部千人前往左域增防,并派兩千人同越南領兵張文擎出扎臨洮府附近,俟敵進攻左域,即進攻端雄,斷敵后路。
這些軍事行動直到清廷與法國和議完成才停止。在整個中法戰爭期間,岑毓英三次出關,在抗擊法帝入侵的軍事行動方面十分堅定,沒有絲毫的猶疑; 其軍事思想積極主動,建立在“抵御外侮”的愛國主義基礎上。當時無論東南沿海閩臺戰場,還是中越邊境的西線戰場,中國軍隊進與退都保持戰略和戰術上的主動。岑毓英功不可沒,尤其是兩次組織宣光攻城戰,取得臨洮勝利,這些事跡可與東線的馮子材鎮南關大捷相媲美。
正是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和野心有著深刻的認識,在“忠君報國”的儒家思想支配下,岑毓英在軍事上才對外來侵略采取堅決的、積極的防備和抵御的方針。而這一點,表明岑毓英的軍事思想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