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提出.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也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大難點.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縱觀作文教學過程,批改這一環節十分重要,這是一個信息反饋的過程,是對命題、指導、行文的審核和評價的過程,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步. 筆者認為文章只有在不斷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作文水平也應在不斷的修改中得以提高. 雖然課改的步伐在不斷向前,然而在實際作文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重指導,重行文,也重講評,但對于批改反饋這一環節仍缺乏行之有效的實踐研究,仍然運用傳統的批改方法反饋無價值的信息, 導致學生無法落實作文的修改反饋,往往是事倍功半,這使得作文教學系統前后脫節,講評變得形同虛設,作文批改這個瓶頸長期無法突破,信息反饋沒有落實,導致學生寫作興趣下降,寫作水平不能有效提高. 如果作文的批和改到位了,就能使學生學會準確審題,深入思考,確立中心,圍繞中心精心選材,根據文體對材料恰當剪裁,合理調整安排材料,學會巧妙構思,認真遣詞造句,推敲語言,獲得寫作的樂趣,從而提升作文水平. 因此,作文批改有效性的研究有現實意義.
二、作文批改與反饋教學的操作策略.
1.批改主體多元化,逐層反饋.
傳統的作文評改是教師批,教師改,教師評. 這樣的過程,注重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有更高層次的理性認識, 但往往因形式單調而不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缺乏同層次、更高層次及低于自己層次的各種類型作文的感性認識. 如果作文評改向主體的多元化方向發展,就有利于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在比較中獲得提高.
根據作文批改反饋的主體來分,依次大致可分為三種:教師批改、師生共同批改、學生批改.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按照從老師到師生, 再到學生批改的逐層反饋流程來操作. 原則上老師批改在前,有了示范和標準后,老師再與學生共同批改,最后放手讓學生參與批改過程. 基本熟練后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靈活確定每次作文的批改主體.
1.1 教師批改反饋. 老師批改反饋是以老師為主體的批改反饋方式. 教師的批改應是必要及重要的第一步,不過它必須是一種示范,是培養學生學習修改、提高修改能力的過程,而非一個越俎代庖的過程.
1.1.1 整體瀏覽,整合有效的作文信息. 教師整體瀏覽,據此可全面了解學生的作文水平,還可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 在作文批改中,老師要把嚴格要求和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結合起來,恰當表揚,慎重批評;抓準主要問題,選擇恰當的作文教學方法,以便于“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作文批改過程中,發現學生的作文存在著同一類的問題,或普遍寫得不行,那么,就不必一個一個地寫評語,而是把重點放到課堂上師生共同批改中講評.
1.1.2 分類歸納,篩選有效的作文資源. 教師在整體閱讀中通過瀏覽先進行文體分類歸納. 分文體比較批閱, 能夠加快批閱速度,也會使學生在同文體的比較中悟出自己的作文缺陷.
然后對每類文體再按等級分類歸納. 第一類分別篩選用于課堂上師生共同批改的有效資源. 一類文一般不需要大的改動,可以選擇典型的優秀作文作為示范,針對問題指出不足及修改意見,輔以鼓勵性評語,以利于學生向更高的層次邁進;二類文、三類文是極有修改價值的作文資源,因為他們進行自我修改比較困難,是最需要具體指導、最可塑造的群體,教師要認真挑選典型案例用于課堂批改;對于寫作水平較差的同學,教師可重點指導它的選材,對于語言,只做一些引導,因評語較多,可適當選擇單獨面批. 對于一些典型的病句,或不得體的話,及時地記下來,拿到講評課上讓大家一起為他修改,效果會更好.
1.2 師生共同批改反饋. 師生共同批改反饋包括一對一單獨面批和一對多課堂面批兩種形式,主體都是師生雙方.
1.2.1 單獨面批. 單獨面批作文有兩類:一類是寫得過分差的作文. 此類作文往往問題較多,三言兩語講不清,也不能拿出來評改,因為會被評得一無是處,使學生失去寫好作文的信心,而且容易造成對立情緒,產生消極影響. 另一類是水平較高的作文,書面批改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 這些同學大都語文學得好,課外閱讀廣泛,語言基本功扎實,觀察思維能力強. 但他們的作文也易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如塑造人物易脫離現實、脫離生活,選材立意的角度不恰當等,這也需要進行面改,指出其不足,給他們架起繼續攀登的云梯. 面改作文可以彌補書面批改和講評課之不足,這樣點面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然而單獨面批因時間有限、對象單一、生效面不廣等原因,教師只能針對個別現象偶爾為之.
