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并稱“晚清四大中興名臣”的胡林翼因有功于清朝對太平天國的鎮壓、多次向朝廷推薦李鴻章、閻敬銘等人才而被時人稱道。胡林翼生于1812年卒于1861年是著名的湘軍首領。作為道光十六年的進士胡林翼憑借其文武雙全的才華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歷任鎮遠知府、貴東道、四川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巡撫等要職。與其輝煌的從政經歷相比胡林翼的軍事指揮生涯更為人所津津樂道。他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于軍界發跡通過科學管理推動了湘軍及清政府其他派系的軍隊由弱變強。曾有人評價胡林翼說,“在軍事領域曾國藩恐怕都不及胡林翼。特別在軍事思想方面胡林翼可謂清軍的思想庫?!?br>
一、文武雙全領湘軍
胡林翼生于湖南益陽的一世代書香之家其祖父胡顯韶經史之學深厚但無心于仕途而在鄉里從教了一生。胡林翼的父親胡達源于1819年考中進士摘得探花之名窟拜詹事府的少詹事。他在為官之際仍崇奉理學集畢生才學撰寫了16卷的《弟子藏言》和4卷《聞妙香軒詩文集》名噪一時。幼承家學的胡林翼求學刻苦深受家門以及恩師賀熙齡、蔡用錫等人影響嗜讀《資治通鑒》、《漢書》、《史記》等典籍以及有關山川厄塞、地志輿圖、機要兵政等書籍。1836年胡林翼考中進士入散館授編修。后來清政府迫于烽煙四起的農民起義威脅,讓包括胡林翼在內的大量文臣進入和領導軍隊。胡林翼投身于湘軍從此正式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實際上早在胡林翼任職貴州、湖北等地時就以知府之職帶過兵、打過仗他曾參與過鎮壓貴東少數民族的起義還編練了數百名黔勇。從1854年至1861年胡林翼作為湘軍、鄂軍的統帥領導和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軍功顯赫他還將近十年領兵打仗的心得與古代軍事史相結合撰寫了28卷本的《讀史兵略》瀕結了他深厚的軍事思想。胡林翼的軍事思想首先表現在他的軍事戰略思想和軍事戰術思想兩個方面。
二、以上制下謀戰略
1854年胡林翼帶兵馳援武漢此時太平軍已經占領了武漢、九江、安慶、南京等長江中下游兩岸的多個戰略要點。胡林翼根據地理形勢和雙方戰局加上對古今戰略設計得失的總結形成了“以上制下”的軍事作戰戰略,即先奪回武漢再以武漢為戰略基地:沿長江順流而下奪取九江、安慶最后直搗太平軍黃龍南京。胡林翼在設計“以上制下,’戰略時指出武漢在金陵\\(即南京\\)的上游扼守東西、南北其地位關乎整個作戰大局若武漢軍情告急則臨近之地震驚朝廷控制南服均會受阻,以致國本動搖。因此他決定先收復武漢為湘軍接下來東征創造必要的軍事條件并緊緊掐住太平天國的長江“目因喉”。在這一軍事戰略指導下胡林翼指揮所率部隊對武漢進行了一波接一波的攻擊終于在兩年之后完全占領武漢進而控制住了湖北全境。
“以上制下”的戰略完成了第一步之后胡林翼考慮到當時形勢以及湖北戰果保存問題訣定帶兵至鄰省援剿。他說歲兵事就像學生的學業一樣不進則退能守則必戰。于境內守不如于境外攻此乃防剿第一要義?!碑敃r的全局形勢是九江西望武昌、東引安徽、南阻南昌是江南、湖廣之腰推亦是吳楚緊要之關鍵若太平軍得九江可圖江西與湖北若湘軍得九江河窺安徽及金陵;安慶是長江中下游的關鍵太、宿、桐、舒為江楚通,要收復金陵必先清剿安徽要清剿安徽必先拿下安慶。只有奪取九江、安慶才能斷絕了金陵的接濟。同時為保住湖北的戰果湘軍也要力保四川、湖南、河南不失并謀取江西、安徽。在胡林翼看來四川在湖北上游,R是湖北的商品來源地保住四川則福大失去四川則禍大井胡南與湖北唇齒相依保住湖南就是保住湖北。正是考慮到上述幾方面因素胡林翼決定調派攻打武漢時的得勝之師進攻江西、安徽并派出幾支隊伍分別馳援四川、湖南、河南等省。在胡林翼的運籌帷握下,1858年5月和1861年9月湘軍相繼攻克了九江和安慶。在收復安慶之前,胡林翼派出的分隊在四川成功剿滅了太平軍的石達開部隊穩固了清政府在四川的統治。
值得一提的是胡林翼的“以上制下”戰略思想與湘軍另一位領袖曾國藩的戰略思想不謀而合。但在戰略的執行過程當中胡林翼顯得切實宏闊而曾國藩略顯迂腐謹慎。例如曾國藩在攻打九江、安慶之前心生疆吏有封土的成見而遲遲按兵不動多次錯失了進攻良機。而胡林翼根本不在乎疆吏有封土的迂腐之見以及其他軍中大員的議論毫不遲疑地攻克江西、安徽是真正為攻取金陵鋪平道路的軍事將領。除“以上制下”軍事戰略胡林翼還提出過“兵事以一而成,以二、三為敗”、“兵事應謹慎但謹慎有余則不利兵事”等戰略思想。太平天國在興起之初勢如破竹后期卻在軍事戰略上顧此失彼屢屢敗退其中原委固然比較復雜但胡林翼正確的戰略思想無疑是使太平軍無法招架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攻城略地講戰術
