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觀念探究
【第一章】毛澤東對美軍事對抗的成效分析前言
【第二章】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實踐脈絡
【第三章】毛澤東對戰斗思想的主要內容
【第四章】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當代價值
【結語/參考文獻】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經驗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一章 前 言
研究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是強化對美斗爭軍事指導,贏得對美軍事斗爭主動權和戰略優勢的需要。當前,受奧巴馬政府“重返亞洲”戰略的影響,美國在不斷加強針對中國的“韓國--日本--臺灣--南海--澳大利亞”傳統海上封鎖線的基礎上,開始展開“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諸國--蒙古”的新型陸上包圍圈,同時不斷與日本、東盟國家進行軍事演習,矛頭直指中國。一旦亞太局勢出現大的波動,中國當前面對的美國全方位軍事封鎖極有可能演變成實際的軍事打擊,為此,研究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對于指導我軍打贏強敵干預背景下的局部戰爭具有重要價值。
軍事斗爭是指國家、民族或政治集團之間為達成一定的政治、經濟目的,以軍事手段為主進行的相互威懾和對抗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毛澤東先后指導了我國抗美援朝、中美大使級會談、金門炮戰、援越抗美等直接或間接對美的軍事斗爭,在這些軍事斗爭中,中美雙方盡管斗爭激烈復雜,但并沒有爆發全面戰爭,我軍最終在雙方的斗爭中達到了政治目的,顯現了毛澤東作為杰出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和戰略家駕馭軍事斗爭的高超藝術,這些對當今對美斗爭仍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1.1 研究現狀和研究意義
1.1.1 研究現狀
通過閱讀相關論著和研究文章,我發現,學術界對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有一定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資料。下面從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目前研究存在的薄弱環節兩個方面來闡述其研究現狀。
綜合近年來關于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有:其一,許多研究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理論專著對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及,有的設為一章進行專門論述,有的作為一個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如牛力編著的《毛澤東軍事謀略論》、徐焰等編著的《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陳繼安編著的《毛澤東軍事思想新論》、劉庭華編著的《毛澤東軍事思想史縱論》、唐洲雁編著的《毛澤東的美國觀》、秦克麗編著的《建國以來大陸與臺灣軍事斗爭的歷史回顧與思考》等。其二,在學位論文方面,不少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某一方面問題進行過專業研究,有關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研究大多散見于其學位論文中,如首都師大曹現芳的論文《中美關系正?;轿觥?、湖南師大劉大禹的論文《毛澤東謀求中美關系正?;膽鹇运枷搿?、鄭州大學宋曉東的碩士論文《50 年代后期-70 年代初期中國外交政策的變化與越南抗美救國運動》、復旦大學陳宗權的博士論文《中美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互動之研究》、軍事科學院任振杰的博士論文《毛澤東在臺灣問題上對美斗爭的戰略思想》等。在學術論文方面,有不少文章涉及到了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問題,如林斌撰寫的《金門炮戰中毛澤東對美斗爭的指揮藝術》、王勇撰寫的《析毛澤東對外軍事斗爭策略運用的藝術》、趙魯杰撰寫的《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戰略策略思想》等。
關于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研究,存在的薄弱環節主要在于國內外尚無完整的理論研究專著,缺乏系統性的論述,尤其是從思想層面,有關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基點、原則和方式等系統性研究尚顯不足。集中體現在“五重五輕”上,在研究對象上“重橫向輕縱向”,集中于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具體實踐展開,缺少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發展的整個實踐脈絡的梳理和探索;在研究內容上“重戰略輕軍事”,多注重研究戰略思想和決策思想,缺少軍事斗爭思想方面的內容;在時間跨度上“重革命輕建設”,多集中于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論述,而對新中國成立后的論述的不夠;在研究視角上“重個體輕整體”,多集中于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個別要素的分析,缺少整體層面的宏觀把握;在研究理念上“重傳統輕現代”,多集中于以傳統的觀點進行剖析和把握,缺少現代學科理念的科學分析。
上述研究現狀表明,對于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研究尚處于一種零散、局部的階段,但這些成果為課題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課題通過回顧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實踐歷程,梳理相關研究成果及歷史經驗,結合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重要論述,重點對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理論體系進行研究,以期全面、準確、系統的理解和把握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旨在為今后我國對美軍事斗爭實踐活動提供參考和借鑒,豐富、繼承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
1.1.2 研究意義
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為首的軍事強國加大軍事威脅的力度,不斷對社會主義新中國實施封鎖、孤立、干涉和侵略。面對這些難題,第一代領導集體立足國情軍情,依據國際形勢,出臺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應對戰略策略,形成了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內容體系,為妥善處理中美關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方法、步驟和措施。因此,研究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指導意義。就理論層面而言,有助于加深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認識。研究毛澤東對美斗爭思想,可以繼續發展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豐富、繼承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從而進一步繁榮我國的軍事科學。就現實意義來講,隨著實現強軍目標的實踐不斷深化,影響和制約我軍作戰能力的因素日益增多,特別是作戰對手的研究已受到了高度重視。無論是我軍對主要戰略方向的軍事斗爭準備還是其他戰略方向作戰,都將會有美軍的直接或間接的介入。因此,把中美之間的軍事斗爭歷史研究清、把美軍研究透,是我軍履行使命任務和實現強軍目標的實際需要。特別是把握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核心要義,并以此為指導,有助于新的歷史條件下把握主動權,推動中美關系朝著有利于我的方向健康發展。
1.2 研究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主要內容
論文研究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回顧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實踐脈絡,分為四個階段研究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內容,即針鋒相對階段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政治接觸階段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冷戰共處階段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和聯美抗蘇階段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
二是全面歸納總結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主要內容,主要從哲學的角度總結其思想性、指導性和先進性,體現在以下方面:立足政治全局,以維護國家民族根本利益和促進世界革命作為斗爭的根本出發點;立足軍事斗爭,力避全面沖突且不棄和解,同時在具體斗爭實踐中堅持“三有”作為對美軍事斗爭指導的基本原則;在實踐中探索,以有理、有利、有節作為對美軍事斗爭指導的策略方針;以堅持人民戰爭、建立統一戰線、立足以弱勝強為對美軍事斗爭的基本方式。
三是論述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當代價值。要在與美軍事斗爭中贏得主動權,就要借鑒捍衛主權贏得起點的歷史經驗,縱橫捭闔國際戰略,在實踐中發展中美關系,將對美軍事斗爭放在國際戰略大背景中去思考;在具體斗爭實踐中,要借鑒敢于斗爭積累的經驗,善于在斗爭中以斗求變,以斗爭贏得主動;要學會運用國家政權籌劃戰爭,將武力與非武力等多種斗爭方式緊密結合,提高整體斗爭威力;要適時對戰爭與和平趨勢作出新判斷迅速提高綜合國力,從根本上增強對美軍事斗爭的砝碼。
1.2.2 研究方法
論文的研究主要按照“回顧歷史、梳理內容、總結貢獻、指導實踐”的研究思路,綜合運用文獻查閱法、歷史研究法及系統分析法,總結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通過對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實踐歷程的回顧、分析和研究,廣泛搜集整理相關理論數據,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對零星散布于不同學術文獻上的觀點,進行系統梳理和抽象概括,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全面總結經驗,深入結合實踐,實事求是地回顧歷史和總結特點,力求在系統研究上有所突破,以期為形成更為系統的毛澤東軍事思想理論體系做出貢獻。