1.2.2 課堂面批. 教師把在整體瀏覽中整合的有效作文信息和分類歸納中篩選的有效作文資源作典型處理后, 在課堂教學中按一定的內在聯系呈現給學生,或從差到好呈遞式比較,或同文體、同等級比較,或好差兩兩對照,通過師生合作,在互動中不斷生成有價值的修改資源,使學生受到啟發,便于有針對性地自主修改.
具體操作時,可把學生作文打印呈現,也可實物投影呈現. 課堂上師生共同批改時用實物投影批改法,能直觀感性地呈現學生習作,師生一起閱讀,邊圈點邊評價邊修改. 一對多的課堂面批效率較單獨面批高.
師生共同批改為學生批改搭建了一座橋,因此,面批作文要精選,教師的批改要規范,具有指導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1.3 學生批改反饋. 學生批改反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批改反饋方式,包括學生個體自批自改和學生合作互相批改兩種反饋形式.
1.3.1 學生自批自改. 自主修改作文是一種創造性勞動 ,學生批改開始時難度較大. 可從學生習作或課外材料中,選一篇在遣詞造句、審題立意、布局謀篇等方面有較普遍性問題的作文,教師示范批改并印給每位學生.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反復修改. 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幾次典型批改,學生就能夠悟到作文應該怎樣修改,再不會面對作文而束手無策了. 另外,學生摸索出了修改作文的路數,寫作文也就不會像以前那樣提筆就寫,信筆道來,而會在動筆之前,考慮怎樣審題立意、選材組材、提煉中心等,寫好后再自己進行修改,作文質量自然會有較大的提高.
1.3.2 學生互批互改. 學生分小組互相批改,一般采取三人一小組的方法,每組好、中、差搭配組合,指定一位責任心強的學生任組長,共同批改不同類別的三本作文. 借鑒魏書生所用的經過 16年教學實踐證明了的十條批改作文的方法, 按從易到難分別是格式是否正確,卷面是否整潔,錯別字幾個,有幾處病句,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文章的選材是否圍繞中心、符合生活實際、具有典型性,表達方式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語言是否簡練、通順、準確. 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條要求,第二次,再提第二條要求. 這樣幾篇文章批下來,每位學生就都能圍繞一篇作文,從 10 個方面寫出批語了.
學生批改要注重批改后的分類小結反饋, 這是保證批改有效性的關鍵點. 教師引導學生在自批自改和互相批改后研究并小結作文的各種方法:語言潤色的方法、材料剪裁的方法、巧妙構思的方法等. 這比老師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要更切合學生實際,這種從學生實踐中來的方法,便于學生自覺運用,也就更有實效性.
2.方式方法多樣化,多途徑反饋.
單獨運用一種方式都有他的利與弊, 所以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批改反饋方式和各種具體方法,靈活運用,巧妙結合,充分發揮各種批改方法的優越性,多途徑反饋,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以下幾種方法:
2.1 朗讀法. 學生批改一般常用自主批改和生生合作互相批改兩種方式.學生自批自改可采用朗讀法批改反饋.朗讀法就是讓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通過讀發現字詞句的錯誤,發現中心不夠明確突出,發現語言不夠生動形象,并進行修正的一種方法. 學生在朗讀中發現不足、彌補缺陷、體驗情感、得到提高.
2.2 比較法. 學生互批互改可采用比較法批改反饋. 比較法就是把學生習作中文體相同、材料相似,但確立中心、選材剪裁、語言表達等方面好差懸殊的作文進行比較, 在比較中讓學生修正自己作文的缺陷的一種批改方法. 可兩篇對比,也可一組對比,學生在比較中反饋信息、明確優劣、掌握方法、動手修正.
2.3 賞析法. 老師對二、三兩類中等作文可采用賞析法批改反饋.賞析法比較有利于學生揚長避短,學生樂于接受.這不是“以偏概全”,事實表明,這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學生在欣賞中得到激勵、明確方向、再次提升.
2.4 一題多作法. 一題多作屬于批改之后的學生自主再修改.