胡林翼的戰術思想是在實際領兵作戰時逐漸累積而成的原本作為文官的他不可能在復雜的戰場上一開始就得心應手但是他善于總結經驗、學習古今戰法很快成長為文武全才。在剛領兵攻打武漢時胡林翼急于求成、不思戰術結果在短短4個月時間內損失了近4000將士。血淋淋的教訓讓胡林翼痛定思痛開始深刻反省自己的失誤注重對每一次戰役所需戰術的研究。他停下了直接進攻武漢城池的腳步轉而以重兵切斷武漢城內太平軍的糧草運輸和援兵馳援通道。半年后武漢的太平軍因糧草不濟、援軍不至再加上太平天國最高層內江而軍心動搖最終放棄了武漢敗退至九江。胡林翼用最簡單的戰術方法奪取了武漢再馬不停蹄追擊敗退至九江的太平軍。九江一役面對嚴密防守的太平軍胡林翼設計了“長塹圍困”的戰術來應對。他派李續賓率主力團團圍住九江城并在離城池不遠的地方挖深溝、堆高壘,切斷太平軍的接濟。他又派彭玉麟、楊載福、都興阿帶領幾支分隊猛烈進攻九江外圍湖口、黃梅、小池口等縣并阻擊太平軍的增援部隊這種“控其腦而錘其背”的戰術讓胡林翼率領的湘軍反客為主,而死守九江的太平軍則彈盡援絕、坐困孤危。咸豐八年易守難攻的九江城被胡林翼徹底攻破。武漢、九江之戰讓胡林翼在軍界聲名鵲起他也因此戰場鍛煉累積、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戰術思想。
胡林翼在接下來攻打太湖、安慶等地的戰役中依然注重倚靠他的戰術思想和安排。在經驗總結的基礎上胡林翼認為首先在作戰的方針上就要擺正立場。他反對以攻城略地為目的的作戰主張以全力殺敵、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上。他說f}攻城略地從一開始就會受制于人是我去求戰的做法與‘為主制客’的戰術理念不符。兵事以攻堅為難、以逼城為下。破數壘而攻陷城池往往敵人陣亡不多,而己方傷殘無數、元氣難復。如若攻城不克敵人士氣漲而己方力疲志懈。太平軍擅長死守若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勝算難握。所以胡林翼極力反對死攻堅城也反對據城池土地。他認為得城池土地與否及多少不足以讓兵家介意將帥之上策乃審度兵機、顧全大局。胡林翼甚至說過:“即便一年都得不到一座城池只要于大局無礙就不為過;即便一年攻占數座城池但與賊人纏斗不休城內外安寧不得就不可為功?!焙忠碓趹鹦g層面把握住戰爭最重要的目的即“消滅敵人保存自己”具有很高的軍事戰術思想素養。
四、軍隊管理重權衡
在湘軍組建初期軍隊內部關系復雜、矛盾凸顯。時任湘軍將領的胡林翼在這一緊要關頭起到了協調內部矛盾、增強軍隊戰斗力的作用。在胡林翼的努力下湘軍將領之間的關系逐漸緩和從而避免了戰爭過程中內江的發生極大提升了湘軍的作戰實力。胡林翼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湘軍的發展壯大事業中他除了潛心經營湖北湘軍外還成功調和了湘軍馬隊的內部矛盾。馬隊原來由多隆阿率領是湘軍的一支勁旅但鮑超等湘將對多隆阿意見很大隨時可能獨立門戶。這時胡林翼出面安撫馬隊各將領情緒協調多隆阿與諸湘將之間矛盾捉使湘軍在最短時間內攻克了安慶。
1859年9月湘軍在胡林翼和曾記的率領下進攻安徽北部。胡林翼向朝廷上奏了兵分四路進攻之策。他一個月內奪取了天堂、潛山兩地淮備在皖北與安徽的太平軍決戰。胡林翼命多隆阿為陣前統領命蔣凝學、唐訓方、鮑超等為副統領。胡林翼的這一人事安排遭到了曾國藩的明確反對,曾國藩認為鮑超才是陣前統領的最佳人選多隆阿頂多只能勝任副統領之職多隆阿是正白旗泄襲騎都尉曾隨僧格林沁衛戍大軍南征北戰立下過赫赫戰功。1855年朝廷欽令多隆阿進援湖北在胡林翼攻克武漢的戰事中他協助胡林翼以副都統之職指揮得當。在皖北戰役中胡林翼命多隆阿為陣前統領廠方面是鑒于多隆阿之前的表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朝廷早有官文授意暗示應重用滿族八旗將領。胡林翼非常清楚陣前滿漢敗域之分盡管心知肚明這樣的軍事管理格局并不合理但也意識到可以利用這種格局留下的有利空間而知人善用。此外胡林翼深知滿族八旗將領對湘軍由弱變強起到過關鍵作用他們能比漢族將領更順暢地獲得朝廷糧響劃撥。所以胡林翼從人事大局出發不顧曾國藩的反對命多隆阿為統領池得到了朝廷的支持陽。當然,胡林翼也竭盡所能安撫鮑超。他曾在曾國藩面前立下誓言廠定全力支持鮑超帶領的分隊。他還在成全多隆阿之后多次告誡他要以大局為重不能炫耀己之長、怨他人之短多協調好與鮑超的關系。
胡林翼的權衡之計非但沒有招來多隆阿的不滿而且鮑超也對他感恩戴德。相反曾國藩多次在鮑超和多隆阿之間厚此薄彼使滿漢之分的迂腐論調多少影響了湘軍內部的和睦與士兵的氣勢。與曾國藩相比胡林翼兼顧軍中大局可謂煞費苦心。
參考文獻
[1]董叢林.胡林翼政跡與人生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
[2]李金旺.胡林翼家書網.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3]劉憶江胡林翼評傳網.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
[4]鄧亦武.天下巡撫胡林翼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