教師對批改中所發現的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選取實例,集中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評,提出修改意見,給學生做出修改范例. 講評后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問題做局部或整體的修改,“文自改中出”,名作家的詩文尚有許多經千錘百練后始成佳品,何況初學寫作的學生?批而不評,評而不改,作文訓練的效果自會大打折扣.對毛病較多的作文,要求學生根據講評的精神,進行片段或全篇改寫或重寫的批改方法.
學生在重寫時,一般可吸收其他同學寫作中的長處,有意識地改正自己前次習作中的缺點. 雖說是重寫,其實是按更高的標準全面修改. 此法每學期搞兩次為宜.
3.批改評價人性化,激勵反饋.
教師大多愛挑學生作文的毛病,就算面對一篇好作文,不找出點毛病似乎就顯得教師沒有水平. 殊不知這種做法大大挫傷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況且寫作上的毛病只會在學生不斷寫作的過程中自愈,而不會靠教師的什么“苦口良藥”治愈. 教師不要吝惜你的贊美,與其煞費苦心的去挑毛病,不如仔細找一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 哪怕只有一個亮點,教師的批改也應放大這一亮點. 因此批改評語特別要強化激勵,而激勵性語言要切合學生作文實際,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真正體驗到自己的成功之處.
3.1 親切式. 筆者信奉:學生是我師,我是學生友. 教師給學生作文寫評語, 是教師與學生平等的對話, 親切最能體現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例如你的這篇作文讓我非常感動,使我的思想受到一次洗禮,因為你用優美、生動的筆觸,為我們描寫了一位勤勞、善良、堅強的母親形象.
3.2 談話式. 學生喜歡老師循循善誘,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在下評語時,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指責;多一些贊許,少一些鄙夷;多一些指點,少一些空洞. 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學習用筆與學生對話,去感受學生跳動的脈搏. 例如關于這篇文章,我只想用一個詞來形容讀罷后的感覺:機智. 你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去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好! 我驚喜地發現你輕輕巧巧地躍過分析膚淺,語焉不詳的泥淖. 不過好文章也需要別致的文題,新穎的結構,在這方面你是否可以多下點功夫呢? 盼望著讀你又一篇好文章!
3.3 幽默式. 幽默的老師一向受學生的喜愛,幽默是溝通老師與學生心靈的橋梁. 在作文的評語中用上幽默的語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句號說:“阿 Q 能把我畫圓,你能嗎? ”文章說:分數不高都是潦草惹的禍! “”多好的文章啊! “錯別字說:”輕輕地我將離開你,請將你眼角的淚拭去! “文章的結構多好啊,請將她梳妝打扮一下吧!
3.4 鼓勵式. 老師一句贊美的評語,是醫治學生寫作時”頭痛“”心煩“癥的一劑良藥. 學生渴望老師的評語是從心底流淌出來的贊美,或許只是一句不經意的鼓勵,可能使學生終身在文學的殿堂追尋. 如這是一篇令人拍案叫絕的佳作. 其佳,首先在于你文思的敏捷. 雄鷹駿馬、泉流清風、文人志士、英雄豪杰,眾多材料在你的引導下如大江奔流,滾滾而來. 縱觀全文,格言似的句子瀟灑飛揚,詩歌似的韻律貫穿始終. 我只想說一句:后生可畏!
3.5 格言式. 精警的格言是人生的信條. 充滿哲理,充滿睿智的格言式作文評語,讓學生感悟美的同時,獲得做人,作文的動力;讓敏銳的思辨光芒在學生的作文中顯現. 例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華美的語言有時會失之于淺薄,而直白的語言或許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在你樸實的語言背后,我們更感到一種思想的厚度.
四、結束語.
作文批改反饋在作文教學中不是孤立的內容, 是作文這個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與作文的思維訓練緊密相連. 因為作文批改含有”批“和”改“兩層意思. 先批后改,”批在筋節上,改在要害處“,批其所當批,改其當所改,最終達到以批促改,以改促寫,通過有效反饋提升寫作水平的教學目標. 作文批改反饋可根據訓練目標確定批改目標,優選批改主體和方式方法,綜合使用并靈活運用,以達到批改反饋的實效. 在具體實踐中怎樣做更有實效,如何操作才能產生綜合效應, 還需要語文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 另外,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對象永遠是教育者研究關注的焦點, 只要廣大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以人為本, 心中有學生,不斷探索創新,就會發現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2001 年6 月
[3]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1980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